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财政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等制定了《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就此标准征求社会意见,可见在我国推广应用XBRL项目系统进入倒计时阶段。可扩展性商业报告语言(XBRL)凭借其技术优势越来越受瞩目,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也展开了研究及应用实践,2008年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名义加入XBRL国际组织,成立了XBRL中国地区组织机构,对开展XBRL的研究和推广进行指导。文章在阐述XBRL的定义、技术应用基础上,结合国外应用现状着重研究在我国如何运用推广XBRL的可行性。
【关键词】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应用
XBRL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可,其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除了可以提高报告的透明度、增强财务报告的可用性外,还可以利用对计算机系统数据的控制从而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采用这种技术方法,能够使得相关企业更加科学地制定业务流程,提高运作效率,适当降低获得数据的成本开支,使得数据的传输质量、灵活性、扩展性、重复采用等得以提高。
一、XBRL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XBRL标准的制定和管理由XBRL国际联合会负责。1999年8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安达信)、Edgar(艾德加 )在线、微软公司等12个组织,组建了最初的XBRL执行委员会。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目前已有550多家,会员所属行业涵盖了全球信息供应链,从政府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软件公司、信息发布商,到银行、证券、保险、税务等,其成员包括注册会计师协会、银行、交易所、IT厂商、信息商等。
(一)XBRL在国外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美国为例,XBRL不仅诞生于此,同时也是XBRL应用非常成熟、活跃的一个国家。美国有两个XBRL应用项目的代表,分别是美国联邦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FFIEC)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首先,了解一下FFIEC的XBRL应用项目。
FFIEC是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跨部门协调组织,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FRB)、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国家信用管理局(NCUA)、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等机构。FFIEC的数据系统项目是一个大规模XBRL应用项目,在这个项目里,体现了XBRL如下特征:
1.规范、改进工作流程。FFIEC项目的目的是改进监管效能,重组监管工作流程作为这一项目实施的先导。2005年之前,在对数据验证过程中需要频繁交换数据,最后得到有效数据对公众发布。2005年后,基于XBRL的新系统投入使用,金融机构使用独立软件公司开发的工具报送XBRL格式的财务数据,数据存储在FFIEC的中央数据库中心,对各监管机构和公众公开。这样会显著降低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为了进行数据校验、探讨所带来的成本费用。
2.提高数据质量、报送、监管效能。数据质量控制过程中,原系统下对金融机构提交的相关数据70%符合计算要求,新系统下,100%符合计算要求;在提交速度上,新系统数小时内就能提交报告,而以往需要数周的时间;分析效率方面,监管机构工作人员之前可对450到500家金融机构进行分析,新系统则能做到分析500到600家。
3.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形成FFIEC监管机构XBRL分类标准,使各监管单位对被监管金融机构的信息需求得以统一,从而减轻金融机构提交监管报告的负担。
4.培育开放竞争的软件供应链。由FFIEC公开分类标准,提供开发指南,软件公司可根据公开的分类标准和开发指南,开发符合要求的软件。
5.银行业绩报告现代化项目。FFIEC于2010年3月29日宣布,利用CDR系统改进了银行业绩报告(UBPR)的编制和发布流程,它包括:免费提供UBPR数据;用一种机器可读、标准开放的格式提供信息;加强了客户同级分组功能;可以更频繁地更新UBPR数据。
其次,了解一下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XBRL的应用项目。
SEC利用XBRL技术,将原有的公共信息电子披露系统(EDGAR),改造为一套强大的实时可交互搜索工具(IDEA),这个可交互数据项目具有以下特征:
1.改进工作流程。SEC现有的披露系统,用户在查找所需信息的时候限制较多,迫使需要EDGAR数据的公司、机构和个人面向第三方购买数据。这个过程中,重新录入数据所带来的错误不可避免。采用基于XBRL的新系统,IDEA在收集和储存数据的过程中,上述环节完全互动化。
2.互动数据工具的开发。为使投资者可以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SEC开发了互动数据工具。投资者不但可以免费使用,还可以从繁琐的数据搜索工作中解脱出来。这个互动数据工具可以下载SEC提供的表格、数据资料,而无需为其支付任何费用。
3.制定分类标准。鉴于不同行业公司财务信息和财务报表结构的差异,为了减轻公司扩展分类标准的负担、提高不同行业公司编制财务报告XBRL实例文档的速度,SEC委托XBRL美国组织(XBRL US)开发了基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的财务报告XBRL分类标准。
4.分类标准制定机构的改变。IDEA所使用的分类标准,是基于2009年US GAAP的分类标准。该标准由XBRL US开发。US GAAP随市场需要,不定期地按照会计准则修订,这超出了XBRL US的能力。因此,由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负责开发和维护标准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
(二)XBRL在国内的具体应用
XBRL引入我国为时尚短,应用的范围相对狭窄。近期财政部出台了一些指导性的文件,对发展我国的XBRL项目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我国XBRL的应用现状,这里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从组织机构的建立建设、指导文件出台、相关标准制定的这一层面开始。2007年12月,XBRL国际组织宣布XBRL China-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2008年10月我国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名义加入XBRL国际组织,成为其临时国家地区成员;2008年11月12日,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共同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2010年3月,XBRL中国地区组织向XBRL国际组织申请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正式国家地区成员。目前,上交所和深交所均为XBRL国际组织直接会员;2010年3月财政部发布了《积极推进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应用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中强调:着力推进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应用,是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报告使用者深度分析利用会计及相关信息,提高监管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财政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制定了《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就此标准征求社会意见。通用分类标准依据XBRL相关技术规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架构,将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中财务报表列示和附注披露等相关要求,转化为XBRL形式的电子文档。
其次,从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我国,XBRL主要是在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应用,XBRL应用示范项目已正式对社会开放,中国证券业是最早步入XBRL技术的金融行业。上海证券交易所从2003年开始进行XBRL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探索,最初应用仅仅是披露上市公司信息。2004年,上交所制定开发出上市公司XBRL分类标准,得到了国际组织相关认证。2005年开始年报全文报送,公布了上证180指数样本股的上市公司XBRL年报全文的数据查询功能。投资者能够在线查询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要财务数据、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明细数据,包括已有的180指数成份股实例文档下载和14张数据表,共347个科目的数据查询,而且还可以直接从交易所网站下载相关的XBRL数据文件,利用一些工具软件就可以很容易地将数据文件中的数据提取出来进行深入分析。2009年起,上市公司XBRL定期公告实现同步披露。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4年开始进行XBRL的信息披露全程电子化项目的实施。2005年1月,制定出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对于工商类上市公司利用该系统制作年度报告,通过网络平台提交报告,实现了在网站上展示“深证成份股指数”样本公司的年报实例文件。
二、XBRL在推进和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XBRL在我国起步于2003年,目前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应用性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XBRL认识、了解欠缺。由于XBRL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虽然在一些国家、地区应用得相对成熟,但也是处于发展和变革阶段。我国高校没有相关课程的设置,XBRL的实际应用更是屈指可数。这样,在教育、宣传、推广都滞后的影响下,大多数企业对其认识不足。如果说有所认识的话,也仅仅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
缺乏配套的产业链。由于这个行业的新兴性,事实上在美国能够提供XBRL实际技术,进行产品开发的软件企业不多,而国内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如果说有些举措的话,也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出于自身的需要,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发了相应应用系统,但距离市场化相去甚远,且双方的标准也不统一。这一现状本质在于市场的需求缺失。
实施收益的不确定性。推行一项新技术,其前期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包含研发,其开支是可观的,但与之相应的收益大多是隐性或者滞后的。如果让一个企业付出了高昂的实施成本,其收益又不确定,企业又怀揣实施后可能导致信息过度披露的担心与顾虑,其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分类体系尚未完善。虽然财政部于近期颁发了《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就此标准征求社会意见,但具体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在此之前,国家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中只定义了工业企业的财务报表科目。可见,就目前的分类标准而言,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在报表附注信息与会计规则及披露规则、公司报告实务间存在的差异。
稳定性、安全性的困扰。大家知道,一个开放公开的网络平台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相伴着另外一个稳定、安全的问题。信息的及时性往往决定了它的有效性,一个稳定的平台是及时性的载体,然而,就我国的网络稳定性而言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安全性就更为重要,一旦信息的真实性受到病毒、黑客的威胁,瞬间的错误将给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损失。
应用面覆盖狭窄。在我国,XBRL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应用环节目前范围狭窄,得到应用的行业集中在证券金融领域,同国外相比,在审计、税收领域应用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XBRL的应用,也是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三、解决的方法、措施
XBRL的应用推广,是建立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既然我们已经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取得了应用成果,即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其他领域推广、延伸。作为一项涉及到全行业的技术变革,谨慎比急功近利更要稳妥和可具操作性。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抓住核心问题。推广应用XBRL,必须面对一个首要的问题——分类标准。
从原理上看,应用XBRL的本质是将会计数据标准化。那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XBRL分类标准既是应用前提也是本质所在。这需要对所有行业的会计科目、报表体系架构制定相应标准。财政部于近期颁发《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培养建立相应产业链。在政策上,对于涉足XBRL应用软件开发的企业要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鼓励其在相应领域进行实践,XBRL组织及政府部门要给予全面的指导和帮助,让开发企业充分意识到、看到未来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长远利益。逐步培育开放竞争的软件市场环境,软件商严格按照我国通用分类标准、扩展分类标准以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规范要求,开发 XBRL 相关应用软件、提供相关服务,并根据相关分类标准的调整适时更新。
做好推广宣传、培养专业人员。要将应用XBRL项目的优势,带给企业的长远利益,国内外成功案例利用媒体、报刊、网络正面宣传,以消除人们在认识上的偏差和缺失。国家可以采取激励政策与强制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促使企业尽快应用XBRL。建立长期规划,XBRL项目的应用、实施是集政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驾驭这个系统的管理者,是一个需要精通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拥有软件应用、编程的专业能力,精通会计准则、熟悉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专业团队。这种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责无旁贷。要在教学体系中展开相应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开设相关专业,建立实验室,解决后备人才储备的问题。
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监控。网络系统安全关系到这个项目能否顺利地开展实施,因此要采取防范措施来保证网络财务报告的安全性。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开展有效的防范,使呈报体系具有保密性、身份认证性、不可否认性、完整性,以及用户访问控制、密钥管理等举措。
总之,XBRL是经济发展到特定时期所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作为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体系,如何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扩展功能,使财务信息的传递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以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者的需求是XBRL的终极使命。●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会计信息化[N].中国会计报,2010-6-4.
[2] 贾志丽.XBRL简介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J].会计研究,2010(5).
[3] 陈文军,周超.关于加快XBRL在我国推广运用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