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总统合家欢》背后的故事

2010-12-29 00:00:00
中华儿女 2010年3期


  2009年11月16日晚,南通市外(侨)办主任纽启贤和南通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在同一时间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短信是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邓英发来的,全文如下:
  纽主任、卜馆长:我去上海接奥巴马刚返京,现正在出席国宴。你们的作品得到好评,奥巴马惊叹不已,胡主席亲自介绍。祝贺你们!请代向大师和参加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缘起
  
  为迎接奥巴马总统访华,早在年初,国家外交部礼宾司就开始筹备国礼事宜,并在全国范围内精心挑选。2009年3月26日,作为江苏考察的第四站,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夫人乐爱妹参赞等一行六七人来到了中国南通沈寿艺术馆,进行实地考察。
  沈寿艺术馆是为纪念和传扬我国著名刺绣艺人沈寿而建立的。沈寿,苏州吴县人,7岁拈针学艺,16岁已有绣名,并决心“以绣自立于世界”,素享“绣圣”,“神针”之美称。沈寿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吸收运用西洋油画的色彩理念,在丰富自己绣艺的基础上,独创了“仿真绣”,一举改变了中国传统刺绣作品有形有色却少光少影的绣法,使中国刺绣的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当下,乐爱妹参赞一行被“沈绣”精湛的技艺所吸引,所感动。一边听卜元馆长娓娓动听的介绍,一边仔细观摩欣赏艺术馆所珍藏的一件件艺术精品。
  在《耶稣像》前,卜元介绍说:“《耶稣像》是沈寿仿真绣的额峰之作,1915年参展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上,震动世界,并获得一等大奖。当时就有人出高价购买,被张謇拒绝,当着国宝保存下来。今天,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将设馆专门展览,其意义非凡。”
  一行人又驻足《意大利皇后像)前,卜元接着介绍道:“这幅作品应该说是“仿真绣”的成名代表作,被清朝政府作为国礼赠给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意大利皇帝皇后亲自致函清政府,颂扬中国刺绣的精湛,并赠送沈寿一块金表。从1909年至今整整一百年!”
  “百年轮回,我们走到一个新的起点,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乐爱妹参赞意味深长地说。
  卜元接着说:“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我国五千多年古老文化的表现,用绣品坐位国礼,针针线线,丝丝扣扣,既体现了我国的文化传统,又表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之意,是最理想的。”
  乐爱妹参赞赞赏地点点头。
  6月3日,卜元接到乐爱妹亲自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外交部最终确定由沈寿艺术馆制作一幅沈绣作品,作为国礼送给奥巴马总统。并请卜元即日到北京商讨有关事宜。6月5日,卜元飞往北京。外交部礼宾司范处长等人接待了卜元。范处长讲了外交部领导的决定,谈了此次赠送礼品的意义,“国礼”就是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着重强调了政治性,责任性和保密性。同时对沈绣寄予厚望,并提供了一张奥巴马全家福的照片。
  照片上的奥巴马和夫人及两个女儿,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坐在楼梯下门槛处,有点中国居家古色古香的味道,表现了一个平民总统和美的家庭。据说是奥巴马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卜元深感时间紧,任务重,责任重大,但仅凭一张照片,是难以做好绣稿的。他即向范处长提出,需要进一步提供奥巴马的资讯资料,比如奥巴马的生活照片,孩提时,年轻时,及竞选前、竞选中和竞选后的照片,以及他和家人的爱好……
  范处长惊奇的打断他,爱好和绣稿有什么关系?卜元告诉他,根据他长期积累的经验,一个人的爱好和他的气质是紧密相关的,喜欢运动的,他的体型刚健有力;喜欢艺术的,他表现的是天马行空,放浪不羁;喜欢文学的,更多表现的是哲学的思考……独特的气质更能显示人物的个性。范处长听了连连点头:“卜馆长是艺术家,这艺术上的事听你的。“他请卜元在北京多待一天。他马上派人联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请他们提供有关资料。
  卜元思索了一会,又建议说:“全家福好像俗气了点,用在一个家庭是可以的。胡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会晤,是两个小家的欢聚,更是两个大国的欢聚,是不是用合家欢,这样大气一点,更能体现和谐美满的理念。”
  “说的好,你理解得很深刻,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吧,我们支持你!”范处长爽朗的性格使卜元信心倍增。
  第二天上午,卜元带着美国大使馆提供的奥巴马总统相关资讯资料飞回南通。
  
  缘分
  
  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是沈绣传承人之一,高级工艺美术师,长期从事沈绣艺术的传承研究和创作工作,他创作的多幅沈绣精品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其中《夜宴图》由南京博物馆收藏,《簪花仕女图》被德国博物馆收藏。他曾与著名画家范曾合作,绣制了一定限量的范曾书画力作,成为国内外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礼品。
  卜元具有精湛的绘画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阅历,应该说,绘制一幅绣稿是驾轻就熟的。但他深深地明白这次“合家欢”绣稿非同寻常。绣稿是绣品的基础也是灵魂,一个好的绣稿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这次绣像的艺术总监,更是责无旁贷。
  为了保密,卜元回到南通后立即在市区偏僻之处租了一个顶楼,用来封闭式运作。他组织了沈绣第三代,第四代传人,从事沈绣四十年左右的三位高级工艺美术师携四位工艺美术师,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全力以赴进行绣像的准备。他自己则朝思暮想,苦苦构思,
  整整6天过去,卜元认真研究了美国大使馆提供的资料,翻遍了介绍奥巴马家庭的书籍和资料,查遍了网上有关奥巴马资讯和材料。但他仍一笔未动,他似乎还没找到感觉,那一触即动,如涌泉般的灵感。
  夜深人静,实不能寐,卜元已经连续几夜住在馆里没有回去他又站在(耶稣像)前,默默地沉思着。他一针针,一线线,一丝丝地细细品味,体会着上面每一寸用心,他感到他的心猛地动了一下。他想起了沈老(即沈粹缜,邹韬奋先生夫人,沈寿的侄女)曾经和他说过的往事:当时为了参加旧金山世博会,有人提议绣佛像送展,张謇认为不妥,正好张孝若从德国回来,带回一批“洋画”。张謇从中选出耶稣蒙难记,沈寿也认为很好,适合她的仿真绣的针法……卜元久久地凝视着《耶稣像》图中耶稣头戴荆棘冕冠,额头被荆棘刺破,血液下淌,皮肤苍白,酷刑下的两眼上翻而又强忍疼痛的强毅刚韧神情,痛苦而悲壮地注视着上帝的存在。卜元被深深地震撼了: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受尽列强的欺负,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中国何时才能富强?人民何时才能温饱?针针是血,线线是泪,通过耶稣的双眼,卜元似乎明白了这幅绣像的真正含义。他们不是单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而是发泄他们心中忧国忧民之思。
  现在国家已经强大,人民已经富裕,和世界第一强国平起平坐,平等对话,共同解决世界难题,足以慰告两位先人的在天之灵。百年之前,沈寿的一幅《意大利皇后像》由清政府赠送给意大利,另一幅《耶稣像)送到美国旧金山参加世博会。百年之后,沈绣再一次走出国门,由中国政府赠给美国元首,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沈寿的忧国忧民之情悲愤痛苦之心;而今卜元自接到任务后,是满心的欢喜,满腔的热情,整天沉浸在兴奋之中。他一定要绣出中华名族的尊严,绣出现代中国人的精气神,更耍绣出沈绣高超精湛的技艺,重铸仿真绣的辉煌。他体会到中央领导的意图,和谐之念,包容之心。他豁然开朗,这幅绣像的理念是和谐,基调是欢聚,“绣眼”是微笑。是奥巴马幽默机智的微笑,是夫人健康灿烂的微笑,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微笑,通过他们的微笑,传导中国人民的和谐理念,热爱世界和平之心。于是一切迎刃而解,对奥巴马“机器人”的微笑,进行适当修饰,增加一点幽默,对小女儿原是闭口笑改为开口笑,一家四口开口微笑合家欢乐。那背景呢?卜元沉思了一会,信步走到馆外。
  月光下,濂河水徽微波动,闪动着一阵阵蓝光。卜元情不自禁地哼了一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对,蓝色。卜元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蓝色充满了梦幻的色彩,简洁明快,纯净浪漫,他代表美国精神:蓝色,是天空,是海洋,是大自然和奥巴马合家欢,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卜元决定采用天蓝色作为绣像的背景。一切都水到渠成。
  卜元回到画室,立刻动手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绣稿的小样做出来了。卜元立即飞往北京,外交部礼宾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审阅,提了几条修改意见。卜回通后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又用了8天时间,做出了大样,又急送北京进行审定。北京做了稍微的修改就定下来了。结缘
  绣一幅高86厘米,宽64厘米的绣品,一人需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千针万线,任何讨巧都是不可能的。卜元决定用7人来绣制,采取组合移动法,既分工又合作,同时人歇针不歇,保证时间的充分宽裕。绣像于7月1日动工,力争4个月完成,确保奥巴马总统访华前半个月完成。
  绣稿上的奥巴马总统一家4人,笑口常开,其乐融融,看似简单实际十分复杂。每个人的笑容各不相同,奥巴马是幽默,夫人是灿烂,大女儿是仰头嘻笑,小女儿是低头微笑:那头发也各不相同,奥巴马是短短的,夫人是垂直的,大女儿是波浪的,小女儿是卷曲的。这是沈绣第一次表达黑人肖像。但在艺术总监卜元的统筹策划下,大家配合默契,绣制的十分得心应手,色丝配搭犹如敷彩,将人物真切、生动,感人的神韵,表达的惟妙惟肖,艺术造诣炉火纯青。在沈绣原有的齐针,抢针,单套针,双套针,扎针,刻鳞针,肉入针,刺针等13种常用针法和劈针,施针、散整针、旋针,虚实针等五种仿真绣针法的基础上,又创新增加了滚针,肌肉针、发绣针等纯仿真绣技法。
  绣制《奥巴马合家欢》肖像所用色线一百多种,均为天然蚕丝经过特殊染色而成,在对肤色的处理上,巧妙地运用传统的棕色来表现奥巴马全家的肤色。第一层绣的是肉色,第二层绣的是棕色,第三层绣的是浅咖啡色,第四层绣的是深咖啡色,最后形成了棕色,再加上丝线的光泽,使作品中人物的肤色更加明亮生动,运用旋转丝理,并根据肌肤纹理运针,用丝针、散套针、双套针,旋针处理,达到了作品绣工精巧细腻,线条粗细均匀,丝理圆转自如,色彩调和,浓淡合度的艺术效果。对奥巴马夫人手臂和膝盖处更是创造性的使用了肌肉针,使奥巴马夫人显得更加矫健美丽,运动天赋暴露无遗。对于眼睛的处理,运用了仿真绣技法,眼球准确,细致的用了施针,眼白的线条由稀到密,针脚由长到短运用了虚实针,眼睑处用色较深,排针较密,眼珠的反光点用劈成仅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细的线分批绣制。将笑容从一家四口的眼睛里流露出来,合家欢聚的神情表现的淋漓精致,完美精致。大师们巧妙,神奇地运用四五种绣线的色彩,大胆的创造出发绣针,加入到沈绣针法之中,形象的表达了奥巴马一家人的头发的质感,卷曲和波浪之势,有凹凸变化质感,从而形成立体美感。
  卜元十分细心,他从资料中发现白宫挂的相框都是橡木的,并了解到相框的尺寸,考虑到美国的气候,卜元决定采用橡木做材料,但用的是红木工艺,绣像更具有宫廷艺术和皇家气派。
  11月5日,《奥巴马合家欢》终于完成。
  11月7日,卜元将绣品送往北京。外交部的领导看了绣像,非常满意,并嘱咐卜元最近一段时间不要外出,万一有什么情况还得请他再来北京。
  2009年11月16日晚上9点钟,卜元接到外宾司邓英的信息,知道奥巴马看了非常惊奇,非常感动、非常高兴。胡主席用十多分钟时间亲自介绍了沈绣,江苏和南通,胡主席对沈绣是如数家珍,对江苏的文化是了如指掌,尽显一个大国元首的风范和睿智。卜元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奥巴马总统合家欢》作为国礼送给奥巴马总统是沈绣的荣耀,他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湛的刺绣艺术魅力,重铸了仿真绣的辉煌。
  中国沈绣通过美国家庭,向世界透露出和平之意,和谐之念——全世界的合家欢。历史将会记住:《奥巴马总统合家欢》,中国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