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孩子小孩

2010-12-24 00:00:00
中华家教 2010年5期


  编者按: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理财是我们人生不可回避的课题。真正做到理财有道,断非一日之功。或者,我们可以借整有些西方国家的做法,从孩子开始,进行理财教育。
  
  小学低年级:比价格
  
  孩子小的时候,没有钱与物关系的概念,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上街购物等机会,与孩子一起做一些物品价格的比较。
  一天,妈妈带小明上街。孩子要买3块钱一个的冰激淋,妈妈就告诉他3块钱可以买一斤黄瓜(6毛)、一斤西红柿(1元)、半斤豌豆(8毛)、一斤圆白菜(6毛),这些菜他们一家三口两顿也吃不完。从这样的比较中,小明恍然大悟:“原来3块钱可以买这么多的菜呀!”当孩子了解了3块钱在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后,便主动对妈妈说:“那我还是别买冰激淋了吧!”妈妈知道孩子这时候又渴又热,就说:“买根便宜的冰棍吧!”小明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小明的妈妈没有简单地拒绝孩子,而是利用上街的情境,用很简单的方式说服了孩子,让小明懂得了这3元钱的价值。
  孩子一旦开始了学校生活,就意味着有了较之幼儿阶段更为独立的生活空间。买学习用品、交班费、为灾区的小朋友捐款等等过去未曾有过的需要花钱的款项逐渐增多,也有了更多的自己支配零花钱的机会。在这时,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
  在买学习用品的时候,孩子看重的往往是东西的外表,比如铅笔盒上漂亮的卡通图案、铅笔头上的小动物头像等等,这样会比买普通文具多花许多钱。一位母亲在事先了解了市场行情之后,让孩子自己作出选择:“咱们家有那么多的动物玩具,你觉得是一定要一支带动物头像的铅笔,还是用同样的钱买三支普通铅笔呢?”孩子愉快地选择了后者,他从母亲那里知道了买东西要看重它的用途,并从中学会了不同物品价值的比较。
  许多父母在孩子开始上学时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数额从几角钱到几元钱不等。起初,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往往会立刻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注意买的是什么。有限的钱就这样花掉了。如果一开始就把给孩子的钱规定一个数额,而且一周给一次,那么当他把这些钱花掉之后可能会意识到,不能再用它买自己更需要的东西了,这样孩子便可以学习有选择地使用他的零用钱。
  
  小学高年级:会存钱
  
  孩子稍大一点儿的时候,有了更多的购物需求。这时孩子会进一步发现,如果买更贵的东西,父母一次给的钱不够用了。家长可以适当增加零用钱的数额。但大可不必完全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指导他把几周的钱加在一起使用,孩子便可以在自己支配零花钱的实践中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认识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要让他们懂得从广告中获得经济实惠的消费信息,而不让广告牵着鼻子走。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作出理智的选择,尤其是抵御广告的诱惑。要教育孩子懂得:商品广告是说服人们购买某种商品的手段,不能作为评价商品的标准。是否选择这种商品不应取决于广告宣传的程度。而是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商品本身的品质如何。必要时不妨带孩子到商店见识一下更多的商品,做一下同类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比较。当孩子发现广告中宣传的未必是最好的,或者未必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时,便可以增强对广告的识别力,在消费中更加理智。
  这时,孩子开始懂得一个为远一些的目标而存钱的意义。为了鼓励孩子存钱,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并以他的名义开一个户头。当孩子在铅印的存单或存折上见到自己的名字时,会感到自己长大了,变得重要了。在银行存钱的另一个好处是:当孩子有了较多的钱放在家里,可能总想花掉。如果存在银行,在花钱之前就会多想一想是不是一定要取出来。而且孩子了解了在银行存钱不仅安全还可以得到利息时,会激发他不断存钱的欲望。事实上,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养成存钱的习惯比存多少钱更重要。
  
  初中生:独立理财
  
  进入中学的孩子,思想观念逐渐成熟,愿意独立做事,喜欢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时,理财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需要不断增加,还可以让他在理财的实践中受到教育、得到能力的提高。
  尽管我们国家并不像西方一些国家鼓励学生打工挣钱,但是创造条件让孩子了解劳动与金钱的关系还是必要的。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利用假期或休息日参加公益劳动或勤工俭学,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父母挣钱的不易。一名中学生替年近50岁的父亲送了一天报纸之后感慨地说:“当我艰难地爬完最后一户人家楼梯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再也不会用父亲一天的工作报酬去打一次游戏机了!,,劳动实践对孩子的真实教育胜过父母无数的说教。
  此外,父母也应给孩子一个独立理财的机会。大鹏的生日正好是个休息日。怎么过呢?经过三口人共同商量,决定在家里自行做一顿生日晚餐。按照前一年全家到餐馆吃饭的钱的数额,妈妈把钱交给大鹏,由他全权安排,父母当助手。只有一条要求:既要丰盛。又要节俭。大鹏列出菜谱,作出详细的开支预算,和爸爸一起到批发市场买菜。和妈妈一起下厨……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他俨然成了一家之长。这个生日过得别开生面,由于大鹏的精打细算,妈妈准备的钱只花了一半,被请来参加生日宴的爷爷、奶奶对孙子的表现惊叹不已。大鹏自然高兴得不得了,自信心倍增,也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
  在家庭有关财务问题的讨论中,父母最好也让孩子加入进来。比如装修房间是家里的大事,一般要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设计具体方案,怎样少花钱又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往往要经过反复论证。这是一个让孩子懂得家庭收入有限、有时必须在花费上做出取舍的道理的好办法。而且,在家庭经济决策中让孩子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增强他们处理钱财的能力。
  (责编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