摘要:“快乐体育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因此有必要在高职高专学校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再试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选择,课堂的组织安排,考核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快乐体育 终身体育 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a)-0000-00
1 快乐体育教学的内涵
日本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教学是重视每一个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运动学习的这样一种体育,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可见,快乐体育教学是以情感教学为导向,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用快乐学习情绪来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
1.1重视学生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占主体地位的,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感受,因此,可以说学生是被教师的“牵着走”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但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会侧重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运动动机的有效激发,会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进行体育的学习与锻炼。
1.2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活动在进行身体活动的同时也伴随着心理活动。因此,无论是课上的体育教学,还是课余体育训练,抑或是以健身为目的体育锻炼,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学生兴趣的培养。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人的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学习内容,二是学习方式。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都不感兴趣的话,其学习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快乐体育教学主张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制定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法,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要点,锻炼身体,提高素质。
1.3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尊重学生个性,重视体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作用是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树立民主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本身就有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作用,其竞争性、协作性和参与性等特征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人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多让他多参与竞争活动,并进行针对性的表扬,能够使他勇敢面对困难,拥有自信;对于性格急躁、孤僻的学生,可以多让他参与集体配合性强的活动,培养他的合作与参与精神。总之,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困惑厌战时,要鼓励他们契而不舍;在学生返难不进时,要勉励其振作,督促其继续前进。在这样的不断磨练下,学生才能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拥有健全的人格,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从而为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2高职高专学校进行快乐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2.1旧有体育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旧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空洞、乏味、竞技性强等特点,不易uQ1IDNYBkl0MTdAvo/AWJP0MwU1NmTdvl6wv944WUgw=激发学生的兴趣。快乐体育教学,融健康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模式更容易接受。在教学内容上,快乐体育主张与时代接轨,因此,比较时尚的滑板、攀岩、体育舞蹈、跆拳道等项目也可以走进体育课堂,相比较传统的田径、球类、体操等项目而言,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学方法上,快乐体育教学以成功教学法与愉快教学法为主,使快乐情绪贯穿于课堂始终,相比较传统的以教师说动作方法技能为主的教学方法而言,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2旧有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他们会奔赴各个工作岗位,可以说,学校内的体育学习是他们人生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因此,在这个时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旧有的体育模式会使学生产生这样的一种普遍认识,即认为在校所学的内容到工作生活中用不上,从而采取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注重体育过程中的快乐因素,会让学生从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快乐体验,从而增强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为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旧有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受旧有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学生对体育课存在着抵触情绪,表现为课上积极性差,课下不进行体育锻炼,不能完成体育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习的内容与方法都是学生所喜欢的,并且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整体安排,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课上,每一位学生都会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师生的感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