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辽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0-12-26 06:20乔芳丽
关键词:十二五工业化比重

乔芳丽, 杨 凌

(沈阳工业大学 a. 管理学院, b. 财务处, 沈阳 110870)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实现载体。目前,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跨国公司购并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可持续发展受到重视,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1]。我国正处于“十一五”规划即将结束、“十二五”规划抓紧编制的关键时期,客观分析辽宁“十一五”规划执行以来的产业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针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产业发展定位与思路,对辽宁经济发展及明确其在未来国家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 “十一五”时期辽宁产业结构变化

在2006—2009年间,辽宁GDP总值以及三次产业产值逐年增加(见表1)。GDP总值从2006年的9 257.0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5 065.6 亿元,年均增长17%。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逐年降低,从2006年的10.5%下降到2009年的9.4%;第二产业所占比重2006—2008年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从51%上升为55.8%,2009年却突然下降为51.9%,比重接近2006年;与此对应,2006—2008年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2009年又接近了2006年的比重。根据工业化发展演进规律,产业结构一般呈现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比例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将逐渐缩小并最终超过第二产业。因此,辽宁的产业结构变动体现出了工业化进程的典型特征。但2009年辽宁的三产比例变化是否预示着辽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差距缩小,工业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呢?这需要分析比例出现较大变化的原因。2008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所以仅以一次数据尚不能说明辽宁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从辽宁经济发展的重心来看,今后及较长一段时间,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心。

表1 2006—2009年辽宁GDP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 亿元

资料来源:2006—2009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辽宁产业发展与经济发达省份的比较

2009年辽宁产业发展与经济发达省市的比较如表2所示。从GDP总量来看,辽宁GDP仅占广东的38.5%、山东和江苏的44%、浙江的66%、仅与上海总量相近。从三大产业比例系数来看,2009年辽宁三大产业占GDP总值的比重为9.4∶51.9∶38.7,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较大,但低于江苏和山东,说明辽宁的第二产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较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为38.7%,落后于先进省市及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辽宁产业仍然是以传统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农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

表2 2009年辽宁GDP总值及三大产业与经济发达省市及全国的比较 亿元

资料来源:各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辽宁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 辽宁农业。辽宁农业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现代农业、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辽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414.9 亿元,比上年增长3.1%。种植业在局部地区遭受严重伏旱的情况下,增加值下降2.8%;林业增加值增长6.3%;牧业增加值增长6.0%;渔业增加值增长8.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2]。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辽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粮食作物比重偏大,粮经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土地利用附加值偏低,直接导致农业产业效益相对较低,成为农民增收的瓶颈问题。2009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 064.7 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 124.1千公顷,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0.6千公顷[2],粮经比例为77∶23,表现出农民对传统农业过分依赖,对发展特色农业兴趣不高,这直接导致特色产业相对分散,规模发展有限。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但带动作用有待加强。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 561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7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9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年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97个。但从整体上看,辽宁缺乏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产业经济良性循环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响亮品牌。如辽宁是水稻生产大省,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各自为战,品牌不亮,难以形成集团出击的规模效应。全省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的水稻企业只有49个,总加工能力75.1万吨,占辽宁水稻产量的16.3%;带动基地面积7万公顷,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12%。水果和蔬菜也是辽宁农业主导产业,但浓缩果汁、果汁饮料、果酒及水果深加工产业还处于较低水平,蔬菜深加工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从深度和带动力上看,辽宁龙头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带动能力落后于山东、江苏等发达省份[3]。

(2) 辽宁工业。2009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 841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31.5%,冶金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9.3%,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9%,石化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6%[2]。四大支柱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了辽宁正在按照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有关规划,加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型原材料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既是辽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辽宁未来发展的重点。2006年,装备制造业取代石化产业,成为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在数控机床、轴承、造船、输变电等领域,辽宁的优势地位日益明显。几年来,装备制造业对辽宁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09年实现增加值 2 154.9 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1.5%。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8%,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3%[2]。不同于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冶金产业等辽宁的传统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在2008年异军突起的“新星”,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一跃成为全省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幅达到21.7%,超过全省工业平均水平4.9%,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石化行业。

辽宁工业经过“十一五”结构优化调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依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内有广东、山东、江苏“三强”相争,外有跨国公司的威胁。2009年,辽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2 154.9亿元[2],山东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 402.8亿元[4],江苏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8 599.7亿元[5],辽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是山东的39.9%和江苏的11.6%;从上市公司数量上看,在辽宁,专门从事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仅有沈阳机床一家,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也仅有12家(含沈阳机床),数量上相对较少,难以形成有效的集群效应和辐射效应;从出口产值上看,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广东、江苏和浙江差距明显;从技术上看,辽宁拥有国家级高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存在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高技术产值比例相对较低、专利授权量不高的情况;从每万元GDP耗能上看,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仍然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危险;辽宁装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程度与发达省市相比,存在着信息化产品比例偏低、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缺点[7]。

(3) 辽宁服务业。2009年,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 829亿元[2],是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2.7%,江苏的43.4%,山东的50.5%,浙江的59.3%,上海的65.9%。可见,辽宁第三产业与国内先进省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和广东、江苏和山东差距巨大。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来看,上海为59.4%,广东为49.1%,浙江为43%,江苏为39.5%,辽宁为38.7%,山东为34.1%,辽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较低;从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来看,辽宁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大连、沈阳,而朝阳、阜新、葫芦岛、盘锦、铁岭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在城市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利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辽宁仍然以常规性的传统商业、生活型服务业为主,而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

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雄厚的工业基础,二是较高的城市化水平。雄厚的工业基础是第三产业向较高层次发展的产业基础,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是第三产业向较高层次发展的区域依托。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表明:① 辽宁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工业基础和城市化水平等先决条件略显不足;② 辽宁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直接导致其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影响。

二、世界及我国先进省市产业升级趋势

1. 世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从世界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践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市场扩张的驱动、降低成本的压力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下,世界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升级,其主要趋势体现在[7]:

(1) 三次产业构成变动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普遍持续下降,服务业比重普遍持续上升。无论从增加值比重来看,还是按就业比重变化来衡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比重普遍下降,服务业比重普遍持续上升,发达国家工业比重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工业比重上升。我国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远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85%以上的水平。

(2) 制造业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密切融合。经济全球化的外部环境与各国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相结合,制造业出现产业调整升级的高潮,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网络分工演进。同时,跨国公司还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深化国际分工,推动了制造业发展的生产、销售、融资、服务以及研发的全球化。发达国家制造业从传统制造业发展到现代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方面的高技术成果,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发展。

(3)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内部结构变动日趋技术密集化。世界各国服务业产出和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蓬勃兴起,推动服务业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方向加快发展:一是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上升最快,就业增加也最多;二是服务业对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推动作用日益重要,促进了多项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发展。

(4) 产业集群、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国际竞争的基础;产业融合正在信息通信、金融、能源和运输业之间加速进行,制造业的产业融合促进了就业增加、经济增长、消费扩大和文化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方兴未艾,产业发展以节能降耗、减少排放、循环利用为特征,形成生态产业链和生态工业园,以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2. 我国先进省市区域产业升级趋势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该区域规划对长三角的定位是:①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②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围绕培育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做强做优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农业、纺织服装业、旅游产业等传统产业[8]。

(2) 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以“高端制造、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九大重点领域。利用创新推动传统支柱产业升级,并力促创意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9]。同时,上海城市的定位是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

(3) 浙江判断自身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转型时期,据此提出产业结构发展由“二产主导”向调整优化二产基础上的“三产主导”转变。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10]。规划提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①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②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③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④ 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做优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优势传统产业。⑤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从以上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和省市的产业升级定位来看,随着工业化进程迈入后工业化阶段,产业将以“三二一”顺序发展,即重点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业,在第二产业中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辽宁产业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后期,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态势十分明显,一些“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前完成,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扩大内需的空间广阔,地方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主动权和回旋余地增强。辽宁被国内外公认为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一个新的区域投资热点地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投资者的认可和青睐,越来越强地吸引着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成为辽宁振兴的双引擎,必将大幅提升辽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国内外更加重视辽宁,各种生产要素更多更快地涌向辽宁。它将提升北方沿海地区发展水平,将有利于辽宁更好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升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辽宁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必将走上快速发展道路。

当然,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区域内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交织在一起,辽宁进一步发展困难加大,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① 区域内各城市发展定位和分工不够合理,区域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② 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套与衔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体系有待完善;③ 产业层次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水平和服务功能有待提升;④ 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国际竞争力尚需提高;⑤ 经济增速回调,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高攀,资源要素价格上涨,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大压力。辽宁优势产业面临着国际跨国企业和国内先进省份的激烈竞争,竞争力较弱。因此,“十二五”期间辽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面临加快振兴和加快富民、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三大双重压力”,这些矛盾迫切需要化解。

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

2010年发布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显示,2008年,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的GDP超过了G20部分国家。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看,上海、北京和天津3个直辖市也毫不逊色于G20的部分国家,其中上海排在第12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黄群慧研究指出,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则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具体来说,上海、北京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广东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浙江、江苏、山东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辽宁、福建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山西、内蒙古等10省份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河南、湖南等10省份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贵州处于工业化初期前半阶段,西藏尚处于前工业化阶段[11]。

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划分一般依据4个重要指标: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2009年,辽宁人均GDP达到34 898元(2009年辽宁人均GDP占先进省市人均GDP的比重分别为:上海32%、北京50%、天津55.9%、广东85.6%、浙江78.7%、江苏78.9%、山东97.5%)[2],三产比重为9.4∶51.9∶38.7,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约70%(2007年为67.6%),城镇化率60%以上(2008年辽宁城镇化率60.5%,位居全国第五位,落后于北京83.6%、上海89.09%、珠三角79.63%、长三角80%)。辽宁人均GDP尽管远远低于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和广东,但和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山东相比差距不大,落后898元;辽宁的非农产业产值比重超过90%,已经达到工业化后期的标准;辽宁的城镇化水平也较高,排在全国的前5位。因此,制约辽宁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最直接因素是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较低。辽宁的就业结构除了改革开放最初10年(1978—1987)带有明显的“非农化”趋向外,以后一直停滞不前,1987年一产就业比重34.4%,20年后的2007年这一比例依然高达32.4%。农业一产就业比重的持续不变,折射出非农产业的就业创造效应低下,也反映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持续下降以及农村居民在财富分配中比重的下降。因此,辽宁“十二五”时期要想在工业化进程中快速前进,必须着重解决非农产业就业问题,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关注吸纳劳动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五、辽宁“十二五”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综观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立足国家建设和东北振兴提出的新要求,并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出发,“十二五”期间辽宁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可确定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国家新型原材料核心基地,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门户,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领先区,沿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示范区。

(1)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国家新型原材料核心基地。应继续发挥辽宁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形成核心关键技术和提升规模水平,提高地位,将辽宁建成具有较强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产品技术比较先进、综合实力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原材料工业的基础优势,大力推进石化、冶金、建材等重点产业向集约化、高级化、系列化和高加工度方向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完善产业链和地方配套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3) 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领先区。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辽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把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建设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的产业体系,促进辽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把辽宁建设成东北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新型石油、精细化工材料等产业技术的辐射核心区,成为东北亚地区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4) 沿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区。辽宁应抓住国内外发展机遇,积极建设富有活力的沿海经济带,使之成为东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核心区域,对东北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北方沿海地区发展水平,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增长极。

(5)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示范区。辽宁应立足已有的良好基础,在老工业基地中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开始步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基本建成新型产业基地;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达到新水平。

六、辽宁“十二五”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1. 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核心基地和国家新型原材料核心基地

围绕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核心基地和国家新型原材料核心基地,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现代信息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重要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风电机组、盾构机械、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农业机械、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高档数控机床等市场急需产品及关键配套件。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和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努力促进汽车产业调整结构,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继续调整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对外合作力度,提高矿石资源的保障水平。优化提升石化产业,抓紧组织实施大型炼油、乙烯项目,提高加工度,发展精细化工、化肥等产业。

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

发挥高新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动力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立面向主导产业、支柱行业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以领军企业为主、产学研联盟的技术研发核心基地,解决共性技术、平台技术、公共技术的供给问题,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标准,并在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化。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新兴潜力产业,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着力做强做大产业集群,使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 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沈阳、大连、锦州等中心城镇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在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同时,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4. 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多功能化

大力发展优质粮、畜牧、渔业、蔬菜、水果五大优势产业和油料、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林产品五大特色产品,力争实现“一县一品,一县一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形成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多功能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七、结 语

辽宁的产业发展在“十一五”时期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还面临着深层次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尚未彻底解决,资源、环境、科技发展的制约较为突出,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压力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等问题。在客观分析辽宁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判断经济社会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辽宁“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希望为编制中的辽宁“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咨询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姜莹,陈国宏.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研究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291-293.

[2]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2-13].http://www.tjcn.org/tjgb/201002/5472.html.

[3]马彦令.辽宁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J].农业经济,2010(5):13-14.

[4]大众网.2009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2-26].http://news.sina.com.cn/o/2010-02-26/055217131357s.shtml.

[5]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2-13].http://www.tjcn.org/tjgb/201002/5476.html.

[6]张青山,徐伟.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对策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89-296.

[7]卢志宏.世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下我国产业升级研究 [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00-103.

[8]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 [EB/OL].[2010-06-22].http://www.gov.cn/zwgk/2010-06/22/content-1633868.htm.

[9]第一财经日报.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主线初定 [EB/OL].[2010-07-01].http://economy.lnd.com.cn/htm/2010-07/01/content-1321823.htm.

[10]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EB/OL].[2009-01-08].http://www.pprd.org.cn/92/guangdong/200901/t20090108-53932-1.htm.

[11]广州日报.我国多个大省富可敌国 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EB/OL].[2010-03-01].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SS,20100301,30233981.

猜你喜欢
十二五工业化比重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