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措施

2011-01-01 00:00:00莫柳柳
科技资讯 2011年4期


  摘要:在具体的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基础形式的特点与技术要求,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手段。本文分别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 基础施工质量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M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a)-0000-00
  
  基础指的是输电线路杆塔地下那能够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保持长久稳固的部分,处理不好,容易引起耗时长、难度大、经济损失多的大事故。对输电线路基础的施工,就是要确保基础能够承受输电线路杆塔的各种荷重,并能够把杆塔的各种荷重有效地传递给周围的地基,来达到稳固输电线路杆塔的目的。从目前来看,输电线路主要有阶梯、板式、斜插、掏挖和桩等基础形式,而由于阶梯、板式和斜插这三大类基础属于基坑成型的特点,则通常被称为“大开挖”基础。在具体的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基础形式的特点与技术要求,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作为输电线路基础难点的软地基基础,是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依据输电线路的基础各种不同形式,可以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措施。
  1 掏挖基础的技术控制措施
  这类基础主要存在这样三种基本形式,包括全掏挖式、半掏式与斜插式三种掏挖基础形式,比较适应在黏土、硬塑、碎石以及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而且地下水位低于混凝土基础底面高程等基础中采用。由于能够发挥出原状土本质特性,体现出比较好的抗拔与抗倾覆稳定性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还能把比较高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显示出来,不仅能够节约材料,也能够把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存在土质条件受限和施工难度大的问题。由于在施工中,存在无法对浇灌后的混凝土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法修补缺陷这两个对掏挖施工人员的不利因素,应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进行技术控制:⑴可以用0.5~4cm的连续级配料,也可以用85%的2~4cm石子掺15%的0.5~1.0cm的石子混合使用;⑵可以用衬垫约0.5cm塑料布的方法,来预防地面处基础的土壁不能够被碰撞脱落,待浇至立柱之后方可拆除;⑶在确保掏挖基础扩大头部位的混凝土易于捣固密实的前提下,应把其混凝土坍落度再选大一级,围绕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基础上,对砂率进行适当调整或者加大水泥浆量。做好这些工作,使大头浇灌混凝土饱满并且振捣完毕之后,必须对其周边进行仔细观察,若残存气体的话,应在其空隙里补充砂浆,立柱部位的混凝土坍落度也可以小一些;⑷混凝土的振捣是掏挖基础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上,应采取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等措施,确保其强度和密实性;⑸对混凝土的搅拌应一般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受地形的限制必须采用手工搅拌之时,严格遵守“三干四湿”的搅拌方法是确保混凝土配料拌和均匀的关键。
  2 “大开挖”基础的技术控制措施
  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等等是都属于“大开挖”基础里的主要内容。对于这里的“大开挖”,其含义在于基坑开挖的土方量比起基础本身体积要大很多,这一类基础具有需要采用模板浇制并且成型后的基础,要埋置于基坑内等回填土后再夯实。由于台阶是这类基础的重要部分,其结合处之间过度的质量,属于混凝土浇制施工过程中最不容易控制的部分。若稍微控制不力,因产生跑浆而发生的蜂窝、狗洞甚至露筋的现象就是难以避免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这一类基础进行施工应采取的技术控制措施主要有:
  ⑴阶梯过渡结合处的措施。当浇制混凝土到阶梯的过渡结合之处,应混凝土把上层模板外侧底部四周与下层阶梯混凝土之间的空隙堆垒起来,此后继续向上层阶梯里把混凝土浇灌进许去,等浇灌的高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开始捣固,等到一发现混凝土堆垒起来的模板的周围有水冒出来了,就暂停震动,把浇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继续进行下去;
  ⑵当开展对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的砼浇筑及振捣之时,应注意留心观察模板及支撑存在变形、下沉、移动和漏浆等等的现象、钢筋是否与模板保持在一定的距离UYuu7huV6h1It8fibU101w==内。发现问题就必须立即停止浇筑并处理好;
  ⑶由于斜插基础的立柱倾斜将可能造成内角浆多,同时由于外角浆少有可能出现一些空隙造成的蜂窝。这样,对于混凝土浇灌立柱不能向内角直接推料,可以用方锹向外角下料,应保证立柱内外角的混凝土浆石的均匀。与此同时,当浇制捣固斜插基础主柱之时,由于振动棒很不容易放在到基础主柱斜面附近,也就无法满足对斜面处的混凝土的捣固到位。由此来看,对立柱混凝土的捣固不仅要用机械,还应用捣固钎捣固主柱的四个面处的混凝土,最大限度防止蜂窝及狗洞现象的产生;
  ⑷此类基础地形较好,施工单位一般都会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及回填。每当基础坑开挖成型后,应由人工把基坑内的松土层清理到坑外面,以免造成基础成型后基础下沉造成质量问题;在基础回填时,在防止基础移位或倾斜方面,应做到在基础周围均匀回填。在回填过程中还应让测量人员检查其根开尺寸及高差,如有变化应该及时调整;
  3 岩石基础的技术控制措施
  岩石基础分为嵌固式基础及掏挖式基础,该类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上拔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岩石基础施工技术措施与掏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基本一样,尤其要注意的事情是:岩石基础一般用于风化严重的岩石地带,基坑可以采用人工开挖或采用松动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这将造成基坑成型尺寸偏大,从而出现混凝土量超灌,造成材料及人工的浪费。如此以来,在进行岩石基础基坑开挖时,要做到施工人员每往下挖1.0m,要进行基坑中心吊中,防止挖偏;在进行松动爆破施工时,还应严格控制药量,严禁因爆破施工破坏基坑周围岩石的完整性。
  4 桩基础的技术控制措施
  输电线中桩基础一般分为灌注桩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对灌注桩基础施工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⑴若发生钻孔跑偏,要先查明偏斜位置及程度,一般可以偏斜处吊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垂直,如偏斜严重时,应该在孔内回填砂砾或黏土混石到偏斜之上,等沉密实后重新钻孔;⑵若软塑黏土层中钻进时进尺太快,出浆口堵塞容易造成糊钻,一般应采取钻孔时控制进尺速度等措施;⑶塑性土层遇到水膨胀会造成缩孔卡钻,此时应该采用上下反复孔处理,如因钻头严重磨损使钻孔小于桩径时,采取焊补钻头再进行扫孔处理;⑷孔壁坍落的原因有很多种,可针对其原因灌注桩成孔速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选取,同时注意地下水位变化,采取升高护筒,增大水头或用虹吸管等连接措施,另外绑扎吊装钢筋笼时,应该对准孔中心,避免碰撞孔壁,如孔口发生坍塌,应该先探明位置,将砂和黏土混合物填至坍孔位置以上1~2m,再行钻进;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后再钻;⑸护筒周围填土不密实容易造成冒水,就应在护筒周围选用含水量适当的黏土填筑加固,再分层夯实。
  总之,我们应针对输电线路的基础形式的不同,采取有针对强的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初述高压输电线路主角钢插入式基础施工方法[J].内蒙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