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少玲 李成青
授信方案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Credit Program an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 Commercial Banks
彭少玲 李成青
信贷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资产业务收入来源和风险损失来源,随着经济形势、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信贷业务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的议价能力有所下降,银行的信贷经营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现了银行的业务发展机会和核心竞争力。信贷风险管理是解决资本有限性与业务发展无限性的有效工具,也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银行资产组合效益的关键。当前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银行通过创新信贷管理手段,提升信贷管理水平以适应信贷经营的发展需要。
企业授信方案是在银行授信业务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信贷风险管理手段,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及业务需求,为其量身制订一整套适合企业的融资方案,并对风险加以控制的整体信贷业务方案,是一种创新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手段。授信方案是信贷风险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信贷管理作用,即在承接贷前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风险判断和设置风险控制条件,同时又通过授信额度及风险条件控制进一步延续到贷后管理的环节。
目前银行界对授信业务的普遍定义是指银行在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及融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本行对客户愿意和能够承受最高风险限额,向同一法人客户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和一定条件下可向客户提供融资额度,其中授信额度是根据客户在银行的融资余额结合期限、担保、品种等风险系数折算的加权风险值。但由于现阶段银行对客户授信的核定和管理带有粗放型经营管理的特点,授信管理普遍只是简单核定授信额度,并从授信额度上进行刚性控制,缺乏对企业的通盘考虑,根本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贸易链条情况,缺乏对客户未来发展的预测数据等,不利于对客户进行细化管理,也不利于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
而授信方案是在根据核定客户授信额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针对客户总体的经营水平和经营特点,从客户的现金流情况入手,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配套和现金管理的融资方案,其特点是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贸易链条情况及融资需求为客户量身订做一套适合客户自身发展需求的融资方案,同时通过制订授信方案,前移银行风险管理关口和优化信贷结构。如目前银行界普遍认为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最大,贸易融资类的业务风险最低,通过制订授信方案,银行能够主动对信贷品种进行控制,调整信贷结构,优化整体信贷结构。因此,授信方案是授信管理进化的高级阶段,将信贷管理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扩大化,反映了授信工作的进步,也是信贷风险管理手段的创新。
1.为受产业政策影响的企业量身订做贸易融资服务方案。甲企业从事差别化化学纤维、锦纶弹力色丝、锦纶氨纶包覆丝(拉架)的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较为先进,各类锦纶弹力色丝年生产能力5000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及江浙一带,企业的主导产品锦纶高弹丝质量指标较高,其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采购主要从春晖股份等知名企业采购,国内主要的下游客户为以纯集团等企业,其贸易链条较为稳定,且主要客户的履约能力较强,企业产品出口占21%,国内销售占79%。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考虑到企业为某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重点客户,拥有一定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虽然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原料价格上涨致使当年的盈利能力有所减少,但近两年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实力,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企业受产业政策及出口退税影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风险因素,但企业的经营链条对贸易融资的保障性较好,同时尚有远期结售汇的需求,可为银行带来大量的外汇中间业务收入,银行可以贸易链条为切入点,控制贸易链条的现金流向以控制银行融资风险。
甲企业的授信方案为:核定企业授信额度2700万元,其中2650万元限用于办理贸易融资业务、50万元用于办理结售汇业务,并要求企业在银行的货款回行额按不低于融资同业占比回笼银行并接受监管,在企业上年度银行的货款回行量的30%以内释放授信额度;所有融资必须有落实合法、有效、足值的房地产抵押担保;其中信用证、保理业务、发票融资等三项贸易融资业务在限定核心交易对手的情况下可执行授权审批制流程,满足客户快速提款和银行的风险控制要求;要求所在分行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财务和订单变化情况,重点关注关联企业的应收款情况,加强与银行融资对应的物流、现金流和单证流的监控,切实锁定货款回笼银行途径,确保如期收回融资;根据银行资金成本合理确定融资定价水平,确保A银行融资定价不低于当地同业价格,并尽量使总体收益最大化。
甲企业属于纺织企业,纺织为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且出口业务主要依靠退税返利(授信当年的出口退税下降,对企业影响较大),该企业不是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因此结合企业的贸易链条为企业制订贸易融资业务方案,并通过为企业的个别业务品种开放绿色审批通道,引导企业向具有银行信用背景的信用证及项下融资、保理业务发展,使到企业的贷款更加合理,并以货款的回笼释放授信额度,从而达到以现金流量为主线的控制目的。随着银行融资的流入,企业的营运资金得到有效补充,经营状况持续向上,目前已有增加融资额度的需求。
2.对受行业影响的集团设计授信方案,优化信贷结构。乙集团主要从事加工、制造小容量注射剂、粉针剂(含头孢菌素类)、片剂、胶囊剂等的药品生产企业,为某中型城市中型的制药企业,其生产的药品适用范围较广,集团已建立的销售网络稳定,A企业和B企业为乙集团的下属企业,其中A企业为乙集团的集团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生产销售;B企业为乙集团下属的药品销售公司,主要从广州医药、国药控股等大型医药企业采购药品(小部分从A企业采购),再转而销售该市主要的大型医院。乙集团财务报表合并了A企业和B企业,近三年来乙集团整体总资产、总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均持续增长,财务基本面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随着企业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利润总额有所提升,但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有所下降,且目前该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达79.88%,整体的负债额较大,并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短期内资金压力较大。由于医药销售准入门槛不高、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医院行业的药品处于降价周期及企业人力成本提升的市场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加上A企业为中型的药品生产企业,产品优势不明显、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同时A企业也属于某银行医药行业中的限制类客户,存在一定的行业风险;而B企业资产及销售约占集团的85%左右,具备良好的经营实力,但融资规模偏大,且为短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短期对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
表1 甲企业主要财务情况单位:万元
因此,银行决定压缩乙集团的整体授信额度,并调整其信贷结构。其中对A企业限制增加流动资金贷款,主要通过调整融资品种结构、担保结构等方式,有效压缩授信总量,每年压缩比率不得低于20%,企业在银行融资余额3200万元,全部为流动资金贷款,因企业贷款全部用房地产抵押,其对应融资授信额度为1920万元,考虑到企业为多笔贷款,一次性压缩20%的贷款,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可先按目前的融资风险值核定授信额度,要求所在分行利用贷款到期转贷的时机每笔压缩贷款,保证在授信有效期压缩20%的授信额度,同时要求A企业在银行的所有融资要全部落实房地产抵押,以提高企业的风险对价,并要求尽可能引导企业多办理国内贸易融资业务。B企业为乙集团的经营主体,考虑到B企业的主要核心客户为当地的大型医院,实力较强,履约能力有保障,应收账款质量有保障,风险相对可控,因此,核定与其核心企业形成应收账款的债项循环授信额度1000万元,限用于办理国内保理及国内发票融资业务,交易对手限定为具有二级乙等(含)以上的医院,并锁定货款回笼路径,从根本上监控企业的货款回笼资金,从而控制信贷风险,并优化乙集团整体的贷款结构。
表2 乙集团主要财务情况单位:万元
从以上的授信案例分析可知,授信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授信方案的制定与管理是一种风险的前瞻分析与判断,即通过制定授信方案,从贷款品种出发,兼顾贷款风险与收益平衡,主动在事前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调控,从而更有利于对企业的整体风险控制。
1.变事后管理为事前控制。从银行的贷款经营情况来看,当前银行业的存量贷款基数大,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客户的经营情况也随之变化,由于个别客户风险的暴露,便需要银行进行风险控制,但银行的信贷资金已被企业运用到经营活动中,此时进行风险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通过事前授信方案的制定,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判断,并在与企业协商一致后,为企业制订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授信方案,从而在事前对企业的融资品种与融资结构进行调整和控制,前移信贷结构调整关口,达到事前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
2.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目前普遍情况是银行简单为企业核定授信额度后,在授信有效期内就不再从授信角度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控制,而是靠审批提款环节给予控制,但是在贷款审批环节中,银行只是简单分析企业的经营变化情况,若无特别的异常变化,则给予审批放款,从而也未能做到对贷款品种进行分析和细化管理。故此造成贷款发放给企业出现风险后,进行信贷风险控制的被动性。因此,必须通过制订授信方案,主动对风险进行管理。
3.变额度管理为方案服务。授信方案是结合企业自身的信用状况及经营特点形成的,授信方案不但能以方案解决企业的融资和银行的信贷结构问题,而且还能在授信方案中解决风险定价问题和综合服务方案问题,在方案中能够整体提出风险分散、风险补偿、风险控制、总量控制等一系列的措施,从整体面上对客户风险进行管理,已由传统授信的额度管理向授信方案管理过渡。
4.实现信贷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制订出来的授信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银行信贷资金,能够做到有进有出,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放贷,在不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收回,并运用至别处,从而保持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有利于信贷结构的流动,促进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加强流动性管理。
5.创新信贷风险管理手段。信贷风险管理手段创新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授信方案是信贷风险管理手段的创新体现,是对现行的信贷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操作和管理流程等进行更新与整合,从而提高信贷风险防范及控制能力,并实现信贷业务收益最大化。
在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优化信贷结构是大势所趋,客户授信方案是银行授信工作的提升,如何运用授信手段进行信贷结构调整也是银行必须重点考虑的。从上述授信案例来看,授信方案管理是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银行必须以“授信运作、授信决策、授信管理、授信制约”的全过程管理思路,结合不同企业制订授信方案,并建立起一套较完备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
一是要建立预警与反应机制,提高对客户风险的敏感性,对每一个客户,应结合其授信方案制订详细的授信后管理方案,授信后管理方案应包括管理的内容、时间,管理的人员与职责,管理的方式等等,并提交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然后交与客户经理或者是经营行付与实施,及时对融资结构进行调整或退出。
二是要加强的授信方案的执行力度和加强检查工作,对授信业务实施全过程、动态周期性的风险管理,提高执行力,并以后续检查为辅助手段,防止授信方案的执行效果打折扣,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
三是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手段创新,随着市场环境及企业的经营发展不断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经营环境,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适时、动态进行调整风险管理手段,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经营环境,提高风险的敏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