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十年内M2 的大幅增长
9月份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69.64万亿元,引发了业内对于未来货币泛滥的担心。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过去十年M2已增长450%,如果继续的话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人民币大幅贬值、泡沫升腾,甚至严重的金融危机。这种看法在国内金融界甚为普遍,不论是官是商几乎都一致认为,货币应该大幅收紧了,要将老虎关在笼中。
不过在我们看来,一边倒的看法也需要一分为二,多元思维有助于政策更加理性的选择。首先有必要指出的是,过去十年中国M2的累计增幅并没有450%。今年9月末M2余额69.64万亿,相当于2000年末13.84万亿的505%,因此增幅是405%,而不是450%。
中国过去十年M2的高增长,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2009年国内货币增长速度过快,必然有一定的负作用,但如果得出中国货币供应将持续高增长、并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的言论,这种看法则过于线性和静态。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本身就需要M2的高增长。假设今年GDP增速为10%,则今年末的GDP相当于2000年末的311%。假设今年CPI增幅为3%,则今年末CPI总指数相当于2000年末的125%。即使假设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不变,十年内GDP与CPI的增长对货币累计增长的需求也高达289%。
十年内,货币供应量的实际累计增幅,相当于GDP与价格累计增幅的140%。在我们看来,三个因素导致了货币超量增长:一是2009年为刺激经济贷款大幅增长,当年M2增长了32.35%。假设2009年M2增速降为当年初计划的17%,则前述140%的比例就会降为120%。二是房改后房贷市场的大发展,十年前国内的个人房贷余额极少,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达5.74万亿,相当于M2余额的8.52%。三是因外汇储备增加被动投放的大量基础货币。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达26483亿美元,比2000年末增加了24827亿美元,按加权平均汇率7∶1计算,累计投放的货币也超过17万亿。虽然央行发行的央票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吸收了其中的大多数,但仍推动了M2的增长。
从M2与GDP的比例,以及贷款余额与GDP的比例来看,也很难得出过去十年中国货币供应量超量增长的结论。2000年末,中国M2与GDP的比例是140%,在2003年升至163%,但2008年降到了151%,由于2009年的刺激政策推动才升至181%。人民币贷款余额与GDP的比例,2000年末是100%,2003年升至117%,随后连降五年至2008年的97%,2009年猛增至119%。这两个比例前8年都只有小幅的增长。这是央行大力调控的结果。以存款准备金为例,1999年时只有6%,而目前大银行已升至17.5%,多数银行是15%。加上央票的发行,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已经从2000年的80.26%降至今年9月的66%。
中国M2与GDP的比例在国际上比较高,但并没有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由于2009年中国M2的增长是特别因素造成的,也不可持续,因此用2008年的数据,当年中国这一比例为151%,日本为207%,英国为127%,美国为88%。当年M2与贷款之比,中国是97%,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美国、英国、法国分别是89%、113%、106%、113%、51%、184%和103%。中国M2与贷款和GDP的比例明显高于美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明显高于中国,另一方面美国的金融创新使得相同的单位货币可以满足更多的货币需求。不过硬币都有两面,美国虽然货币供应量较少,但引发本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恰恰是美国金融创新推动的次级房贷和衍生品。
2009年中国货币供应超常增长的负面影响,要看对哪一个市场。就2009年当年而言,楼市吸收了较多的超发货币,推动了当年房价大涨,而目前房价是重点调控的对象,超发的货币很难再在楼市中产生较大的推动力。至于通胀问题,在中国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和粮价都已有一定的涨幅的情况下,温和的通胀是可以预期的,但发生恶性通胀的概率并不大。
未来中长期的M2增速,必然低于最近的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下滑。银监会去年起提前应对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将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0%(大银行要求11.5%),对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做出种种限制,这将限制贷款的增长。房地产市场存量市值在过去十年内增幅非常大,但中国很有可能把抑制房价泡沫的政策长期化,这样楼市对货币供应量增速的推动也将小于过去的十年。中国未来的金融深化之路,也将减少对货币的需求。
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看来,中国的超发货币主要是应对外贸出超的“被动超发”,而应对超发货币的合理政策组合,或动员更多的资源进入市场(如增加供不应求的优质的教育与医疗服务的供给),以消化源源不断超发的货币;或减慢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但必须严格控制货币的超发。而最糟糕的组合则是既听任货币被动超发、又在市场化改革方面畏首畏尾、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