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胜,张天宇
(1.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117;2.吉林警察学院,长春130117)
略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可获得性选择
刘元胜1,张天宇2
(1.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117;2.吉林警察学院,长春130117)
对“生产主义”的执迷,使得我们在探讨促进经济增长时,把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发动性因素。而目前在我国流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却仅仅关注于投入机制而忽视了产出机制,使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不能够实现。对价值机制的关注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实现,但观念的转变则依赖于我们发展观念的变更,即从对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过分关注转变到对为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关注以及对两者的兼顾。
人力资本投资;生产主义;价值机制;动力机制
众所周知,知识是人类实现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育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人力资本理论中,更是将作为人力资本有效提升途径的教育,看作经济实现增长的秘诀之一。基于这种思考,有的经济学家(Verspoor,1991)认为:“对国民的教育(虽然对女性的教育常常被忽视)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其影响途径是提高生产率、收益、劳动力流动性、企业家才能和技术革新。”[1]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也尝试着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发动性作用而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比如,大学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达到了2010年的657万人;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也由2001年的10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人。然而大规模的人力资本存量并没有缓解人力资本缺乏对经济增长造成的限制性约束,现实中企业经营所需要的高级技能工人严重缺乏,同时诸多高校毕业生又无法就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有人无活干,有活无人干”矛盾现象的发生?
成长于教育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了资本—收入比率为何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下降,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何远大于投入的土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总量,“二战”以后工资水平为何大幅度上升等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但是,作为对生产力提高原因和经济增长促进因素探讨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理论,过多地从方式角度阐述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目标实现中的定位。[2]
这种对“如何增长”(即增长的技术性)的偏重及对“为何增长”(即增长的价值性)的漠不关心,导致了对人力资本投资(即投入)的过分关注,而对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收益的实现(即产出)缺乏应有的考虑。
如此的逻辑观就可以相当程度地解释为什么在我国高等学校入学率大大提高的情况下,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产出的大学生就业如此困难,投资的收益不能够得以实现,以及众多企业试图用高薪来聘请高级技能工人而未果的事实。
首先,国家层面的“生产主义”取向导致对人力资本投资投入的过分关注,而忽略产出的实现。对“生产主义”的偏执,使得宏观层面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标准并倾向于不断探析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所以人力资本作为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就理所当然地纳入了其关注的视野。从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扩招,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让更多的人提升了人力资本,但是在我们看来它不外乎是解决促进经济增长及开启内需等问题的副产品而已。这项制度从目的性的设计上就缺乏对如何让受教育主体从人力资本提升的角度来获得收益的考虑。
其次,双轨制度导致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与产出的偏离。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是双轨制并行的,即在高等教育招生层面,规模及类别是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制定的,而毕业生求职层面却是面向市场的,必须到市场上按照供给与需求原则让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得以实现。供给的计划性与实现有效供给的市场性的偏离,能够解释为什么在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在我们看来,应该使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与产出市场化,这样才能够在二者一致性的基础上,让人力资本的投资者享受到投资的收益,从而促进进一步的投资,并且进入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再次,无意识的“伪投资”使得投资的效率低下。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目前流行于我国的大规模人力资本投资是在“生产主义”导向下为了开启内需而产生的副产品,这就必然导致了很多投资主体在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投资、要进行哪些能力的投资的前提下盲目投资。这种主体的非自觉性,使得投资主体的行为选择偏离了那些能够形成投资、进而实现收益的路径。比如,目前很多大学生非理性地选择专业,学习时间的非有效利用,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一个文凭等。
最后,产出机制的非市场化、非公平性,阻碍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有效实现。即使投入机制再完美、过程再合理,若产出机制不能够与之相配,那么收益的可获得性还是很难实现的。虽然我国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进行了改革,并且实行了看似很公平的招考制度,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暗箱操作、金钱交易、人脉关系在产出机制中还比比皆是。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相同成绩的基准下,父母的钱多权大的学生往往能够比那些完全依靠自身努力的学生找到更好的工作,毕业即失业的学生大多属于既没有关系又没有金钱的群体。
对我国目前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原因的分析,使得我们认识到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来实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可获得性且公平获得性。
首先,宏观层面上走出“生产主义”的动力机制追求,步入价值机制实现。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得我们十分向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去考虑经济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而造成了“生产主义”对经济发展价值观的极大漠视。但改革开放30年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实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现在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对发展目标导向进行重新选择,而不应该继续执迷于对经济增长的偏重。体现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不应该仅仅考虑如何从拉动内需的角度让老百姓去被动地投资,而应该从价值实现角度引导老百姓进行选择式的且富有成效性的投资。
其次,优化投资的结构,以结构效应带来收益的可获得性。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性的制度设计,结构的安排能够影响目标实现。作为子系统的一项制度,其设计、作用过程以及目标实现也离不开结构的有效安排。目前存在一种不健康的趋向,那就是很多高等专科类学校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学院类的高等学校争先恐后地升格为大学等。这种趋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力资本投资领域应该存在的合理结构。其实,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或者发展的发动性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多少人接受了理论式的教育,而更体现在有多少人接受了与当下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技能教育。所以,有必要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比如普及经济发展所需的技能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开展企业里的技能培训,提升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等。否则,畸形的投资结构易阻碍投资收益的实现和可获得性。值得欣慰的是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用以指导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不幸的是目前很多高校还是纷纷以升格大学为导向,而没有认识到内部质量的提升才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根本出路。
再次,加强用人制度的监管,以公平性和公开性来保证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保障用人制度的公开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加强用人环节的监管力度,对那些歪曲化的行为严格惩处,以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公平性可获得。显而易见,体制的改革也是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有效实现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所以,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投资层面,而应该更关注系统对问题解决的促进性。
最后,真正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性,而不是伪投资。上述的论述其实隐含了一个假设前提,那就是我们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的情形,那就是目前我们存在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投资造成的?目前高校以及其他途径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形成?大学生在校期间配置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来获得有效的知识和能力?可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形成相应的能力,是解决人力资本投资投入与产出不可忽视的根本性问题。这就要求国家、学校、学生等主体切切实实明白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和目的,真正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性,而不是伪投资。
对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探讨,必须诉诸于发展观的理解,否则不能够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症结。
如果说把“如何增长”问题的探讨归结于动力机制,把“为何增长”问题的追问归结于价值机制,把两者的结合归结于发展理念的定位,就可以得出四种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即:趋利避害式的发展,趋利不避害式的发展,不趋利避害式的发展和不趋利不避害式的发展。在这里,我们把趋利理解为追求经济的增长,把避害视为发展进程中成果的多方共享性。比如趋利避害式的发展,就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后,各方主体都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也就是说达到了生产与合理分配的统一;趋利不避害式的发展,就是尽管我们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不公平性的,是一部分人获得了极大的收益而另一部分人的状况却越来越糟糕。所以,是否实现趋利避害式的发展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我们在未来推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遵循的发展理念。
[1]Lockheed E Marlaine,Adriaan,M.Verspoor.Improving primary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武康平.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89.
C961
A
1002-7408(2010)10-0051-02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吉教科文合字[2007]第214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元胜(1980-),男,山东临沂人,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张天宇(1983-),女,长春人,吉林警察学院中外语言系教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责任编辑: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