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云
摘要: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马克思、毛泽东的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人本思想。探讨邓小平的人本思想,有利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邓小平;人本思想;解放人;发展人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76-03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给人们带来了高度的物质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有关人的“困惑”。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较大误区,单一追求经济的增长,将物的发展即经济产值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凌驾于人的发展之上,即“物本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本思想”的弊端日益明显,环境污染、城市病、道德滑坡等诸多社会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人的问题已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随着人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人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人们也纷纷地把过去对“物本思想”的关注和思考转移至“人本思想”上来。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也是邓小平所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邓小平在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处处关注人、思考人,虽然他从未专门就此做出过独立的理论阐述,但“人本”这一基本思想贯穿了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可以说,人本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深层次基础。研究邓小平的人本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建立和谐世界,开创和谐未来,都有重大意义。
一、人本思想的简述
“人本”一词源于西方“人本主义”(humanism),最早出现于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意思是“人性”、“人情,和“万物之灵”。西方的人本主义源远流长,它萌芽于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等著名论断,使哲学的重心由“自然啭向了“人”,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人与自然关系的束缚,强调了人的自我意识,力图从人的生活本身来确立和寻求人存在的原则,从而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之后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19世纪德国哲学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人本”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理论内容。然而,无论人本主义拥有怎样的历史理解,“人本”一词在思想的变迁中却逐渐被赋予了某些普遍内涵,那就是强调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出现“人本一词,但人本思想却非常丰富。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重要观念。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致力于人的主体能动精神的弘扬,对天命、鬼神持怀疑、否定态度,以“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作为自己的思想主旨。老子的“人大”说和孔子的“爱人”说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关怀。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道家,无论是主张“天人合一”还是主张“天人相分”,都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高度弘扬了人的价值,“人最为天下贵”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人本思想的形成。
二、邓小平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邓小平的人本思想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的形成,除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之外,还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来源。
首先,邓小平的人本思想深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在我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尚书·五子之歌》里就讲到,“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此后,这句话被许多思想家、政治家所引用,成为历代开明君主的“治政”要决,被奉为中国古代一种主流的政治思想。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州“都包含着深刻的民本思想。邓小平以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坚持了中国传统民本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抛弃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狭隘的利益观,把“以人为本”看作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人本思想回归到其科学的原意,使人本思想真正体现出其本来的崇高价值。
其次,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强调实现人的经济解放、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必须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来研究人性和人的本质,反对抽象地看待人、研究人。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唯物主义原则来思考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问题。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并把它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目的,体现了一种全面的重人精神。
再次,邓小平人本思想是对毛泽东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本质含义就是尊重人、重视人。毛泽东曾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提出了要建设“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他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人本思想是在毛泽东思想群众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现实的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群众观的核心,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我们党正确认识的源泉,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意愿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等重要的人本思想。
三、邓小平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人本思想是以马克思、毛泽东关于人的理论为基础,克服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历史局限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来说,其人本思想表现为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肯定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注重人民群众的解放及人的全面发展等。
(一)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邓小平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充分体现了他的尊重人、依靠人和关心人的思想。
1.一切为了群众。邓小平指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他时刻关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群众利益的得失作为改革和建设成效的最高衡量标准。他说:“按照历
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灯小平倡导“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需要”,突破了对人民利益认识的误区,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到了实处。
2.一切依靠群众。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遇事向群众多学习,同群众多商量,这样,我们的党才能继续执掌好政权。他说:“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就是因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我们的干部比较接近群众,聚集了群众的智慧,凝聚了群众的力量,所以能够很快渡过困难。”在他看来,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完成的。同时,邓小平还认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我们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源泉,他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这些都体现了他对人民群众及其首创精神的尊重,邓小平这种虚心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经验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正是他人本思想的集中表现。
3.一切服务于群众。邓小平的人本思想还体现在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准则之中。新中国成立不久,邓小平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认为,在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要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多谋利益,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他说:“我们进了城,执了政,是做官呢,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呢?”邓小平以他自己的行动给了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当好人民的勤努员。在他第三次复出时,他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兰共产党员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评判标准,并将“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新内容,使我们看到了邓小平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崇高境界。
(二)解放人。本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切入点放在对人的解放上。他对人的解放的深层次思考,是他人本思想的深刻体现。
经济解放。邓小平经过长期的思考,得出了很好的结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消灭贫穷;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创造超过资本主义的生产力。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人的经济解放创造物质条件。
思想解放。“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要亡党亡国。针对党内存在的个人崇拜、迷信盛行的情况,邓小平大声疾呼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大力开展思想解放运动,如纠正冤假错案、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真正做到了思想观念上解放了人。
(三)发展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邓小平追求的最高原则和价值目标。当今世界,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邓小平高度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新时期的开始就提出一定要在全党全国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把人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提出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培养“四有”新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四、邓小平人本思想的特点
(一)时代性。邓小平人本思想不断吸取时代进步的精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是马克思入学在中国的新发展。
(二)实践性。邓小平的人本思想从实践中来,并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他从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来谈人的地位和作用,来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三)发展性。邓小平人本思想是立足于时代、根植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它从马克思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到列宁的“工农联盟”,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人本思想,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四)指导性。由于充分吸取了各种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又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邓小平人本思想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甚至对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五、邓小平人本思想的意义
(一)有利于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具有自觉的人本思想,处处包含着他对人的生存、发展等诸多问题的思考。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涉及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建设,以及“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和对外战略问题。仔细体昧这些思想,我们会发现当中无不透露出“人本思想”的火花。如果说“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那么人本思想则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一根红线。邓小平人本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深层次基础,人本思想正确地反映了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必将赋予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深刻领会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业,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㈣邓小平在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处处关注人、思考人,虽然他从未专门就此做出过独立的理论阐述,但“人本”这一基本思想贯穿了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可以说,人本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深层次基础。研究邓小平的人本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建立和谐世界,开创和谐未来,都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一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对邓小平人本思想的研究,挖掘其深刻内涵和实践价值,有助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运用的自觉性,继续探索出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坦诚地表露出他的心迹。邓小平伟大的一生,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实践,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都始终充满着对人的关注,充满着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充满着他厚重而高尚的人本情怀。邓小平的人本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理论财富。新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创新邓小平的以人民为本位的人本思想,全面理解“以人为本”,坚挣“以人为本”,使人本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