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2010-12-29 00:00:00
中国周刊 2010年3期


  村官的工资
  
  这次回老家过年,带了一个采访任务,就是了解下农村的消费现状。
  亲戚朋友提前帮我联系了一名村官,约定采访的那天,却一直不见他来,打电话也不接。我们先后换了四部手机和一部电话拨打,直到后来发短信过去,他才赶来相见。
  落座不久,他开始抱怨起基层管理工作的艰难:最近几年,我们那儿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在外辛苦一年。到过年时才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回。大姑娘小伙子们谈婚论嫁,年轻夫妻办理生育证明,老年人逝后土葬交纳罚款等等,一大堆的事情也都集中到了年关。平素看上去悠闲自在的村官们,这几天常常是忙得团团转。
  匆匆聊了一通村里的新变化之后,这名村官又分析起农民们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种田的原因——大抵是说,在家耕种一年,收入尚抵不上外出打工两三个月的工钱,云云。
  顺带提起了他自己的工资。“我们这些人在家操心一年,能领到的工资总共才400多元,这还是涨了之后的,两年前,全年工资只有200多块钱。”被拿来做对比的是。农民们外出打工,每月也能挣到一两千元。
  我问他为何不放弃职位,也外出打工?他说了些诸如“家里老人太老、小孩太小”,“走不开”、“村里的工作也得有人做”之类的理由,就很快转移了话题。
  聊完并送走这名村官后,亲友们告诉我,村官并非像他说得那样鸡肋。事实上,每到村委会选举时,都会有人主动给村民们敬烟、送东西,拉选票。而最后不管是谁当选,政府拨下来的各种低保资金、抚恤金,都不会旁落他人,得好处者永远都是村官们的身边人。
  另外,以罚款形式征收的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可耕地占用款等,是不是全额上缴国库,村民们也无从查证。这些,都给村官们带来了牟利的空间。
  如果他们说得全都属实,村官们的低工资,算不算是基层腐败的一种诱因呢?
  ——本刊记者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