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目标定位,论述了该系统的整体功能构想,分析了系统构建的方案,并该系统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通信 资源管理系统 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M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0)02(a)-0000-00
1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
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对通信网内各类资源数据进行整合,以实现同一层面通信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集中监控、统一协调、共享查询”,对局内机房设备、光缆、电缆线路及网络资源,达到对通信资源的动态管理。保证网络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运行管理基础数据。其具体构建目标分配如下:
○1通过规范化的建模和统一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将原来独立分割的各专业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种通信资源的一致管理和充分共享。
○2为各类用户提供快速方便的资源查询、分析、统计等功能。
○3通过与厂商网管系统和/或综合监视系统的互联,获取资源的运行信息和配置信息,实现动态的资源管理。
○4通过GIS电子地图和矢量图形技术,实现通信资源的图形化展现,提供全面的图形化管理。
○5提供故障定位分析、故障影响范围分析、性能评估、资源调配、流程管理等丰富的应用层功能。
○6建立各专业的业务管理功能,以满足电力管理方式按照不同专业的要求提供其服务质量的保障的需求。
○7和DMIS进行有效互联和集成,在DMIS中提供资源查询、报表操作入口,并提供资源调配的流程管理。
2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
1、通信资源统一建模
资源建模是整个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资源模型,才能够
确保系统提供各种方便灵活的业务应用功能。○1资源的统一命名:资源命名是对资源的唯一标识。各单位在制定资源命名时需坚持唯一性、可扩充性、统一性等原则,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通信网络资源命名规范》等相关规范,制定一套完整的资源命名规范。○2资源的统一数据模型:数据模型要具有全面性,能够全面涵盖电力通信网中的各种数据资源类型,包括空间资源、光缆资源、电缆资源、设备资源、传输资源及电力线载波网资源、电力特殊光缆等。同时,数据模型中要全面描述各类资源的设备属性、管理属性、资产属性,并有效表示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
2、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硬件结构
网络硬件采用双机双网的模式。数据/应用服务器采用双机集群技术,采集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单机故障不会影响系统运行。数据/应用服务器和采集服务器采用双网结构,单网故障不会影响系统运行。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共用1套硬件设备,采用2台高性能的小型机,实现双机热备方式,并采用光纤交换机连接磁盘阵列。
(2)软件结构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linet/Sertver)体系结构,其核心是一台数据库服务器,所有设备信息存放在该数据库内,分布在电力通信公司各部门的客户端微机通过局MSI计算机网络或DDN专线与该服务器相连,完成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三层C/S模式结构主要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1表示层:在表示层中包含系统的显示逻辑,位于客户端。其功能是通过Web浏览器向网络上的某一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后用HTTP协议把所需的主页传送给客户端,客户机接受传来的主页文件,并把它显示在Web浏览器上。
○2功能层:在功能层中包含系统的事物处理逻辑,位于Web服务器端。其功能是接受用户的请求,通过SQL等方式向数据库提出数据处理申请,而后将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再由Web服务器传送回客户端。
○3数据层:在数据层中包含系统数据处理逻辑,位于数据库服务器端。其功能是接受Web服务器对数据库操纵的请求,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更新等功能,并把运行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
同时,系统采用MapX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和SQLServerZ(XX)数据库系统,以图形用户界面的方式,对电力通信网的通信站点资源、硬件设备资源、光缆资源、设备端口资源、电路资源等实现自动化管理和电路的自动调度。
(3)系统间的集成和互联
综合网管系统中资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DMIS 3个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中,资源管理系统处于最底层,实时监控系统维护中间层,DMIS是上层的业务应用。实现各系统间的集成和互联是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构建目标。一是实现资源管理系统与实时监控系统的互联。通过和综合监视系统的互联,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获取网络配置信息、告警信息、运行性能以及网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