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家庭作业辅导

2010-12-29 00:00:00李云飞
中华家教 2010年9期


  有的家长尽管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用在了对孩子的家庭辅导上。平时作业次次满分、小测验成绩也很好。但一到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孩子的成绩就很让家长失望。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主要还是出在过多的家庭作业的辅导上。
  第一。过多的家庭作业辅导。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失去学习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例如,孩子一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家长发问,而家长不分轻重缓急,统统给予回答;孩子写作文。有的家长一开始就给孩子一个写作思路,要求孩子照着写。久而久之。一旦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做作业时就变得六神无主,尤其到考试时,会不知如何做答。
  第二,过多的家庭作业辅导。让孩子失去了“犯错”和改正的机会。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身体如果偶尔有点小病,反而会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偶尔作业出点错未必是坏事。关键是如何做好引导。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任。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不要期望孩子从教师那里得到的全是表扬,和风细雨的批评起到的作用有时甚过表扬。
  第三,过多的家庭作业辅导。会使孩子产生沉重的心里压力,一旦学习受挫,感觉对不起家长,可能造成精神不振。现在的孩子所思考的问题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天长日久。就会对家庭辅导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有的家长在辅导时方式粗暴,对孩子的负面eS3DOUeHBqUAPGPHSSwKbw==影响更大。
  那么,作为家长。应当怎样做才好呢?
  首先,要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孩子在上小学,他不SbMWaPQgT9tFoWC5L2DXkQ==是班里最优秀、最完美的,甚至学习也不是最好的。但我对孩子的期望是:健康。上进。善良。合群,会思考。能改错。我认为,从小就给孩子定下过高的人生目标,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而已。
  其次。家长对孩子进行辅导时,应低下身来。把自己当做是孩子的同学。共同“研究”问题,尽量不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答案。很多时候,孩子问我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我经常从孩子的角度思考,而不会直接告诉他结果。例如,为了给孩子举证五个苹果如何平均分给六个人,我特意买了一袋苹果,在家里与孩子切了又切,当看着最后切好的三十块苹果。孩子笑了,他从实际操作中找到了答案。我知道。这道数学题孩子是真懂了。
  第三,每个学期要安排两到三次“只签字,不辅导”的特殊辅导方式。一般来说。我会在某个星期日告诉孩子,这个星期的作业。我可以签字,但对错由你自己负责。这样做的意图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对自己的决定、行为负责。这个时段,是家长特意给孩子造创的一个学会对自我负责的机会。也常常为老师善意“批评”孩子创造了一个机会,同时更是孩子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思考、自我调整、自我认识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