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研究员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了20年,但是,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互信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美国对华始终奉行所谓的“两手政策”: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华合作,另一方面防范中国的崛起,即所谓的“两面下注”政策。
三四个月前,国际舆论都在热炒中美“两国集团”、“中美国”等煽情的概念,似乎中美分歧一夜间消融。而现在,“中美关系的小冰河期”、“中美新冷战”等,又成为舆论的话题。其实,从中美建交后30年的双边关系史中可以发现,时冷时热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常态。冷战结束以来,理性的观点认为,中美是“既有合作又有冲突”、“非敌非友”、“好不哪也坏不到哪”,应当说,这样描述中美关系是比较恰当的。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了20年,但是,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互信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美国对华始终奉行所谓的“两手政策”: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华合作,另一方面防范中国的崛起,即所谓的“两面下注”政策。2005年9月21日,时任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就中美关系发表专题演讲时指746f4971a3f34d7c89f5bf3972ebc949出,“难以预料中国将如何运用其力量,将导致美国及其他国家做好两手准备处理对华关系。很多国家都希望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但谁也不会以自己的未来作赌注。”“接触”+“防范”或“两手”或“两面下注”的对华政策,是中美战略互不信任的根本原因。
过去十年中美在经济领域发展成一种危险的共生关系。中国过度依赖对美出口,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量的30%左右(据美方统计数字),出口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高达40%左右;美国过度依赖中国资本和国内消费,2008年中国购买了美国政府对外债券的46%,消费占美国GDP比重的72%,其中大部分商品来自中国。从长远看,这种不平衡是危险的、难以维持的。但是,中美都没有能力利用这种不平衡做文章。因为,中美在经济、金融领域是一种复合相互依赖关系,而不是“非对称相互依赖”。同样,美国也没有能力利用贸易关系威胁中国。2009年,为了保护本国就业,美国实施了46项与跨境贸易和服务有关的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对此进行了报复,采取了51项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据统计,自当年初奥巴马就职以来。美国已经对中国产品发起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在全球热点问题上,中美也是既有合作又有分歧,其中最大的分歧是美国批评中国做得还不够,要求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的争议是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国,应该承担多少国际责任。2008年9月28日,“美国有线电视台”(CNN)主持人专访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间:“多数人视中国为5"超级大国,为什么中国没有在处理达尔富尔、伊核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呢?”温家宝总理立即反驳:“首先我要更正你的问题,中国不是一个超级大国,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不平。”
在中美关系中,中国对美国最不满意的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诸如美国在人权、西藏、新疆、台湾等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中国怀疑或相信,美国利用这些问题遏制中国、分裂中国、“西化”中国。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内政,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事关中国主权、政治制度等敏感问题,是中国所界定的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2009年7月举行的首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维护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其次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三是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由此可见,政治制度安全、领土主权完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目前界定的三大核心利益,全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在这些问题上,美国关于人权、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地区和平、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说辞,很容易与中国发生冲突。
由引可见,中美两国在战略互信、经济议题、国际热点和中国内政等问题上都存在重大分歧,这种特征决定了中美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同时,中国要确保二十年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拥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当今国际社会,能给中国造成大麻烦,能从外部中断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只有美国。因此,只要中美关系的大局把握住了,中国的外部环境就出不了大问题。中国目前的国内重点任务是转变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完成这一历史性使命当然离不开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对美国而言,虽然不存在战略机遇期问题,但是伊朗、朝鲜、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等问题已经让奥巴马焦头烂额了,美国绝对不想再增加一个世界级的对手中国。奥巴马政府现在的重中之重是增加出口、减少失业,这又不可能离得开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正是由于共同利益的存在,决定了中美不会完全走向对立,而是会在争吵中继续求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