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实验室带你走出黑暗盲区

2010-12-31 10:38翟媛媛
创新科技 2010年11期
关键词:眼科角膜河南省

文/本刊记者 翟媛媛 张 瑞

本刊通讯员 魏延平

角膜实验室带你走出黑暗盲区

文/本刊记者 翟媛媛 张 瑞

本刊通讯员 魏延平

眼睛失明对人生而言是一个可怕的梦靥。

当五彩斑斓的光影永远从眼前消失之后,多少人为此心力交瘁、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当光明的海洋陡然变换成黑暗的世界,多少人为此终日以泪洗面、长吁短叹,精神频临崩溃。

而角膜病是我国三大主要致盲性眼病,每年致使数百万人坠入黑暗的深渊。作为我国角膜病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几十年来一直以“使黑暗的眼睛恢复光明”为最高追求,在角膜病的领域内砥砺不渝地开拓,趟过一条条角膜病病理的湍急河流,攀越过一座座角膜病致病机理的峰巅,寻找到一个个治疗角膜病的通天之途,不但使得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整体研究力量、水平位居中国同领域第一梯队,其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已经成无数角膜病患者的福音。

更为可贵的是他们逆境不放弃,顺境不骄傲,在角膜病领域顽强拼搏,已经成长为葳蕤的参天大树,成为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最为宝贵的财富。

肩负沉重的使命,站在眼科研究新的历史高度

角膜病是高致盲率的病症,一旦致盲,治愈这种严重病症的唯一方法是角膜移植。

目前,每年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的群体在中国大概有400万人,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临床部承担着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的临床工作,每年要做五六百例这样的手术,几乎每天都有两台手术在进行。

这对庞大的角膜病患者群体而言仍是杯水车薪,绝大多数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由于角膜供体的不足,不得不生活在黑暗的世界。

站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大楼的前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它耸入云端的楼顶,可是病房里却有很多人连模糊的光线都很难感知,他们正在焦急地等待治疗或者正在接受治疗,这让来此采访的记者心情十分压抑。

同记者一样,每当看到这些患者,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丽娅和她的研究团队的成员就心里沉甸甸的。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对王丽娅和她的研究团队来说“救死扶伤”的内涵更加真切,将角膜病致盲患者从黑暗的世界中解救出来,解救的不止是“伤”,也包括灵魂。

所以她们一群特殊的工作者,是带领角膜病患者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使者,也是灵魂的救赎者。

为此,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和它的前身三代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奋力拼搏。

熟悉眼科历史的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丁行振向记者介绍说,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是依托河南省眼科所成立的,河南省眼科所成立于1962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眼科研究所之一。河南省是角膜病的高发区,因为角膜病的发病人群多为农民,每到夏忙秋收季节,也是角膜病的高发季,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眼部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致盲。我们的眼睛由于疏于防范,也常常处于危险之中,一些外伤、热伤和爆炸伤导致的角膜受损,也时常发生。河南省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小,病历资源丰富,对角膜病的研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建所开始,研究所就一直致力于沙眼、角膜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跻身于国内领先行列的优势促进了实验室临床经验的传承和理论基础的创新。

时光犹如一条河流,在和丁行振副主任交流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与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时光之河中。

第一届所长马镇西,在沙眼和角膜病的治疗和研究领域为河南的眼科研究奠定了基础。1962年,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就研制成了抗沙眼新药酞丁胺并沿用至今;1972年发现环胞苷的抗病毒作用,为治疗深层单疱角膜炎提供了新方法。他的系列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国科技大会大奖。

第二届所长郭希让,拓宽了眼病研究的领域,他主要从事眼科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专长视网膜玻璃体显微手术,激光治疗眼底病,主持的“格子样变性致视网膜脱离的防治研究”曾获199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三届,也就是现任所长王丽娅,擅长角膜病及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曾多次获得科学进步奖。她在角膜病的研究上是执着的,不仅在角膜病的纵向领域有所突破,在眼病研究的横向领域也有所创新。

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就是王丽娅亲自培育起来的,主要以角膜病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重点,紧贴临床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真菌性角膜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眼表化学烧伤的免疫学研究及眼表重建相关技术的研究、人工角膜临床应用研究、利用生物组织工程技术再造人工生物角膜等众多前沿课题。

王丽娅介绍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眼睛的研究更加深入,眼科的分类也愈加精细。重点实验室遵循“实验为应用服务,基础为临床服务”的方针,从最初的4个半专业到现在的15个专业,从单纯的临床研究到现在的基础与临床并举,SCI文章从空白走向每年都有6到7篇发表,都是重大的突破。河南的眼科研究正在逐渐与世界接轨,并越来越走向前沿高科技的领域。

以理想为支点,凝聚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

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回答。

身兼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河南眼科研究所所长、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等诸多职务与头衔的王丽娅认为,人活着就要干事,干些有意义的事。

从医从研近30年的王丽娅虽然事务繁杂,但还是经常亲自操刀手术。医术精进、医德高尚等词是病人的评价和同事们形容她的。

把病人当亲人,视名利为浮云,是王丽娅要求自己的。

为了“使黑暗的眼睛恢复光明”为最高追求,王丽娅在实验室管理上采取以理想为支点,凝聚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她十分注意培养科研人的兴趣爱好,因为兴趣爱好是一个科研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最核心动力,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怀平常心,对得起自己所处的岗位。她认为,所有人都一样,没有谁比谁更聪明,关键在于兴趣的引导,作为老师和领导,既要帮他们理清思路,也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另一方面她设法改善科研人员科研条件和个人的收入,提高待遇,平衡临床和科研收入差距导致的心理落差,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和信心。

现实中,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科研条件已经大大提高,科研条件总投资已达1565万元,总建筑面积1200m2,设置了组织工程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微生物学、遗传病学、药理学、药剂学、眼库等9个基础研究实验室,配备有一个百级、三个万级洁净间;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型先进设备20余台(套),是河南省首家以临床病研究为主的实验单位,也是全国首次以专业病命名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目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22名,其中博士(后)6人,硕士1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10人,在国家专业学术团体任职者4人,专业期刊兼职者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聘请国内客座教授3人,国外客座教授4人。同时,她聘请中山眼科中心陈家祺教授为主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院士为副主任,连同国家一流专家共同组成了学术委员会,保证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正确,形成一支有较强战斗力的科研团队。

王丽娅说:“实验室的整体实力,特别是临床研究还是比较强的。”

八方精英云集,四海成果荟萃。合作交流是科研突破和迅速推进的科学方法,也是实验室持续创新的科学手段。

为了让科研人员走得更远、成长得更快,重点实验室实行了“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抛弃传统的按资排辈理论,以研究成果作为标准,鼓励年轻的研究人员,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科学研究上,有能力者获得优先出国培训的权利等等。

实验室与美国DOHENY眼科研究所和美国Houston大学Baylor医学院签订了长期的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合作协议。每年都会派优秀的人才去学习和从事病理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药物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提高实验室的国际水准,促进实验室的持续发展。

实验室还先后邀请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台湾等知名专家来实验室访问、讲学,并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国际眼科专业的学术交流会议,来改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水平。

科研稳步前行,未来无限美好

“天远难穷休久望,楼高欲下还重倚。”重大成果,开创性、突破性成果是实验室立身之命。

在记者问到实验室何时准备冲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时候,王丽娅显出了她的沉稳和低调。医学研究是急不来的,每一步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新再升华,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肯定要去争取的,但是首要任务必须有突破性的成果问世。

目前,角膜捐献者太少,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病人需要,成为制约众多角膜病致盲患者不能重见光明的首要原因。

针对这种现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人工角膜的研究工作。这是一项国际性的难题,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进行不同研究和努力。丁行振说,目前这项技术国际上也不成熟,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重点实验室也是进行了上万次的科学实验,才取得了一些进展。

实验室目前还在筹建河南省遗传性角膜疾病基因库,这项基础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不仅可以保存珍贵的遗传学资料,还可以为以后对遗传性角膜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治疗,包括基因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仪器是科研的武器,也是科研能够快速突破的重要保障,实验室的许多工作都离不开这些高科技仪器。

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在仪器购买方面是不惜花费重金,实验室前不久就引进了一台造价不菲的双光子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这台蔡司公司最尖端型号的显微镜是落户亚太地区的唯一一台,造价将近1000万元,实验室为它单独开辟了一个房间,迎接它12月份的入住。它的到来,将给实验室的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高深度的扫描和几百微米的穿透能力,能把活细胞的损伤率降到最低,对活体细胞的研究帮助巨大。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等细胞向角膜炎症部位的浸润、迁徙过程,对炎症过程中不同时段细胞的种类进行定性,同种的细胞进行定性和定量以及不同菌种同种细胞的定量的比较,探讨真菌感染角膜炎症过程中的细胞机制等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另外,制药也是重点实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实验室有20多种自主研发的药品,并且销量巨大、广受好评。在丁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药品净化过滤蒸馏车间,他说,实验室目前正在针对病毒性、真菌等引起角膜疾病研制一些特效药,新的药物对眼球的刺激性会更小,药效更明显。

“盲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使黑暗的眼睛恢复光明”是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的坚定理想与信念。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回头望着正在装修的眼科所大楼感慨万分,历史的河流在无声的流淌,岁月沧桑写在这栋老楼的墙皮上,可是拥有前沿科技的现代化实验室却生根在这里,如一首歌正破墙而出。

猜你喜欢
眼科角膜河南省
针对过薄圆锥角膜的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
本刊征稿启事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国际眼科杂志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
猪眼看世界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