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新教学方

2010-12-29 00:00:00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0年3期


  在过去,一提起思想品德课,大多数学生都提不起兴致,感觉上思想品德课就是老师在讲一些大道理,学生在死记硬背这些大道理,结果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一种很被动的局面: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教师教起来兴趣不大,课堂教学效果很差。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那种枯燥乏味、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有关。因此,笔者认为应借课改这一春风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一、应用情境式教学方法
  丰富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如何激活这些素材,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发挥其教育功能呢?这就需要应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方法是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字语言的描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共鸣,积极思索,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学会与父母沟通”知识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有关母亲与女儿诉说各自烦恼的录音,同学们听了录音后,都被这些贴近自己实际生活的话语感染了,陷入了沉思,进而急于解疑,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反映父母与子女关系不和谐的漫画,让学生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反省自己,从而达到思想教育效果。在结束新课时,我播放了《妈妈的吻》这首歌,在优美的歌声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应用情境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愉悦地掌握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应用激励式教学方法
  学生是有情感的个体,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只有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才能使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及时给予学生真诚、积极的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不断进取的决心。如在学习“我们在行动”知识时,我把全班分成三个竞赛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专题,让三个小组进行比赛,对回答较好的小组进行加分。这样一来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各小组成员竞相发言,而我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表现进行加分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见,应用激励式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变了以前老师要学生学的状况,转变为学生自己“我要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应用摸拟式教学方法
  有些知识,靠单纯的讲解说教,会显得枯燥无味,难以达到教学效果。这时,应用模拟式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课本上的知识并不是“死”知识,而是“活”知识、有用的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学习“与父母沟通的途径和技巧”这部分知识时,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家庭医生会诊”模拟活动,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由患者向医生讲述他们与父母闹矛盾的“症状”,而医生则根据这些“症状”给患者开能解决矛盾的“药方”。在这次摸拟活动中,同学们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开放式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最大的特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如在讲解“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知识时,我先让学生调查龙川县城的环境状况,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为龙川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这就使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用知识服务社会,提高了实践能力。
  五、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这就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则是以师生共同探讨问题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取知识。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做法是: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创新是关键”知识时,我组织了一场辨论会,让学生自主地去探讨问题。首先,确定辨论正反方的观点;其次,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男生组为正方,女生组为反方;再次,让两组选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在这场辨论会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解答问题。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应用任务式教学方法
  在活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使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为活动中的“主角”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表现机会较少,一些纪律观念较差的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一些学生存在“看热闹”心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在活动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向全班展示结果。如在学习“我们在行动”知识时,我细化分工,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活动效果。
  总之,合理地应用上述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