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继诚 刘海棠 胡惠仁 石淑兰 张鑫璐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
白水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DCS)的积累对纸机运行和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DCS物质主要来自木材的某些组分,如半纤维素、果胶物质、亲脂性抽出物(木材树脂)、木聚糖、木素降解产物等及造纸添加助剂,如涂布黏合剂、残余脱墨剂、漂白剂、助留助滤剂等[1-3]。WagbergL.等[4]对TMP的白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CS中60%为碳水化合物,30%为木素类物质,10%为抽出物。
对DCS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化学控制法、工艺控制法、生物控制法。生物控制法是20世纪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对于用漆酶处理造纸废水中的木素类物质的研究报道很多。漆酶处理木材剥皮废水,可去除90%以上的鞣酸类、酚类化合物,86%的氯代酚,99%的氯代愈创木酚和80%的氯代香草醛,92%的氯代儿茶酚[5]。白腐菌处理含有高浓芳香类化合物废水能显著降低废水颜色和COD含量[6]。Tram etes(Coriolus)versicolor处理漂白废水可使E段废水脱色60%;Pratima Bajpal[7]研究表明,降解后的木素小分子单独用漆酶处理会重新聚合。
目前的研究都是用漆酶直接处理废水,但因为废水中的成分多且复杂,很难确定漆酶对废水中某种类型的木素的作用机理,因此研究废水中特定木素的漆酶生物改性是必要的。
针叶木和阔叶木木素中都含有大量的愈创木基,针叶木中愈创木基丙烷含量80%~90%,阔叶木和草类原料中还含有大量的紫丁香基丙烷结构单元[8]。
本实验选取松柏醇作为一种愈创木基型木素小分子模型物,紫丁香醇作为一种紫丁香基型木素小分子模型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颗粒电荷测定仪(PCD)等测试手段,进一步探讨了漆酶对木素生物改性的机理,为漆酶在处理富含木素酚类、氯酚类废水的应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漆酶由诺维信公司提供,商品号NOVOZY ME 51003,酶活800U/mL;松柏醇、紫丁香醇,购于Sigma-Aldrich;1-甲基咪唑,购于Sigma公司;乙酸酐、丙酮,购于天津市化学试剂二厂;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olydi methyl diallyl ammonium chloride),实验室配制。
4000MS型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美国瓦里安公司生产;515型凝胶渗透色谱仪,Waters410示差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VECTOR 2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布鲁克仪器公司生产;PCD-03颗粒电荷测定仪,德国Mütek公司生产。
1.3.1 漆酶处理
用少量丙酮分别溶解松柏醇、紫丁香醇于烧杯中,加入pH值4.5的NH4Ac-HAc缓冲溶液,配成质量浓度为0.48g/L的溶液,加入漆酶,酶用量16U/mL,通氧,45℃恒温水浴中处理2h。
1.3.2 GC-MS测定
(1)衍生化处理
松柏醇、紫丁香醇、松柏醇漆酶处理样及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分别加入1-甲基咪唑2mL和乙酸酐20mL进行乙酰化,然后用正己烷10、5、5mL连续萃取[9],正己烷溶液进行GC-MS检测,反应后的溶液弃去。
(2)GC-MS分析条件
气相条件:DB-1毛细管色谱柱(0.10μm×0.25mm×30m);测试过程:起始温度60℃,保持1min。升温程序:10℃/min,升至32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320℃。采用高纯氦气作为载体,流量为1mL/min,分流比为5。
质谱条件:传输线温度280℃,离子阱温度220℃。扫描方式:全扫描,扫描范围:50~1000amu(原子质量单位,1amu=1.66×10-27kg)。电离方式:EI(电子轰击),电子轰击电压为69.9eV,离子源的温度为150℃,质谱增益为254,发射电压1388V,质谱检索谱库为NIST2002,检索物质的匹配度均在95%以上。
1.3.3 凝胶渗透色谱测定
(1)样品处理
新配制松柏醇、紫丁香醇溶液,经漆酶处理(条件同1.3.1),漆酶处理后的溶液有明显沉淀,用0.45μm的微滤膜过滤沉淀并洗涤。所得沉淀产物风干。风干样置于P2O5真空干燥器中,待质量恒定后进行测定。
(2)测试条件
色谱柱:Ultrastyragel 103A,柱温40℃,流动相四氢呋喃,流速1.0mL/min;聚苯乙烯为标样,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500、10100、3250和1320。
1.3.4 红外光谱测试
将漆酶处理产生的沉淀进行溴化钾压片,扫描范围:370~4000cm-1,分辨率4cm-1,扫描16次,环境气体为空气。
1.3.5 阳离子需求量的测定
采用颗粒电荷测定仪(PCD)来测定松柏醇溶液(配制条件见1.3.1)、松柏醇漆酶处理液、紫丁香醇溶液(配制条件见1.3.1)、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液和缓冲液空白样的阳离子需求量,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100倍进行测定。阳离子标准溶液为0.0001mol/L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
阳离子需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为阳离子需求量,mmol/L;V1为消耗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V2为样品的体积,取样10mL;C为标准滴定液的浓度,mmol/L,C=0.1mmol/L。
GC-MS技术可提供保留时间和质核比的信息,乙酰化松柏醇对照样的质谱图和标准质谱库对照图如图1所示。
图1 乙酰化松柏醇对照样的质谱图与4-[3-乙酰氧基-1-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乙酯标准质谱库
从图1可看出,保留时间15.88min出峰物质的质谱图与标准质谱库的4-[3-乙酰氧基-1-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乙酯相似度为731,图1中乙酰化松柏醇对照样特征离子峰m/z是222.1,标准谱库4-[3-乙酰氧基-1-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乙酯的特征离子峰m/z是222.0,依质谱图信息可推知,乙酰化的松柏醇对照样出峰保留时间为15.88min。
乙酰化紫丁香醇对照样的质谱图和标准质谱库对照图如图2所示。
图2 乙酰化紫丁香醇的质谱图与2,6-二甲氧基甲酯标准质谱库
从图2可看出,保留时间9.99min出峰物质的质谱图与标准质谱库的2,6-二甲氧基甲酯相似度为735,乙酰化的紫丁香醇对照样特征离子峰m/z是154.1,标准质谱库中2,6-二甲氧基甲酯的特征离子峰m/z是150.0,依质谱图信息可推知,乙酰化的紫丁香醇对照样出峰保留时间为9.99min。
乙酰化松柏醇对照样和松柏醇漆酶处理样GCMS色谱总离子流色谱图如图3所示。
图3 松柏醇和松柏醇漆酶处理样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
从图3可以看出,松柏醇乙酰化后的样品中4-[3-乙酰氧基-1-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乙酯在15.88min出峰很明显,松柏醇漆酶处理样相应的时间内松柏醇峰消失,检测不到松柏醇单体的存在,推测松柏醇参与了反应。
乙酰化紫丁香醇对照样和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GC-MS色谱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4。
图4 乙酰化紫丁香醇对照样和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
从图4可以看出,紫丁香醇乙酰化后的样品中2,6-二甲氧基甲酯在9.99min出峰很明显,而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在相应的时间内,紫丁香醇色谱峰消失,检测不到紫丁香醇单体的存在,推测紫丁香醇参与了反应。
GC-MS分析漆酶处理后的松柏醇和紫丁香醇试样,没有检测到松柏醇和紫丁香醇单体,却发现反应过程有沉淀析出,推测在漆酶处理过程中松柏醇和紫丁香醇发生了自由基缩合反应,分子质量增大。CarstenMai等人[10]研究表明,漆酶可以催化木素结构中的酚羟基生成苯氧自由基(Phenoxy),苯氧自由基之间可以发生共价连接,从而使木素之间发生共聚。为此,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对漆酶处理产物的分子质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松柏醇漆酶处理样的分子质量及多分散性
松柏醇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80.2,从表1可看出,漆酶处理后Mn为1658,Mw为1886;紫丁香醇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54.2,漆酶处理后Mn为698,Mw为745,说明松柏醇、紫丁香醇经漆酶生物改性,分子之间发生了一定的聚合反应;依多分散性可看出,产物接近单分散样品,分子质量分布较集中。
松柏醇与松柏醇漆酶处理样红外光谱图如图5所示。
图5 松柏醇及松柏醇漆酶处理样的红外光谱图
从图5可看出,松柏醇在3464和3246cm-1处有酚羟基和侧链上的O—H伸缩振动吸收峰,而松柏醇漆酶处理样的2个O—H吸收峰却不见了。松柏醇漆酶处理后2855和2939cm-1处的—CH2伸缩吸收峰消失,推测松柏醇的γ碳有可能与它连着的羟基一同参与反应。松柏醇漆酶处理后1452cm-1处—CH3的反对称伸缩振动,1035cm-1处的甲基C—O变形振动减弱,推测有可能是甲基参与了反应,使得松柏醇以某种方式连接。松柏醇漆酶处理后802cm-1处1,2,4-三取代苯环的伸缩振动,686cm-1处RCCRH顺式伸缩振动峰都消失了,推测漆酶处理,苯环取代基可能有变,苯环侧链参与了反应。1602、1421、662、618cm-1处苯环特征吸收峰强度和峰面积的增大,表明产物分子苯环的增加。在1271cm-1处出现芳基醚伸缩振动,推测松柏醇以某种醚键方式连接。
紫丁香醇与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的红外光谱图如图6所示。
图6 紫丁香醇及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的红外光谱图
从图6可看出,紫丁香醇在3489和3456cm-1处有吸收峰,这是紫丁香醇苯环上的酚羟基伸缩振动;非醚化的酚羟基在1367、1239、1214cm-1处也有吸收峰,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在3432cm-1处缔合为1个宽峰,1357cm-1处吸收峰明显减弱,1239和1214cm-1的吸收峰消失,这说明在紫丁香醇漆酶处理的过程中酚羟基发生了反应。紫丁香醇在2961、1458cm-1处甲基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弯曲振动消失或是减弱,说明漆酶改性过程中甲基参与了反应,1029cm-1处甲氧基C—O变形振动减弱,相应的1272cm-1处芳基醚吸收强度增大,推测甲氧基被脱除。769、726、706cm-1处1,2,3-三取代苯环吸收峰消失。1615、1510cm-1处单核芳烃的CC振动以及853、825cm-1处苯环δ(C—H)面外吸收强度及峰面积显著增大,可推测苯环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生成芳基醚,使聚合产物苯环增多,分子质量增大。
采用颗粒电荷测定仪来测定松柏醇、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的阳离子需求量,进而可知溶液中的阴离子电荷量,所得结果见表2。
表2 松柏醇、松柏醇漆酶处理样、紫丁香醇、紫丁香醇漆酶处理样的阳离子需求量
从表2可看出,松柏醇经漆酶处理后,阳离子需求量从1.93mmol/L降为0.94mmol/L,紫丁香醇经漆酶处理阳离子需求量从1.52mmol/L降为0.90mmol/L,这其中缓冲液空白样的阳离子需求量为0.81mmol/L。若扣除缓冲液空白样的阳离子需求量,算出漆酶处理松柏醇阳离子需求量下降88.4%,紫丁香醇阳离子需求量下降87.4%,由此可知漆酶对松柏醇、紫丁香醇这两类木素酚类物质的去除效果明显。
3.1 松柏醇、紫丁香醇经漆酶处理后,GC-MS检测这两种小分子相应的峰消失,说明松柏醇、紫丁香醇参与反应,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小分子单体已不存在。
3.2 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松柏醇、紫丁香醇经漆酶处理后分子质量变大,进一步说明松柏醇、紫丁香醇漆酶处理过程中发生了反应,产物聚合。
3.3 红外图谱的结构分析得出,松柏醇双键以及β碳、γ碳都有可能参与了反应。松柏醇、紫丁香醇甲氧基伸缩振动消失,芳基醚吸收增强,苯环特征吸收峰的强度及面积显著增大,由此可推测松柏醇、紫丁香醇单体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生成芳基醚,使聚合产物苯环增多。
3.4 松柏醇、紫丁香醇经漆酶处理后溶液阳离子需求量分别下降了88.4%和87.4%,说明漆酶处理使小分子木素类物质聚合而沉降,减少了废水中的阴离子垃圾,很大程度地降低了阳离子需求量,这使漆酶处理含木素类废水具有广阔的前景。
[1]Sjostrom J.Fraction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 substances dissolved in water during groundwood pulping of spruce[J].Nord.Pulp Paper Res.J.,1990,5(1):9.
[2]Seika Tay.Effect of dissolved and colloidal contaminants in newsprint machine white water on water surface tension and paper physical properties[J].Tappi Journal,2001,84(8):1.
[3]Ben Y,Dorris G,Hill G,et al.Contaminant removal from deinking processwater,Part I:Mill benchmarking[J].Pulp&Paper Canada,2003,104(1):42.
[4]Wagberg L,Asell I.The action of cationic polyelectrolytes used for the fixation of 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J].Nordic Pulp Paper Res J,1991(6):127.
[5]Leonowicz A,Edgehill R U,Bollag J-M.The effect of pH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yringic and vanillic acids by the laccases of Rhizoctonia praticola and Trametes versicolor[J].Arch Microbiol,1984,137:89.
[6]Sannia Giovanni,Giardina Paola,Palmieri Gianna,et al.Waste water treatmentmethod usingmicroorganisms:WO0212136[P].2002-02-14.
[7]Pratima Bajpal.Application of enzymes in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J].Biotechnol.Prog.,1999,15:147.
[8]Johan Gullichsen,Hannu Paulapuro.Forest Products Chemistry(Book 3)[M]//PAPERMAKI 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Finnish Paper Engineer’sAssociation and Tappi,2001.
[9]石淑兰,何福望.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0]CarstenMai,W iebke Schor manna,Alois Hütter manna.The effect of ions on the enzymatically induced synthesisof lignin graft copolymers.Enzyme andMicrobial Technology,2001,28(4/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