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内时上市公司财务比率的研究很多,但用增值额分配比率来研究企业收益分配状况的很少。文章通过对我国渔业行业上市公司2004 2008年增值额分配比率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并用Kruskal-WaUis H检验方法对5年中各分配比率的差异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渔业行业的员工报酬较高,税收较少,所以各分配比率的差异并不显著。
[关键词]渔业行业;增值额分配比率;统计特征
一、引言
增值额作为衡量一个经济实体经济状况的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它为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视角,也为企业收入分配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我国,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职工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以编制和分析增值表为主要内容的增值会计发展才刚刚起步,与利润相比增值概念是个新生事物。目前。国内用增值额比率特征来分析上市公司状况的学者寥寥无几,可供参考的资料也比较少。本文以增值额为基础借鉴财务比率分析的思想方法来研究我国渔业上市公司增值额分配的特征。
二、增值额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早期增值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缓解劳资矛盾,将所有者与劳动者置于同一层次进行分配,以便对劳动者按照增值额的多少进行绩效评估。更进一步来看。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现在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不仅仅是财务资本,企业越来越依赖于诸如企业的商誉、各种专利技术,人力资本之类财务报表以外的非财务因素,而且这些都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因此从企业角度来讲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需要投资者、债权人、职工进入企业。
这里所说的增值额是指一个企业以它自己的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一般以销售收入表示),减去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商品和取得劳务所发生的对外支出之后的剩余部分。即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包括职工工资、税金、股利和利息、企业本期留存收益。用公式表示如下:
增值额=销售收入-外购材料和劳务一折旧 (1)
=工资和薪水+税收+利息支出+股利+本期留存收益 (2)
公式(1)表明增值额的形成,公式(2)表明增值额的分配即增值额归谁所得。
由公式可以看出增值额是一个比净收入更广泛的衡量企业业绩的工具,因为它并不只关注股东利益或被股东的观点所左右,增值额的分配同时揭示“个体收益”属于谁,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分配状况。下文分析增值额比率时将用工资和薪金反映员工的报酬。用税收反映政府的报酬,用利息支出和股利反映投资人的报酬,用本期留存收益来反映企业留存。
三、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及样本筛选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3-2008年我国正常发行A股的渔业行业上市公司依据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年报中披露的数据。
样本筛选如下: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剔除样本期间被ST和*ST的公司;由于部分企业上市时间不长。为了统一样本期间,只选取2003年以后的数据;完成以上筛选后,最终保留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它们分别是中水集团(C00798)、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C002069)、山东东方海洋科技(C002086)、山东好当家(C600467)、浙江华立科技(0600097)。
在分析增值额比率特征时,本文选取4个指标来反映增值额的分配状况。所选的增值额比率及其计算方法见表1。
(二)研究方法
首先计算渔业企业上市公司增值额分配比率以及各年比率的均值来描述各增值额分配比率的状况:接下来对各分配比率2004-2008年这5年间的差异进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参数检验对总体有特殊的要求,如l检验要求总体符合正态分布。F检验要求误差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整齐等。但本文所得的数据,其总体分布未知,因此在做统计分析时选择非参数统计非参数检验。比较多种检验方法后,选择比较适合的Kruskal-WalIis H检验方法对各分配比率5年来的差异状况进行检验。
四、渔业上市公司增值额比率统计特征实证研究
(一)增值额分配比率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描述了2004-2008年渔业上市公司各分配比率的年度平均值。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各年度的员工报酬率都是四个比率中最高的,并且呈递增趋势。而政府报酬率和员工报酬率刚好相反。
(二)各增值额分配比率的特征分析和假设检验
表3描述的是2004-2008年各比率的分布特性,表中最左边的“年度最大值(最小值)”指其对应行中的数据是各比率在2003-2008年这5个年份中的最大值(最小值)。“总体数据”对应行中的数据是各比率5年数据总体的计算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各种增值额分配比率不同年度的平均值相对差异不大,差异最大的是政府报酬率,最大年度平均值与最小年度平均值之比为3.5476;差异最小的是投资人报酬率,最大年度平均值与最小年度平均值之比为1.3006。
方差表示各种增值额分配比率年度内各自的波动程度,各种比率在不同年度的方差差异较大,投资人报酬率相对差异高达27.9507,远高于其他比率的相对差异;差异最小的是企业留存为2.3118。
表4的结果表明,2004-2008年各比率在99%的置信水平下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差异最小的是RE即工资报酬率。差异最大的是RG即税收报酬率。
五、结果分析
通过对我国渔业上市公司增值额分配比率的研究发现:
一是渔业企业的员工报酬率最高(总体平均值为0.3966)。这说明企业的增值额大部分用于发放工资和员工福利,但是和国外公司员工报酬率的65%相比仍然较少。
二是1995年起,我国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此外在新政策中,渔船减免税对于载重量不超过一吨的渔船,免征车船使用税等。由于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我国渔业企业的政府报酬率相对较低。同时,随着国家政策优惠程度的加大而程下降趋势。
三是2004-2008年各比率的差异并不显著,可以推断渔业企业在这几年中增值额的分配状况变化不大。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崇明国有企业实现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新途径——增值额分配模式[J]财经问题研究,2001(10):8-11.
[2]黄世英.增值表的编制需要增值额的合理分配[J]会计之友,2009(04):56-57
[3]刘国光.财务比率截面数据分布特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07):100-105
[4]薛跃,韩之俊,温素彬上市公司财务比率正态分布特性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