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自己关了电脑等

2010-12-24 00:00:00缘于心
中华家教 2010年5期


  儿子自己关了电脑
  缘于心
  
  “老爸,我每天能用会儿电脑吗?”尽管儿子是疑问的语气,但我没有力量拒绝他的要求。因为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斩钉截铁的态度。
  从现实生活来看,我也没有理由拒绝。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每天人们从网络上获得海量信息。儿子虽然尚小。但是他也需要适应这个时代。而且也许时间越早,适应起来也越快。
  “那你每天需要用多长时间的电脑呢?”我问,同时又加了一句,“你的学习时间是有限制的,所以我认为上网的时间也应该有限制。”
  这是我的推理,也是在给孩子一个暗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
  儿子想了想说:“那一个小时可以吗?”
  “四十分钟吧。”我说,“时间太长了大脑容易疲劳。就一节课时间,玩的效率也高。如何?”
  儿子感觉不太情愿,但也好像说不出什么。总的来说,他还是比较高兴,毕竟老爸批准了他上网玩游戏。
  为了不让他超时。我总是在差五分钟的时候。给他一个提醒。要是不提醒,他还不得玩到明天去?这个念头一出现,我一般会马上命令他关掉电脑。
  今天,还差五分钟我就要提醒他了。可我又往下想了想:
  就我平常对他的了解,他是个懂事的、相对有自制力的孩子。
  可是,他会不会忘记第二天还要早起上课呢?要是他不按规定的时间结束。会玩到几点呢。十点?十二点?一旦玩的时间长。导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打瞌睡怎么办?一旦学习跟不上,情绪如果受了打击怎么办?
  可能的情况还想了很多……
  想了这么多。但我还是想试试:要是不再提醒,他将会怎样?
  这家伙往后续了20分钟。9点20分把电脑关上后赶来向我汇报,然后自觉地去洗脸刷牙,然后上床,入睡。
  我提到嗓子眼儿的心又放了下去。这回是儿子救了我的场,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他赶来解了我的围。小家伙准是惦记着明天要上学才主动下线的。
  想想自己有“瘾”的时候,不论先做还是后干家务,反正每天都得上网,而且大多我都给自己一个理由以便先上网,后做家务。一天上网的时间最多能到四五个小时。我还自认为是很有意志力的。就看新闻和博客嘛。没人来说我,我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正常。可是孩子上网应另当别论。大人总是这么想。
  但要知道,孩子学会分配学与玩的时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有多久,我也不知道。
  不过。我相信他们会学会分配好自己的时间。也许,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让孩子记住什么
  温乃鹏
  
  从前,有两位贫穷的父亲,各自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位画家那里学画。
  一位父亲教导孩子说:“孩子,你要记住那些怜悯、同情、施舍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要好好报答他们。”另一位父亲对孩子说:“你要记住那些侮辱、轻视、嘲弄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要狠狠报复他们。”
  两个孩子从师学画后,都很努力。画师最擅长的是画神像,两个孩子便努力学画神像。开始,两个孩子所画的神像似乎都停留在一个水平,但几年后便有了分晓。
  那个心存感恩的孩子,画的神像总笼罩着一层祥和、纯洁的光辉,画师很是赞赏。心存感恩的孩子学画成功了,因为他一直用阳光的心态,珍惜人生,用最好的方式报答了他要报答的人们,他用神的光辉沐浴、净化了人们的心灵,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而那个心怀仇恨的孩子,画的神像尽管很像,但不仅没有祥云笼罩,反倒还放射出一种凶恶阴森之光。很显然,那个孩子记住了父亲的话,仇恨的种子被潜移默化地种下,并慢慢地发芽,开花,结果。当他看到自己的画,都感觉不到任何内疚,有的只是仇恨的发泄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他接下来的人生可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