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10-12-29 00:00:00
中国周刊 2010年3期


  再见,十八梯
  
  今冬重庆雨不多,出太阳的日子,正好带学生外出上课。我是教摄影的老师,以前就爱钻重庆的犄角旮旯,但最近有点发愁,因为我最喜欢的有老重庆特色的地方基本都拆掉了,包括我最喜欢的有好吃的罐罐鸡汤的弹子石老街,上课地点成了问题。
  学生提醒:十八梯还在!
  十八梯是重庆著名的老街区,因街道上有一段很长的楼梯而得名。我们赶到十八梯时,五六组摄影界的同行都在,老豆花的香味和王氏草药的怪味一起扑鼻而来,更妙的是阳光正好。重庆冬天有阳光的日子不多,大家都抓紧时间出来晒太阳,生意都无所谓了。
  街上的叔伯大姐们对我们的反应有两种,一种勃然大怒——一个打麻将的大叔发飙了:“今天下午已经有十台相机对着我拍了!老子要版权的哟!”另外一些人很理解:“十八梯要拆了的嘛!人家记者来找素材的嘛!诶!张老三!快点过来戴起帽子给你照一个!”
  中药店门口有个晒太阳的太爷(重庆土话),看见学生就很激动:“我是胡宗南部队一六九师三营七连二排的班长!我参加了七年抗日!我们中国人要自强!”
  旁边一个男人冲着我们喊:“看嘛看嘛,以前日本人飞机炸十八梯,现在我们各人(自己)拆十八梯!”又有人说:“拆了好撒,拆了去换那个江景房住!”
  下个月,十八梯就要被拆掉。我忍不住发愁:下次上课去哪儿呐!
  ——杨曦(重庆教师)
  
  闯红灯的老人
  
  小区旁边有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是个大菜市场。这是方圆三四公里最大的菜市场,虽然是上班族,每星期我也会抽出一两天起个大早,去买些新鲜蔬菜、水果。
  每次买菜,都要穿过十字路口,这十字路口不大不小,等候红灯也需要个一二十秒。每个红灯照例都有闯红灯的人,而闯红灯的不是我这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却多是头发苍白的老年人。这里在北京三环和四环之间,早高峰的车比较多,看着大爷大妈们提着大兜菜果在车流中,真替他们担心。开始真不大理解,老人们又不需要上班,赶这十来秒干嘛啊。
  一个老居民给我说了他的理解——这里原来也是一个村庄,因为有个回迁小区,老村民们多留在城市里当了市民,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理解城市生活的习惯,“红灯停,绿灯行”虽然也知道,但还是习惯怎么方便怎么来,闯红灯倒不是为了赶时间,而是根本没理由停步。后来,附近也有了新建的小区,外地年轻人在这里买房、生子,来北京为他们带孩子的父母,多半也没有城市生活习惯,对规范也不大看重。
  这种说法,我觉得有些道理。还真是,很多道理就像“红灯停,绿灯行”一样,人们虽然知道,但只是口头说说,平时不身体力行,心中也不把它当回事。
  类似的情形,好像在中国还真不少。
  ——赵实(北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