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印在藏族人心中的“八宝祥瑞”

2011-01-01 00:00:00杨霞
西藏人文地理 2011年3期


  “八宝祥徽”,又称“八瑞相”,也被世俗化地称为“八宝吉祥”。它们是藏传佛教符号中最著名的一组象征符号,也是藏族百姓文化生活中最常见最受欢迎的一组象征吉祥如意的符号。 它们的传统排列方式如下:1.宝伞 ;2. 金鱼 ; 3. 宝瓶 ; 4. 妙莲 ;5. 右旋白海螺 ; 6. 吉祥结 ;7. 胜利幢 ;8.金轮。
   八祥瑞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梵文或巴利语的印度佛教经文。在传统佛教中有一种说法:“八瑞相”代表释迦牟尼得道时吠陀教(印度古代宗教之一,信仰多神)众神敬献给他的供物。
  另外,八大象征物也被看成佛陀身体的组成部分:宝伞代表头部;金鱼代表双眼;宝瓶代表颈部;莲花代表舌头;金轮代表双足;胜利幢代表“身”;海螺代表“语”;吉祥结代表“意”。
  还有一种说法,“八瑞相”还象征着佛教教义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八瑞相”最初在西藏是作为藏传佛教的法器、神器和礼器出现的,但在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逐渐相融合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如今“八瑞相”已不仅仅是宗教的器物或符号,它们带着吉祥和祈福的象征意义,经常出现在百姓生活的一些重要的场合,如婚礼、生辰、启程、新年等等,还出现在画卷、墙壁、瓷器、哈达、地毯、屋梁上和丝绸织物上。同时,人们也用它来装饰宗教建筑、私人住宅、木雕家具或衣物等。
  辨识器形图案,解读其中奥秘,让我们步入一个神奇的园地去领略这象征吉祥智慧的“八宝祥徽”。
  
  1. 宝伞(梵文:chatra ;藏文:gDugs)
  宝伞,最早在印度是作为权利和皇室阶层的标志,是印度皇族的象征物和保护伞。宝伞是撑在头部上方的,自然象征着荣誉、身份和尊崇。延伸到宗教观念中,意为“保护和免受杂染”(在佛教教义中,“杂染”是指心神不定造恶业的根)。
  宝伞下的阴影代表让人免受炎热阳光的暴晒之苦,阴凉象征着保护人们避开欲、障、疾病和邪恶力量。作为皇族或世俗财富的象征,仪仗队中随行人员擎举宝伞的数量越多表明其社会等级地位越高。国王可以撑用13把宝伞,早期印度佛教徒把“十三”这个数字看成化身为转轮王佛陀之权利象征。13个伞轮构成各类佛塔的锥形塔尖。佛塔记述了佛陀一生中的主要事件或用于安放其遗物。这种习俗后来用于所有藏传佛教佛塔的设计上。
  宝伞的圆顶代表智慧,悬挂的丝绸帷幔象征着各种慈悲的方法或方便善巧。白色或黄色宝伞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权利的象征,而世俗权贵则使用孔雀羽毛编织成的伞以体现其权威。
  在八种吉祥徽中,宝伞代表了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和其他标志一样,它的含义从世俗意义转移到了宗教的精神领域。敬献给佛陀的宝伞象征着他护佑众生免于诱惑,克服恐惧。
  
  2.金鱼(梵文:suvarnamatsya ; 藏文:gSer-nya)
  在梵文中,金鱼亦称“双鱼”,常常被画成两鼻相触,或竖直或略微交叉,头在下方且相对。早在公元3世纪,“双鱼”就出现在黏土制的容器上。“双鱼”原本代表的是古印度境内的两大圣河:恒河和朱木纳河,两条大河作为象征符号还代表着阴阳脉或脉道。
  “金鱼”这一吉祥符号在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中十分普遍。在东方的传统中,“金鱼”因与某些慈悲之神有关而被视为圣鱼。
  因为它们在水中自由的游动,在印度,“金鱼”还代表不受种性制度和地位约束的自由舒适,代表好运。又由于繁殖迅速,在世人的理解中,“金鱼”也代表多子多孙。在藏传佛教中,“金鱼”代表着精神的自主。
  在《甘丹达杰林寺法事经典》中,关于金鱼有这样的文字:“他们带着一切皆知的慧眼在海面浮出,并在利他之水中游动,象征方便与智慧两者的结合。他们的金眼就是互利(利他利己),他们挥动鱼翅覆盖四周。愿吉祥金鱼赐福于十方。”
  
  3.宝瓶(梵文:nidhana-kumbha ; 藏文:gTer-bum-pa)
  宝瓶主要是财神的象征,而财神包括宝藏神、多闻天王(佛经中的北方神)和增禄天母(亦称“财宝天母”,赐予财宝成就的佛教密乘本尊名)。宝瓶常常作为一种器物出现在这些财神的脚下。增禄天母的化身之一就是站在一对宝瓶之上,宝瓶连续不断地喷出珠宝,无论从瓶中取走多少珠宝,瓶内永远珠宝满盈。
  典型的藏式宝瓶被画成极其华丽的金瓶,其各个部位都散射着莲花瓣图案。一块如意宝或三联宝石作为饰顶,象征着佛、法、僧三宝。
  佛教坛城中所描述的大宝瓶是金制的,饰有大量的奇珍异宝,瓶颈上系有来自神域的一方丝绸,顶饰是一株如意树,树根浸泡在长寿水中,树根上还长出各色各样神奇的珠宝。
  
  4.妙莲(梵文: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