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2010-12-26 06:20张夫玲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辽宁省资源

曹 旭, 张夫玲

(沈阳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沈阳 110870)

今天人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从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中便可以一目了然。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2005年的禽流感,以至于2009年在全世界蔓延并引起全球恐慌的甲型H1N1流感也足为明证。人类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即使经济水平提高了也绝不可能感到幸福。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都采用着以“高投入、低产出、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为显著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就持续不断地加重了生态环境与能源供给的负担,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阻力不断增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至此,循环经济理念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在我国最终确立并进入实施阶段。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1. 循环经济的由来及概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提出的。他认为,宇宙飞船是一个只能靠不断消耗自身储存的资源而维持运行的独立系统,当它将自身资源消耗殆尽时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而唯一能延长其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其内部资源的循环使用。如果把地球比作一艘飞船,其资源系统也是有限的,也有消耗殆尽之时,到那时人类将如何存续?所以,只有实现地球资源的循环利用,地球才能长存,人类才能存续。

循环经济是指在经济社会系统中,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的现代型经济。循环经济这一理念,提高了环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使资源环境由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的和制约性的因素,转变为其健康发展的内在的和促进性的因素。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也规定:“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循环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改进。传统经济活动是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过程,人类无休止地、无限度地生产和消费,不断向地球索取资源和能量,最后还把大量废物和污染还给地球,破坏了其资源与环境,使经济活动呈现出粗放型特征。而循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传统的单一线性的“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过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使前一环节中排放的废物转变为后一环节的原料,物质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形成了“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保持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2.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首先,减量化(reduce)原则。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资源数量。减量化要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在设计产品时就要考虑在生产中尽可能减少物质资源的使用量,不浪费物质资源;要禁止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和一次性消费,引导人们遵循国情进行科学的、适度的消费,反对奢侈浪费,达到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其次,再利用(reuse)原则。再利用要求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将废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零部件予以使用。该原则要求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产品或消费品,延长其使用周期,减少对其他同种类替代产品的浪费。

再次,资源化(recycle)原则。资源化要求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利用或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该原则要求尽可能地对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和废物进行循环再利用,使其变为资源,既可以将废弃物变成同类的新产品,又可以将其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这必然会节约资源,既能在源头上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又能缓解垃圾填埋场、焚烧场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理论

胡锦涛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障。”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除了与浪费相对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合理使用稀缺性资源,充分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建立节约型社会针对的是我国现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提倡科学的、适度的消费,使人们在正常消费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消费的权利。

党和国家在此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长期战略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重大策略。我国人口多、环境承载能力弱,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水资源为25%、森林为14.3%,人均石油为世界平均值的11.1%、天然气为45%、铁为42%、铜为18%、铝为7.3%、煤炭为55.4%[1]。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产品都是初级加工产品,资源依赖性强,能源消耗大。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出靠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换取经济高增长的误区。

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转变资源浪费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属于典型的资源浪费型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从1980年的近两亩,急剧降至2003年的1.43亩;2001年能源消费支出为1.25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3%,而美国仅为7%;住宅平均能耗超过日本标准43.3%;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是国外先进水平的50%,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73%的8个高耗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2]。在我国,一次性木筷随处可见,而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就出台法律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并鼓励日本企业到中国大量收购廉价的一次性木筷回国造纸。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比中国高得多,而我国是人均森林资源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50%的少数国家之一,却如此浪费。

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据国家矿业联合会统计,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中能保证2010年需求的只有24种,铁矿石、铜、铝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都将达到50%以上;能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6种[3]。目前,我国每年原油、成品油进口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预计到2010年,中国国内石油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将不到60%;到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将达到2.5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提高到约60%。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将达到36.2亿吨标准煤[4],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问题。2000—2020年我国主要能源消耗量如表1所示[3]。

表1 2000—2020年我国主要能源消耗量

当前,全球资源争夺的局势异常紧张,世界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在实施资源全球化战略。我国解决现代化建设的资源问题,必须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这对于确保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三、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探索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用循环经济理念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资源消耗,是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的运用。要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1. 编制长期规划,引导节约经济

资源节约要求政府先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首要任务,作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以节约、高效和循环使用资源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具体行为上,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要时刻起到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则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畅通,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长效机制

我国现行的资源价格一直只反映资源开发成本,未全面覆盖劳动力成本、安全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未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从而导致资源价格偏低,致使资源和环境过量消耗。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相关资源的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资源定价要涵盖获取资源的成本、环境破坏和环境治理成本、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收益、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补偿等因素。应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体系,促进资源商品自由流动。应推进税制改革,制定并实施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建设节能建筑以及降低能耗的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税收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的进出口政策。

3. 抓好各个环节,提高利用效率

促进资源节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必须重点做到:在资源开采和消耗环节,要积极完善适合我国特点的开采、遴选、冶炼工艺,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率,延长开发周期;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能量、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产出效益。在废物产生及其资源化环节,积极开发生物能源,尽可能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间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在消费环节,要积极引导公众消费理念,提倡健康的、文明的、科学的、适度的生活消费模式[5]。

4. 健全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

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使政府各项政令和措施有法可依,提升高消耗、高污染的新建项目的市场准入标准,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2008年8月29日通过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循环经济立法的良好开端,将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纳入法制轨道,用法律强制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此外,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需建立一套绿色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绿色政府。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维护法律权威,积极创建节约型城市、政府、社区和企业。

5. 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服务产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工业化目标而言举足轻重,它能够增加制造业附加值、缓解就业压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生态效益。可以说,只有依靠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工业化才能走出粗放的初级阶段。因此,大力发展物质消耗低、吸收就业多、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于缓解经济增长和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

6. 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突破相关的技术瓶颈。政府应以扩大内需为契机,加大对循环经济和绿色能源技术领域的投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开发绿色科技体系,包括资源化、减量化及清洁生产等技术,大幅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污、高产出、高效益。

7.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节约意识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倡导和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人之所以有很强的节约环保意识,政府宣传在其中功不可没。我国也应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的相关知识,加强资源和环境教育,强化公众的生态、资源和环境意识,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做到绿色消费,优先购买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反复使用物品,使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6]。

四、辽宁省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成效

辽宁省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人口密集、高度城市化和重工业发达是其突出特征。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资源负荷逐渐加重,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强。面对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重重压力,辽宁省政府结合省情,积极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审时度势地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并于2002年将辽宁省确定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为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行各项政策措施,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并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实施六千多项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辽宁省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措施。2005年,辽宁省循环经济已从试点转向全面开展阶段。2008年,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学研究与试验经费内部支出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取得科技成果952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 0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5%[7]。辽宁省在确保GDP、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率和综合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改善,一步步向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标迈进。图1~3综合反映了5年来辽宁省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所取得的良好成效。

图1 2003—2007年辽宁省GDP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辽宁省统计局2004—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

图2 2003—2007年辽宁省GDP增速态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辽宁省统计局2004—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

图3 2003—2007年辽宁省工业增加值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辽宁省统计局2004—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

辽宁省通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综合利用资源,采取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措施,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3—2007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整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见图4~7)。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分别下降了1.796吨标准煤、0.341吨标准煤和21吨水,说明辽宁省从本省实际出发,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使用,达到了降低能耗和水耗的目标。近年来,辽宁省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都有所下降,说明通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在GDP增长的同时废弃物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图4 2003—2007年辽宁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态势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2004—2008年统计年鉴。

图5 2003—2007年辽宁省万元GDP能耗态势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2004—2008年统计年鉴。

图6 2003—2007年辽宁省万元GDP水耗态势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2004—2008年统计年鉴。

图7 2003—2007年辽宁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态势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2004—2008年统计年鉴。

由于辽宁省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能源消耗也很大,随着GDP的快速增长,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也在逐步上升(见图8)。同时,由于工业技术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使得资源消耗水平的下降幅度和速度都较低。今后,辽宁省应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运用清洁、高新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排放达标率,加大对废物的处理力度,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加强保护和开发可再生资源的能力,逐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这也是全面提高辽宁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图8 2003—2007年辽宁省能源消费总量态势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2004—2008年统计年鉴。

五、结束语

循环经济为我国从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点,在于立足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用循环经济理念作为指导从各个层面上全方位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从根本上缓解长期以来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赵红丽.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7-9.

[2]陈湘舸,解仁美.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深层解读 [J].理论探索,2006(1):76-82.

[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我国能源供求中长期趋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J].经济研究参考,2004(92):2-4.

[4]孙蚌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J].高校理论战线,2005(11):7-9.

[5]王华.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J].工业技术经济,2006(2):31-32.

[6]王继英.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与思考 [J].理论探索,2005(4):15-16.

[7]辽宁省统计局.200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N].辽宁日报,2009-02-26(A01).

猜你喜欢
资源节约型辽宁省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循环经济发展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