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是教育中的重要元素,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进而促进其主体性的发挥。为此,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传情”作用,关注幼儿的情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幼儿园教育
以人为本,重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和成长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付出更多的感情和爱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只有幼儿的情感获得发展,幼儿教育教学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展与发挥。良好的师生情感正有助于发展幼儿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情感,[2]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情感策略,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自身的“传情”作用,在观察幼儿情感发展和情感表达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注意根据幼儿的情感反馈对教学活动做出适时的调整,从而促进幼儿情感与主体性的积极健康发展。
一、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幼儿教材具有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要发挥幼儿教材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和价值就需要教师研磨教材,不仅看到教材在显性的知识、技能等目标方面的要求,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价值,明了教材中情感因素的表达形式,进而能够设置情感教育情境,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一)研究分析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中情感因素的表现有着不同的形式,有的会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等材料显性地加以渲染。进而直接表达情感的主题,幼儿在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中会得到较为直接的情感体验;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则比较含蓄,需要教师在仔细品味琢磨教材的基础上发现蕴含于教材深处的情感。具体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活动环节与主题将情感教育落实到教学细微处。比如,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手法多样而讲究,教师可以将值得自豪的民族饮食文化之情蕴于活动设计“学做小厨师”中,使之成为一个很好的爱国情感教育题材;又如古筝名曲欣赏能让幼儿直接感受民族文化的内容,从而受到民族文化情感的熏陶。
(二)设置情感教育情境
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发挥着综合作用。幼儿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幼儿创设生动而富有情感的活动情境。[3]所谓情境主要即指某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活动,能够产生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教材中的内容有些可能是幼儿缺乏感受和切身体会的,这就需要教师能为幼儿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或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如科学活动中,教师可提供操作情景;生活活动中,教师可提供图片、视频情境;进行中国民乐欣赏时,可将视图、音乐融合为一体,再用国画表现的画面形式,为幼儿创设美妙的活动意境,让幼儿在美好的乐境中遐想连连。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传情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求幼儿教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同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儿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发展的倾向”。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应在教学活动中付出真情,因为“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没有教师爱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就无从开展,幼儿教育也将不复存在。教师应承担传递情感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传情作用。
(一)教师要付出真情
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除了需要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教材、情境吸引幼儿之外,还需要付出真情实感,这是幼儿园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因素。第斯多惠有言:“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幼儿是“人”,有被他人关注、肯定的需要,教学活动中教师及时的应答、鼓励与表扬都能让孩子觉得教师的可亲与可信,从而增强自信和自尊。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付出是衡量其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孩子能否被教师深深吸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具有增力作用,能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精神动力,使教师能够乐观豁达地对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使各种心理因素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艺术的魅力;反之,教师消极的情感有减力作用,会导致不良的教学心境,使教师精神萎靡不振,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并使教师产生应付心理,急于将一节课讲完交差了事,以致讲课语无伦次,思路不合逻辑,丢三落四遗漏教学材料,对幼儿的反馈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谈不上教学灵感的发挥。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教学状态,进而带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二)教师要发挥传情的作用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和好模仿性,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幼儿对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举止、动作手势、语音语调等均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幼儿往往会追随教师的情绪情感而起伏变化。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孩子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良好的情感,满怀对孩子的期待,并能通过给予更多的提问、辅导、赞许等方式,将这种真情传递给幼儿,使他们受到鼓舞,最终促进其情感的积极发展。
如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朗读、讲述,最直接、最明了地向幼儿传递作品的积极情感,如说到动物“又轻又快、横行霸道”时,应通过语气变化将动物形象表达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让幼儿感受到原来轻快、霸道不仅是动作,而且也反映了小动物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又如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言行一体,随着作品情节的变化而表现出悲喜不一的表情和体态,以正确传达作品丰富的情感。
三、关注幼儿的情感反馈
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在活动中能否得到发展,与教材、教师有关,更与幼儿自身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幼儿缺乏兴趣,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的成了活动的旁观者,有的则游离于自己的梦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情感表现,并能根据幼儿的情感表现所透露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做出调整。
(一)看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兴趣
兴趣是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一般而言,幼儿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兴趣高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较强,能全神贯注、全身心进入“角色”,反之,幼儿会情绪低落而不愿参加活动。因此,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首先应关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其次,幼儿的表情也是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时心理体验的直接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幼儿释放情感、表达意愿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表情,以及时了解幼儿反馈的情感信息,并据此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和策略,如放慢提问速度、分解提问内容等。
(二)关注幼儿的移情能力
情感教育并非一个封闭的教学活动过程能够完成,而一个活动的学习也并非是终止性的。因此,幼儿教师除了关注幼儿在某个具体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表现外,还要关注幼儿参与其他活动的态度及对其今后情感经验的延展作用。教师在活动中应适时将话题或内容迁移、拓展,以使幼儿对某一事物、活动的兴趣保持良好状态,从而帮助幼儿形成多方面的稳定兴趣,进而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比如在社会活动“喜欢不喜欢”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生活中的人、事、物展开具体的讨论,引导幼儿对美好的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对丑陋的事物或社会现象予以抵制,并创设生动的情感体验环境,让幼儿对事物进行切身的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列举美好的事物和丑陋的事物,以促进幼儿对众多事物的情感认知。
总之,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是伴随着认识的过程而产生的,并影响着认识活动,因此情感策略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5]是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保证,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并能用心观察幼儿的情感表现与发展,能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