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在新闻节目中的运用与掌控

2010-12-27 11:46吴汉平长江经济广播430015
新闻前哨 2010年5期
关键词:分寸主播受众

◎吴汉平 王 丽(长江经济广播 43001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震惊中外的大地震,新闻报道铺天盖地。5月14日,央视主播赵普在直播“抗震救灾”节目时动情落泪。一时间,“赵普动情落泪”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赵普这次“播音失误”不仅没有招来网友对其专业性的质疑,相反弄“哭”了一大批观众。哭引起大量观众尤其是网民的热议,那么,新闻报道中主播们的哭合适吗?新闻主播如何掌控内心的感情:是激动不已,还是平静从容,抑或以旁观者口吻来播报新闻呢?播报过程中的“情”是喷发释放还是收敛内控呢?这些争论到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本文试图从情感表达在播音主持中的掌控与运用来阐述哭的表达方式。

哭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情感表达

哭一般定义为由于痛苦或激动而流泪出声。广义上将一切产生泪水的行为都称为哭。它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人们在与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等。

人的一生在生、长、壮、老的过程中,总免不了因情感、情绪因素的影响而哭。这是人的生理功能与人之常情,是自然赋予人的心理需求,是人的情感、情绪自我调节的一种本能。

研究者说,根据哭泣的原因分类,其中半数是由于悲伤;1/10是由于恼怒;1/15是由于同情;1/20是由于担心;1/30是由于恐惧。一般以为快乐时会哈哈大笑,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快乐和激动时也会使泪水夺眶而出,约占哭的1/5,比例相当高。

哭的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为哭自己、哭别人;哭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可以包含委屈、感动、辛酸、压抑、愤怒、伤心、惊吓、高兴、绝望、失望、懊悔、心疼、不满、不知所措……而不哭的含义又可以理解为坚强、压抑、回避、麻木……

哭的艺术化表现区别于新闻播音中哭的真实情感表达

曾经有个著名的问题在网上流传,人和动物在解剖学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是多样的,但最贴切的却是表情。哭正是表情的一种。

在现实生活中,哭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情感表达;而在艺术作品中,人类的表情已经高于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进而升华为一种艺术。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于世猷有一出经典的相段声子:《哭的艺术》。在这出段子中,两位艺术家对于哭的种种类型做了经典的表现、诠释与表演,让人在笑声中体会和品味哭的艺术感染力与魅力。

在舞台表演中,哭是剧中人物情感释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艺术表现。阎派《秦雪梅·吊孝》就把哭声艺术化了。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演唱中,有放声大哭,有无声抽泣,有幽怨,有谴责,可以说是各种哭声的集大成。最出彩之处是“吊孝”一场,那是哭的艺术最高超、最完美的展示,那种撕心裂肺的哭、肝肠寸断的哭,令人不忍卒听。

“哭”同时也是影视作品中情感的表现手法。电视剧《士兵突击》将这种情感发挥到极至——“哭”得淋漓尽致。它把对友情的刻画上升为兄弟情、战友情,这种悲伤的情谊贯穿了整个电视剧,而在兄弟情、战友情的表现上又着重以“哭”的形式来表现。

我们再回到新闻播音中的情感表达。新闻是对人类社会实践客观、真实的反映,因而新闻从业者不得不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倾向,乃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爱憎好恶、情感取向等,尽量隐藏于新闻之下,使自己制作的新闻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面貌。新闻又是新闻从业者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反映,因而是人的主观选择。人乃血肉之躯,是富有感情的灵性。新闻主播是用自己的语言,乃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把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就是说,新闻主播必须在理性传达——尽量客观、公正、真实地传达新闻内容的同时,也将自己感性的一面——使用自己的器官、感官、表情、动作,直接表露在受众面前。

在新闻播音主持实践中,新闻主播恰当表露自己的情感,已为广大受众所接受。虽然仍有一些著名新闻主播至今还在坚持客观冷静的风格,坚持自己的情感不为新闻内容所左右的做法,但更多的新闻主播已在播音、主持新闻节目时,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倾向。而后者反而比前者更加显得贴切自然,更能与新闻内容融为一体,也更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播音中哭的情感表达不同于艺术化的哭,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情感表达,是可以运用在新闻播音中和节目主持中的。

再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与哭相关的节目,受众对于哭的理解和态度又是如何?

针对于以情见长、喜欢催人泪下的央视品牌节目《艺术人生》的看法,《国际先驱导报》曾采访一些年轻观众,有人说了这样的话:“都什么时代了,一看电视就哭。”

毫不夸张地说,《艺术人生》这一央视唯一以“眼泪”成名的节目正遭遇时下快乐主义的强烈冲击。即使是当红偶像明星接受访问,他们也更愿意看轻松幽默的《超级访问》,而不是《艺术人生》。这是快乐主义崛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以泪水为主打就像在一个天天过生日的地方告诉大家:到时间了,你该哭了。这确实有点奇怪。更深一层说:现代人对快乐的寻求不是都源于本能,更多的是为了释放压力。泪水当然太沉重,不如直接笑弯了腰,还大家以积极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

当然,无论表达正面或负面的情感,我们一定要看一下对方的反应和能接受的程度,适可而止,不必狂风暴雨般倾泻而出。为了远离痛苦,有人索性选择漠视情感。只是,若完全理智、决不动心,人与机器还有多大的差别?若连人之所以为人的、与生俱来的情感和感受都回避,我们多大程度上还是自己在活着?

既然娱乐节目已经对哭亮起了红灯,那么,新闻节目是不是对哭应该更谨慎、更科学化处理呢?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哭在新闻播报中的运用与掌控

找到新闻主播的情感依据,也找到了哭的依据——包括实践的依据和理论的依据,但并不等于说,新闻主播可以滥用情感。实际上,新闻主播的情感流露,只存在于一个狭小的空间。

1.决定哭的情感表达方式的关键是新闻节目内容。

什么时候应该哭、什么场面应该哭,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若限定在新闻这个特定的范畴内,哭的对象和哭的内容就应该有严格的选择和把握了。

我们回头看看事件的几个场景:5.12地震报道中也有不少主持人或现场记者手持话筒面带微笑。就在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某电台主播要听众发短信来比比,哪里震得更厉害,并对短信内容不时调侃,笑声极为刺耳。这样的播音理应受到谴责,甚至停播。这样的主播状态对比哭的表达简直让受众无法接受。

对新闻媒体而言,灾难事件无疑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因而快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既是新闻媒介竞争力的基本标志之一,也是受众面对灾害信息的积极渴求。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做一个忠实的传达新闻信息的记录者,其传达新闻的义务和社会公德心的平衡点在于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媒体只有以人文关怀为导向,把对公众的人文关怀精神自觉地贯彻于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才能赢得受众的尊重。

这样也就限定了哭的情感表达只能用于这样的新闻节目之中。

悲壮凝重、感人肺腑,能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情感表达与宣泄的场景和内容,这个时候哭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形态。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哭是情感的交集,是心灵的旋律,承载着无言的情意、深沉的思想,是清纯而真挚,是人们最珍贵的情感。

2.哭的情感表达方式的运用时机与掌控分寸。

哭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一定用哭。

我们同时也看到5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播报各地支援灾区的情况,李瑞英穿一身黑色西服,没有佩带任何饰物,内心沉痛而语言沉着稳重,低沉缓慢,显示出我中华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大气。当切换到各省赈灾现场,某地女主播大概为了给观众留下娇媚的形象,面带微笑,语言轻柔,衣着时髦,和李瑞英以及其他地市现场主播形成鲜明对比。

①新闻播音中情感表达的时机把握。

为了好的表达效果,在准确表达外,还需要注意时机。“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既不失人也不失言,是理想结果。要接近理想结果,就得将情感表达用在合适的地方。

主播可以哭着播新闻吗?从网上看,绝大部分网友支持并理解主播们携带一些自己的感情播报新闻,赞成或理解 “哽咽”“流泪”。比如赵普直播中潸然泪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绝大部分网友表示理解,认为这样尽显了一个新闻主播的真性情,这样的真性情通过央视这个强大传播平台,在受众中产生了超乎寻常的感染力。

一位网友说 “我们需要这样的主播,新闻也是有感情的!如果在这样的灾情和画面前,主持人完全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冷漠地发表着评论,我还用得着看他的电视直播吗?”回帖中参加讨论的158人,支持者107人,反对者18人,其他33人没有明确表态。当然,也有少数网友评论这类主播是在做秀,这样的主持人专业水平和新闻素养太差。2008年5月17日赵普回应网友说:“我们在新闻第一线一直和前方抢险救助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直看着很多惨不忍睹的画面,我们也是普通人。”

赵普的哭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那么,这时哭的情感表达与运用是准确的、真实的,是恰如其分、感人肺腑的。这时的眼泪是情感的宣泄,而不是脆弱的表现。应该说,这就是哭的情感表达的最佳时机。

真正的快乐和伤心都是生命本性的自然流露,来源于自己心灵的内部。任何伪装的强制的情感表达,最终都会被揭穿,徒惹人笑而已。

②新闻播音中情感表达的分寸把握。

任何主播在任何时候播音首先要“进入”作品,把作品内容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并引发思想感情的有力运动,这就是“情取其高”。但进入不是“陷入”,陷入就会失去主动、失去方向,甚至贸然失态,影响信息的清晰准确表达,分散受众接受新闻的注意力,影响视听效果。

为了保持新闻主播的情感分寸,就得弄清楚“情感分寸”的细微界线到底在哪里。应该说“情感分寸”有一前一后两条界线。前面一条界线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任何新闻都必须严格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在以播音主持方式传递新闻内容时,必须时刻牢记“客观、公正、真实”是新闻主播所持的本质立场,本来态度。后一条界线是必须牢牢把握新闻主播和新闻内容之间的距离。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新闻内容和主播之间必然存在距离。新闻和新闻主播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新闻主播的“感情分寸”。如果超越这种分寸,就会给人以“假”的感觉,“做作”的感觉,就会丧失新闻主播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原则。

新闻主播的情感表达绝大部分隐藏于对新闻内容的层次和节奏以及语言逻辑和重音的把握中。新闻主播为恰当表达情感,必须找出新闻稿件的主旨和立意在哪里,明确新闻的要点和逻辑、层次和节奏。这样,在播音主持时才可以通过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倾向。缺乏情感的播音主持,就像是缺乏色香味的菜肴一样令人乏味。

事实上,许多新闻稿件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态度不同,稿件文字本身就渗透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因素。这个时候,新闻播音主持就必须格外小心地处理好自己的情感表露,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恣意发挥,必须更加冷静客观,严格把握分寸。

新闻主播以“我”的所思、所想、所感去和受众交流,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真正介入和渗透新闻的每一个细胞,成为与新闻密不可分的生命体,这样才能使形式上的个人情感和内容上的新闻节目所表达的情感统一起来。所表达的情感越浓,也就越容易打动受众。

“情取其高,气取其深,声取其中”,主播对新闻事实要感受得很浓很深,但当拿到观众面前时又要把事实表达得平和清淡、低沉舒缓,这更能彰显主播的成熟和国人的大气。

猜你喜欢
分寸主播受众
说话的分寸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从甜到齁 注意分寸
为官要有“分寸感”——分寸更是见精准
第一次做小主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