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制定要素*
李家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高职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要素之一;如何评价其成败也应有恰当的标准和方法。因此,明确课程标准、内涵和制定要素,对于搞好课程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内涵;制定要素
早在清朝末年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课教法》章,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1912年 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育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文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标准是高职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高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框架,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教材编写、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课程评价的基础,它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内涵包括: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是高职学生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目标)要求,因此,它对教学、教材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无论教学还是教材,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里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了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和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言规定本课程的总目标、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教材编写纲要,以及教学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甚至还有最低限度的教学设备及实训基地的要求。
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能完整地体现课程改革的变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编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规定了高职各门课程的性质,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也都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及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
高职教育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今,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质培养。因此,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是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阐述各门课程的标准,强调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三方面内容的整合,更加突出地体现高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容,是按照学习领域组织学习内容,精选了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密切教学内容和企业生产、服务、管理和科学进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其职业性和开放性更强。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课程评价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淡化了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化了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方面增加了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评价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高职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基本要求做出规定,因此对教师教学、教材编写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编写和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包括:课程名称(某某课程标准)、课程类别、总学时、学分、适用专业、授课对象、前导课、后续课等。
(二)前言
1)课程性质:主要包括课程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
2)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工学结合。
3)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置的依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职业技术领域、任职要求和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等)、教学内容编排的思路、建议课时等。
4)课程纲要及学习情境总体设计方案
①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 基本学时 学期 学分课程编号 前导课 后续课职业描述(岗位):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职为行动领域)能力描述(技能、知识):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工作对象 工作工具 工作要求(内容、产品)工作方法工作组织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②学习情境总体设计方案
序号学习情境项目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N 1 内容2 目标4 知识点、能力点5 教学载体要求6 教学方法7 教学资源8 教学地点
(三)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上,课程目标要描述具体明确。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高职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能力要求和能力指标;
(3)素质目标;
(4)终极目标(与总体描述同,但更具体)。
描述的课程目标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压片机,能较熟练地进行动物疫苗的接种”等。
(四)教学内容与具体标准
也可是下一种设计:
序号工作任务知识内容与要求 技能内容与要求1
还可以设计成这种模式:
方法能力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五)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 学时 学生行动教学环境教师传授教学件(课件、设备、工具等)学生提交(报告、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方法
(六)教师能力要求
(七)教学模式与方法
(八)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
包括考核方法、成绩评定(作业、实操、考试等)。
(九)实施建议
如教材编写、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等。
(十)其它说明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
[1]谌业锋.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百度快园庄,2009-09.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异同[EB].人民教育出版社.百度百科网,2009-02.
[3]覃遵君.历史性机遇与我们的责任[EB].无为教师教育网.2009-27.
[4]课程标准[EB].百度百科网,2009-05.
[5]数学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EB].百度快园庄,2008-09.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ulating Factors of Course Criteria of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L IJia-rui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438002,Hubei)
High vocat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teaching reform,is one of the factors to realiz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as well.How to evaluate its success and failure should have proper criteria and method.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aking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ulating factors of the course criteria.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course criteria;connotation;formulating factors
G423.04
A
1672-1047(2010)02-0055-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2.17
2010-01-20
李家瑞(1948-),男,原副院长,研究员。Email:ljr@hgpu.edu.cn
[责任编校:郭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