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年纪大些的人都看过故事片《顽主》,它围绕一个“三T”公司兴衰的荒诞故事,展示了改革开放初期杂乱纷繁的社会景象。受这部影片启发,一些地方出现了“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之类的跑腿公司。
“想吃肯德基、麦当劳、各种特色小吃又不想出门……想给朋友送个惊喜,我们帮你传情……到医院排队挂号,几百米的队伍让你望而却步……早想买一件东西却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未买到……游玩、谈生意,办急事时发现电话欠费停机,忙得焦头烂额,却还有很多事没有办好……想给自己心仪的女孩送一束花或一件礼物,却没有勇气……其实你的需要就是我们要做的,无须拥挤、无须等待、无须抛头露面、享受轻松生活,一路有我就在跑腿帮。”这是南京一家跑腿公司打出的宣传广告。
跑腿帮是对从事帮人办事,并收取一定报酬职业人群的概称。跑腿帮遍及多个省市,他们不仅贴出了自己的业务内容,还明码标价,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价格都会不同。跑腿帮有的是兼职,有的则是全职。他们的业务范围很广,代客户采购、缴费,陪人打点滴,还有购物跟班等等。
跑腿帮概述
跑腿古时就有,并且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古时的差役跑腿在中国称为差役或仆役。而成为一种行业,最早起源于欧美,以同城快递为主要业务。随着国内都市化的发展,生活节奏变快、各种往来频繁,急切需要一批职业跑腿人和专业跑腿机构为这些“忙人、懒人”提供周到细致的、一对一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于是,跑腿行业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下应运而生。
随着跑腿行业的发展,逐渐有了对跑腿人群的称呼,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跑腿帮。这个源于古时对帮会的称谓很贴切地体现了他们“拔刀相助”的工作形象。类似于人们熟悉的“丐帮”、“马帮”等。
跑腿帮把各行各业的个人智慧、知识和专业特长集结起来,通过跑腿这一个品牌平台,达到“为人民服务”,同时也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和麻烦的目的。他们除了借助自己的智慧、知识和专业特长,还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上、工作上、事业上的难题。
跑腿公司的门槛并不高,它们不需要专有的设备,也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只要一小部分的资金,很少的人就能开展业务。然而,也正因为其起点低、资金少、营销能力差、部分地区市场不完善等劣势,跑腿公司的整个行业哀鸿遍野,生存也是每况愈下。
跑腿帮的会员们还建立了自己的论坛,用于交流跑腿心得,学习跑腿知识,相互提醒兼职中的骗局,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来锻炼自己、回报社会。跑腿业务也从单纯的同城快递、传单发放、排队、买票等初级的跑腿发展到电脑维修、家电维修、财务代理、法律咨询、翻译、导游等技术性较强的跑腿业务。
跑腿帮形成原因
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变快、各种往来频繁,生存压力过大,缺少的就是时间和精力。有人事必躬亲疲于奔命,过度劳累透支健康;有的缺少帮手分身乏术,往往应付了小事贻误了大事;有的感叹公交挤人,打的吓人,黑车宰人而害怕出行;有的对当地人生地不熟或者太远,无论办事、游玩都有一定的难度。而由于“惰性”所致而不愿做一些烦、琐、杂、苦、脏、累活的人也大有人在……为了避免外出,能通过电话解决的事情坚决不面谈,能请人代劳的事情宁可掏腰包“买跑腿”也不愿意出门。由此一来,跑腿帮的业务变得“火”起来。
小王是武汉某外企的白领,因为自家的笔记本电脑出现问题,因为不在保修期内,无法享受上门服务。而他又不愿意让难得的休息时间浪费在拥挤的交通和无法预知的等待时间上,因此请了跑腿公司的员工,为其将笔记本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维修。两天后,维修公司通知小王电脑已修好,又是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为其送到家门。小王说:“跑腿公司为我解决了大麻烦,还节省了我的时间。”
“少花半个小时去买午餐,我就会少加半个小时的班。选择外卖无疑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式。”担任某广告公司策划总监的杨先生说,因为工作原因,安定的状态是保证他工作的前提,所以他不愿意在暑天头脑被晒晕,自然心甘情愿地花钱买服务。代办服务、送货上门的出现,说明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这也恰恰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与进步,同时也是服务经济的有力辅助。
跑腿帮形成行业
跑腿正式开始作为一份工作是2005年进入中国的。而最早成规模发展的跑腿公司是南京110跑腿公司,其规范的服务和完善的管理为跑腿行业树立了标准。历经多年而不倒,就是其最佳的证明。
中国国内以跑腿帮为名称并成功注册成为商标的是苏州跑腿帮,他们创新地建立了以网络团体为主体组织的团队,以“自助助人”为方针,为帮内会员无偿提供一些技能培训,并将培训过的会员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跑腿服务。短时间内就发展到超过2000名的会员,成为苏州第一大“帮”。苏州“跑腿帮”是一个兼职的跑腿组织,跑腿赚的就是辛苦钱,一个公司有600多名业务员都是兼职,因为赚到的钱都归个人所有,所以大家还是尽力挤时间拓展自己的业务。他们接到的订单主要以送东西和到医院排队为主。例如,他们帮客户到苏州市儿童医院排队挂号,4个小时的劳动赚取100元。
跑腿帮业务拓展
服务灵活、服务更细,是商业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方法,但更侧重于家庭及个人生活所需,是其他行业无法做到的,跑腿分为有形跑腿和无形跑腿。有形指真正意义上的帮人办事跑腿,而无形就是帮客户排扰解难,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每个人受其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交际圈局限性、信息的闭塞等诸多原因都使其经常感觉办事情好难,而专业跑腿在此历史条件下,挑起替人受难、替人受苦、替人受累的重担,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们都在旁边默默支持你,想你所想,急你所急,把你的事情当作他们自己的事情,从而帮你一起渡过难关。这些优点决定了跑腿帮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跑腿帮拓展了代客陪酒的业务,送餐、家政能找到人代劳,吃、喝、玩、表白、谈恋爱、道歉也能委托别人代办,有一群年轻人就在接这样的业务。他们兼职代客服务,他们要当全民的助理,收费标准10元起。
邱涛家住重庆市南岸区,是一名通信管理员,也是一名兼职代客。邱涛到广州出差,发现当地兴起跑腿帮,当事者若有不愿意或者没时间没精力去做的事,就托付给跑腿帮去解决完成。受到启发,邱涛也想试试,但不能光跑腿,还要做些既能帮人又有创意的事——提供代客服务。
“不到一个月,固定兼职成员达到了10人,做成了11笔业务。”邱涛说,业务包括将包裹从解放碑送到沙坪坝、帮人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排队挂号、帮人照看宠物、帮着购买限量版香水、全年推广珠宝网站等,总收入约6000元。“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需要私人化的服务,市场前景很好。”邱涛说,兼职伙伴们商量过多次,都看好这个市场。
社会反响
大部分人对跑腿帮的创业金点子比较认可。南京师范大学王鹏同学说:“从一个男生的角度我很赞同跑腿帮的存在。这种靠体力来赚取报酬的方式很廉价,但它的确帮同学解决了很多不方便的事。比如买张车票,买份午饭,很方便。”南京财经大学葛同学也认为:靠自己的劳动来赚取生活费无可厚非。然而跑腿帮在为提供方便,赚取外快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些学生则认为,跑腿帮赚了同窗的钱不太光彩,某种程度还助长了部分同学的懒惰心理。某高校张茜同学说:“赚的是身边朋友同学的钱,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个友爱和关心的过程,但是跑腿费却让本来很纯洁的帮助行为改变了本质。”在张茜同学看来,取财应该“取之有道”,她对帮同学跑腿的生财方式的规范性表示质疑,“不留任何凭证就把物品交给他们,万一物品弄丢或者损坏怎么办?光凭口头协议怎么能做到规范?”
南京师范大学团委组织部部长韩淼老师说:“跑腿帮人办事,并收取一定报酬的新兴职业,近来在大城市逐渐流行。体科院的同学们抓住了校园内的商机,为他人跑腿赚生活费。这是个很聪明的点子。他们挖掘了市场的空白。在创业过程中成功赚到了钱。从鼓励创业的角度来说,校园跑腿帮值得赞许。”韩淼表示,只要同学创业的行为合情合法没什么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