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技术分析

2011-01-01 00:00:00许国强
科技资讯 2011年4期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工程实例的方式,来介绍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选材和配比,以及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等方面的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这些来对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 (2010)2(a)-0000-00
  
   近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突飞猛进,以及建筑物的层次和质量水准的提升,高层的建筑物也逐年鳞次栉比的在出现,而且这些建筑群的比例在逐步的增多,占地面积也在逐年的扩增,而这些建筑物的兴起也带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发展应用,使得其得到了广发泛的发展应用,在现代的工程建筑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概念的介绍
  所谓大体积的混凝土就是指最小的断面尺寸要在一米之上,施工的时候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妥善的处理好由水化热所引起的混凝土中温度不均,合理的处理好这种温差现象并将裂缝存在的混凝土结构加以控制。这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特点是:首先,这种结构的混凝土体积比较的大,浇筑的过程中以及完成浇筑工作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这些热量会聚集在内部而不散发,这就导致的内外温差的形成,产生一定的温差应力;其次,这种混凝土的施工需要比较高的整体性,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不允许预留施工的间隙,需要进行不间断的浇筑。这种大体积的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中应用的更加的广泛,这些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存在基础性的工程当中,例如:高层建筑箱型的基础、筏板的基础、桩基的厚大承台等等,这些都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参与。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流程
  1.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1.1施工所需要的器具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器具主要有:耙子、白线、铝合金刮尺、平揪、扫把、平板的和地泵插入式的振捣器、塔吊、配电箱等。
  1.2 材料方面的准备
  首先,采用较低或者中等的水化热的水泥品种进行混凝土的调配,例如:矿渣硅酸盐品种的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火山灰质的硅酸盐类的水泥等等。这些品种的水泥不易结块,能够很好的负荷相应的质量标准而且还有质量保证书和复检单;其次,就是骨料,这种在大体积的混凝土中占有绝对体积的关键物质,在选择上应该尽量挑选那些膨胀系数比较小的,表面干净且没有弱包裹层的、岩石弹膜比较低、级配比较好的那些骨料。在砂子方面采用的是中砂,砂子的含泥量最好小于3%,石子要选择直径较大的碎石或者卵石。石子的含泥量最好小于1%,煤泥灰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注意将部分的粉煤灰用水泥替代,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改善,从而方便施工的相关操作,而且在减少混凝土水化热方面也有一定的裨益。在粉煤灰的选择上,只要其细度同水泥的颗粒相差无几,硫和碱的含量比较少,烧失量比较少,再加上个需水量相对较少,只要符合上面的条件均可以掺在混凝土里进行使用,但是这个掺入量要保持在17%左右,不可掺入过多。再者,在加入的水的质地选择方面应该选取不含有有害物质的洁净水为佳。最后,尽可能的利用外加剂来掺用,尽量的减少水泥的不必要的使用,这些掺用的外加剂一定要保证其质量,在具体的配制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合适的比例去配制。
  1.3技术方面的准备
   在技术的准备方面首先需要注意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之前,要提前同混凝土的供应单位处理好预拌混凝土的委托单和浇灌方面的申请工作,这委托单中的内容主要包涵了:混凝土的等级强度、塌落度、方量、初凝终凝的时间以及浇筑的时间等方面;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器具都必须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检查,而且要配备专业的技工,以备随时的检修;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水、电以及照明持续供应,期间不能够中断,在现场的施工人员要支配一部分人进行人工的搅拌工作,防止在出现临时停水停电的时候,意外施工缝的产生。
  2.混凝土进行制配过程中配比的确定以及优化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要慎重的选择,在预先的准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计算和试配来进行最恰当比例的确定,要保证试配的过程中按照预先规定的强度进行提升,在满足预先的强度之后,尽量的使得水泥的掺入量减少,从而降低水泥发生水化热的强度,坍落度的控制范围应该在2cm左右。从实践的经验来看,水泥的使用量在450 kg/m最为合适,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避免施工缝的出现。
  3.混凝土的搅拌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方面较少,外加剂需要掺入一些,因而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平均每个槽的搅拌时间大约是半个小时。另外就是在外加剂的投放过程中用量应该适当且准确。特别重要的外加剂可以使用专人进行投放。
  4.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保证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滑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分段分层。混昆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要小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5.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如何进行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主要包括保湿法和保温法。在保湿的过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尚在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阶段内,这种潮湿的条件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的干缩裂缝,另外就是可以使得水泥的水化能够顺利的进行,减少水化热的热量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抗拉伸强度。还有就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有较为适宜的硬化条件,避免其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可以在混凝上浇筑工作完毕之后的十二小时之内加以覆盖浇水;另外保温法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在一定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使其不至于过快散失,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也是为了防止产生表面裂缝,注意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要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三.总论
   经过实践的证明,我们发现大体积混凝土虽然使得工程的质量得以有效的提升,但是如果施工的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很容易出现施工裂缝,而这项技术优势在于经济实惠、而且施工的时候也较为方便快捷,与混凝土的变形的相关要求较为吻合。因而可以预见这项施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的。
  参考文献
  [1] 王善忠.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J].科技与生活,2009(24).
  [2] 曾文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J].广东建材.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