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 赵宜君
浅析家庭教育中的批评艺术
■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 赵宜君
批评能够引起幼儿的羞耻感和道德感,产生教育惊醒的作用,从而帮助幼儿优化心理结构和行为结构。文章认为,家长应该正确使用批评方法,做到批评及时、合理、有的放矢,同时考虑到批评的时机、方式、如何惩罚等因素,做好批评过后对孩子情绪的安抚工作,从而实现批评效果的最优化。
幼儿 家庭教育批评艺术
幼儿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我控制力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过失行为或不良习惯,实施批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批评能够引起幼儿的羞耻感和道德感,产生教育惊醒的作用,从而不断优化个体的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对家庭教育中批评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家长应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对孩子过于严格、严厉,超出了孩子身心承受能力。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标准时,父母便横加干涉孩子的行动,轻者训斥,重则体罚,对孩子全盘否定,完全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幼儿长期处于这种缺少理解、关爱的家庭环境中,会使其自尊心、自信心受损,产生自我怀疑。甚至否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悲观、自卑,产生“自我无能感”。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对孩子寄予厚望。当孩子犯错或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父母往往感到失望、痛心,在批评孩子时总喜欢进行比较,强调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你看某某家的孩子……”“你怎么什么都不如你们班的某某”。过多的比较、消极的评价易形成亲子对立,使孩子感到沮丧和压抑,从而抵触父母的批评。[1]
很多家长喜欢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身份,摆起面孔来训斥孩子。对孩子的反驳、辩解不加重视,甚至是粗鲁地拒绝,认为他们是“顶嘴”、“狡辩”等。这样的批评方式无疑是在孩子与家长之间划了一道鸿沟。这往往使孩子感到不公平、不服气,难以接受,产生抵触心理。
孩子犯错以后,一般处于情绪低落、紧张甚至害怕的心理状态,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原谅。但有些父母急于批评教育孩子,忽视了批评的场合和措辞,在孩子同伴面前或是外人在场的情况下激烈批评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事后,很多家长忽略了对孩子作安抚和情感疏导,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孤立的,缺少理解的,长此以往易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
惩罚作为批评的一种手段,主要通过引起幼儿的不愉悦感而产生精神警觉,避免孩子再次犯错。对错误性质严重或屡犯错的孩子进行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有些父母缺乏耐心和惩罚的技巧,采用粗暴的责骂甚至体罚。不当的惩罚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结果孩子不仅没有改正错误,反而产生了新的问题行为。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低、理解能力差、思维发展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仅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技巧,也就是运用批评的艺术。在家庭教育中运用批评的艺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的规则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依赖于成人的帮助和引导。因此,需要家长能够及时指出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事实证明,当孩子出现错误时,父母及时批评教育的效果要远远超过事后批评孩子的效果。[2]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能够明确自己错在哪里,怎样才是正确的,从而获得正确的认知,规范自身的行为。“秋后算账”方式应尽量避免。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归纳总结能力还没有形成,父母的“算总账”只能让孩子淹没在批评的话语和消极的情绪中,而不能明确意识到自身的错误,不利于问题行为的改正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急于批评,首先要问一问原因,弄清楚事实;要听听孩子的话,鼓励孩子说真话,允许孩子为自己辩解。即使孩子是在撒谎、狡辩,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申诉权”,耐心听孩子讲完。其次,对犯错误的孩子,父母还应分析其行为动机,看是好心办坏事,还是无心之失,或是存心捣乱。对产生错误的不同动机,家长应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再者,对孩子的批评应当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批评得合情合理,做到不夸大事实和后果,不苛求孩子。[3]
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幼儿的自尊心和感情都十分脆弱。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乱加指责,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抵触;反之则使孩子在心理上易于接受,自觉主动地改正错误。
实施批评教育的前提是父母应明确孩子错在哪里,相信孩子通过教育可以改正错误。因此,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目标明确,切中要害。首先,应该明确孩子的本质是好的,只因年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行为偏差。在批评教育时,要坚持做到“对事不对人”,批评指向的目标是孩子错误的行为,而不是孩子。父母要着重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指出孩子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情,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孩子想办法改正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切忌东拉西扯,把孩子以前犯过的错误都拿出来批评,这样会使孩子不知所措。
家长应注意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或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当众批评孩子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有可能碍于面子拒绝接受,产生敌对情绪。家长应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善意的批评,帮助孩子寻找改进的措施,以便于孩子接受。
家长还应从幼儿身心健康角度出发,考虑在什么时间批评孩子。一般不要在早晨孩子刚起床时、晚上临睡前及进餐前批评孩子。早晨批评孩子,会使他们一天的心情不好,不利于学习和活动。进餐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水平,不利于身心健康。临睡前受到批评,会使孩子在心神不安的状态下入睡,导致夜间多梦,影响睡眠质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长在酒后、心情烦闷、工作不顺心或健康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批评孩子。因为这些状态下的家长往往会出现批评不当的现象,如言语过激、动手打孩子等,易引起孩子的不满和对立。即使批评合理,也易于被孩子误解为拿他“出气”,父母此时的失态更易激起反感,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明示、暗示、提醒式、商讨式、开导式、表扬式、示范式等等。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一样,产生错误的动机、性质,对待错误的态度也不一样:此外,孩子的错误还有初犯或惯犯等因素。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不能单一化,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
批评孩子的同时也是确定如何惩罚孩子的过程。对年龄小的孩子,仅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惩罚,使之产生不愉悦感,起到唤醒的作用,从而克制不良行为的产生。在家庭教育中,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常使用的手段。但惩罚不是体罚,这是应该注意的。合理的惩罚可以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并不断增强自我控制力;不当的惩罚则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因此,笔者认为在家庭中应使用正确的惩罚,杜绝体罚。[4]例如,孩子任性不吃饭,父母可以把食物拿走,不允许他吃零食,并告诉他因为不好好吃饭才会挨饿,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家长还可以通过剥夺孩子的一些权利作为惩罚的手段,如不许他看电视等。对于一些犯错严重或不注意改正的孩子,可以采用一些强制性的惩罚手段,如暂时隔离法,让他一个人呆在房间自我反省,然后再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
惩罚的方式有很多种,父母应细心选择、使用,杜绝使用责骂、体罚等手段,应努力把惩罚的教育性提高,将副作用减至最低。
孩子在受到批评后,尤其是严厉的批评后,往往会担心父母会不再爱他、不再信任他,有的孩子甚至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和反感。这就要求家长在批评完孩子后,要进行适当的安抚,告诉孩子,父母只是对他犯的错感到不满意,父母仍然爱他。[5]家长还应认识到孩子认识错误、改正某种不良行为或习惯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应有耐心。允许孩子重复犯错,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时间。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改正错误时,父母应立即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战胜错误的勇气。这样不仅有利于优化幼儿行为结构和心理结构,也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
[1]刘艳,高巧华.批评策略ABC.中华家教,2005,3
[2]谢红梅,父母如何批评孩子.好家长,2007,5
[3]赖金凤.对幼儿进行必要批评的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04,2
[4]周玲美.有效批评的实践与思考.学前课程研究,2009,6
[5]李小丽.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