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王女士带着她11岁的儿子东东。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王女士困惑地说。她和丈夫都是名牌大学博士毕业,事业有成。可为什么孩子就这么没出息呢?他们在东东的教育上从来没吝啬过。从他开始上学那天起,就想方设法送他去最好的学校。可东东的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不能达到她所期望的水平。王女士甚至怀疑孩子的智力有问题。因此带孩子来求助心理医生。
听完王女士的描述。我又单独和东东进行了交流。起初,他低着头不愿意说话。在我的鼓励下,总算开口了。没想到第一句话是:“我恨死我爸爸妈妈了。…‘为什么呢?”我惊讶地问。东东气鼓鼓地说:“我期中考试考了70分。他们说成绩太差。期末我努力考了80分。他们还是不满意。说我和他们上小学时的成绩比差远了。还说隔壁家的小朋友总能得多少分。有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二名,结果他们却说。怎么没考第一呢?不管我怎么努力。在他们眼里还是不行,我不想再学习了。我大概就不是读书的料……”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我的咨询案例里出现得太多了。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有多少自信心呢?
教育孩子时,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尤其是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他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昵?至少肯定不快乐。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的家长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他们不但没有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反而还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孩子的自信杀手。比如上述案例中的家长,至少在成功扼杀孩子自信心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即使孩子考了班级第二名,却还被父母责问。为什么没有考到第一名呢?孩子如此努力,却在父母高期望之下,难以得到一句肯定或者表扬的话。
二是拿孩子与他人比较。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可在教育孩子时。很多家长就忘记了这点。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或自己曾经的辉煌来比较。比较就有输赢。比较之下,孩子的自信心往往会倍受打击。自卑心理逐渐。抬头”。
三是动不动就批评数落孩子。比如案例中东东考试考了70分。父母的态度就是第一时间责骂。而不是用理解的态度来与孩子交流。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境下。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有几分呢?
当然,东东家长这些扼杀孩子自信心的行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除此之外,我们不少的家长还有诸如。否定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对孩子的需求不予关注”、。过度地使用家长的权威”等等行为。让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少。也使亲子关系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从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而不是做孩子的自信杀手呢?
完整接纳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作为父母。都应该去完整地接纳孩子。不管是他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完整地接纳了孩子。你才会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在搭起彼此沟通的桥梁之后,你才会更加了解他。关注他。爱护他,尊重他,为他自信心的树立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心理氛围。
找寻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都有闪光点。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在和孩子经历的每一件小事中。找到赞赏孩子的机会。当孩子做好了一件事。做完了一件事。做成功了一件事。甚至是有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想法,你都应该毫不吝啬地拿出你的赞美表扬的话,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保持合理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莫不如此。可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望”都可以成为现实。毕竟,孩子是有差异的个体。父母一味地高要求,高期望。到头来换回的不是孩子的成功与自信,而是让孩子处处时时体验到挫折感、失落感、自卑感,最后远离自信,自然也远离成功。这不是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吗?因此,合理的期望,才能最大程度地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走向成功。
宽容鼓励孩子。孩子犯错很难免。这时父母不是去批评,狠狠地数落孩子。而是应该保持宽容之心。给孩子改错的机会。此外,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你也不应该去批评他,责怪他,本来孩子可能已经非常难过了,你还去批评指责,可以想象,他的心里有多么难受。聪明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为孩子加油,让孩子知道失败后站起来。失败后还是有机会能再见到美丽的彩虹,他心里的自信心自然会重新站立起来。
做好榜样示范。我们常说,虎父无犬子。那么,作为父母。应该表现出自信的言行。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处处显示出不自信。你怎么还能奢望具有超强模仿力的孩子能够自信呢?因此。作为孩子的家人。都应该在孩子面前做到自信,给孩子树立一个自信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信,从而健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