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深入推进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0-12-29 00:00:00张春生
会计之友 2010年17期


  2010年1月5日,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向部领导书面汇报了2009年全国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谢旭人部长2010年1月8日批示:“函校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很有成效。请继续努力,推进此项工作。”
  山西省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从2007年3月21日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在太原市召开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工作座谈会后,开始启动的。在山西省财政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山西省会计函授学校率先进行了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试点工作。他们广泛深入基层,制定了抓典型、树榜样、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探索了成功的做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培养出了候马市、交口县、阳泉市、右玉县等一批典型县市。通过财政支农政策宣讲、财会知识普及,提升了农村财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农村基础组织的高度评价和广大农村财会人员的欢迎。
  山西省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做法得到了财政部领导的关注和认可。为全面深入了解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试点单位的做法和经验,2008年9月16日至18日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红薇率领干部教育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预算司、人事教育司、会计司的领导专程来到山西省调研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并在候马市召开了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河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新疆等10个省(区)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参加的现场工作座谈会。刘红薇部长助理指出: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强化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创建和谐文明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山西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细致,走在了全国的先例,为全国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为此,财政部2008年12月29日下发了[2008]43号《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启动了开展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随着财政部财办[2008]43号《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全面铺开,全国各地立足实际、大力探索、不断创新、扎实工作,积极开展了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1工作,农村财会人员的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上访告状率明显下降,农村的发展环境得以改善。但尚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培训不到位、财务不公开、监督不力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进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并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工作的要求,全面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好转和农村工作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一、要夯实基础。将培训转化为成果,不为培训而培训,不流于形式
  
  进一步从广度、深度夯实已开展培训l的基础,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农村财会人员能真正发挥管理和监督的职责,促进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村财会人员培训达到:农村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决策程序。条件成熟时,出台《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和《农村财会人员管理办法》使培训工作真正从内容上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实现“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良好局面,为维护农村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二、从体制、机制上确立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职责和地位
  
  一要建立健全财政部、省、市、县四级培训组织,进一步明确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形成财政主抓、纪委、农经等相关部门支持参与,各级函校具体实施,齐抓共管的格局。二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财政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当成一项硬性任务纳入各级财政目标考核之中,使培训工作,责任到人,落到实处。
  
  三、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是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据2007年8月《山西省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农村刑事案件中,90%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混乱有关。而与之相对应的一组数据是:在山西省26860个村中,农村财务人员有36432名。其中95%的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的知识培训,这些不是会计的“会计”和没有理清的财务制度,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所以要进一步提升对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意义的认识,要把加强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做为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内容纳入各级财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随意更换会计、财务混乱、上访告状等混乱局面,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的滋生蔓延,实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性好转。
  
  四、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作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为农村的各项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不断创新工作,创新理念,在培训内容上、形式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管理方式上要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要把培训转化为效果,要真正让农村财会人员达到懂财务、会看账、成为能实施财务监审的行家里手。
  
  五、对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实行远程网络管理
  
  网络培训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农村财会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依个人时间和农闲时间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学习方式要灵活多样,从网上可以随时答疑解难,可以有效解决务农和学习的矛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六、实现报名、培训、考核、档案全过程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研发一套远程网络管理软件,将培训的各个环节纳入其中,实行远程化、智能化管理,使部、省、市、县四级管理者在网上同时获得动态信息,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七、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拓宽培训途径,夯实培训内容,落实培训成果,实施有效的农村财务管理,将各项培训落到实处
  
  要采取上下结台的办法,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地进行培训,要研究培训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在培训形式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把面授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觉学习相结合,着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八、加强农村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三农知识、法律法规、文化素养的培训,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要强化农村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三农知识、法律法规、文化素养的培训,让他们既要接受财务知识、三农政策的培训,又要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水平的培训;既要提高管理水平,又要增强大局观念、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繁荣和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