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严冰 / LU Yanbing
图1 村庄总体鸟瞰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源和动力。“大东沟新村试点工程”完成了从规划到设计建设的全过程,反映了城市化背景下原址保留村庄的建设思路。同时,规划师在规划设计的各层次中,努力体现和谐与绿色生态的原则。
大东沟属北京平谷黄松峪乡辖村,清代成村,至2008年底有常住人口333人,户籍人口327人。村域总面积222.80km2,现状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10. 69km2(图2~4)。
大东沟处山地,规划建议保持其北方山村特色,在原址就地改造,少占山地、林地;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更新基础设施,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村。因此大东沟定位为:保留重点发展型村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山村。
图2 大东沟村区位及规划范围示意①
图3 现状村庄风貌
村域用地规划有两个要点(图5、6,表1、2):(1)整合村庄现状分散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土地。规划将散列无序的村庄用地整合为三个组团,三组团保持山村形态。(2)是落实土地利用规划中安排的基本农田,通过根据实际情况置换来解决建设用地与保护基本农田间的矛盾,保障基本 农田规模。
经过调整,基本农田的规模不变;规划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比现状少了,但是更加集中。
规划建议大东沟发展适合山村实际情况的旅游业。林果种植长期以来是村庄主导产业,今后的发展中保持林果种植的传统并结合观光采摘开展农家乐接待项目。因此建议村民住宅设计考虑接待户的需求。
山区村庄不适于作物规模种植和大规模建设乡镇企业,而适于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济,这种经济的载体是自家院子,称之为庭院经济。规划建议保留在院中自留菜地种植果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可以组织家庭小商品生产,借鉴舒马赫(E.F.Schumacher)所提倡的“中间技术”(E.F.舒马赫,1985);村委会组织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培训并把家庭分散生产的产品集中起来销售。因此建议给农户规划面积较大的院落。
村域范围内构建了“一轴、三组团”的空间格局。为体现山村特点,依山就势设置台地,使村庄呈高低错落的形态。各组团紧凑布置,避开冲沟;组团之间保持自然山地特征(图1、7、8)。
表1 村域土地使用平衡表
表2 村庄用地平衡表
图4 村域土地使用现状
图5 用地调整前后对比
图6 规划前后基本农田与建设用地关系对比
图7 规划总平面
院落是规划提出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发展庭院经济理念的载体。经访谈多数村民希望新住宅保留自家院子,认为住在院子里心情敞亮,存储农具方便, 劳作出入方便(图9)。
3.2.1 坡屋顶与平台
住宅屋顶借鉴北方农村传统悬山坡屋顶形式。靠两边山墙的两列瓦借鉴当地做 法采用合瓦,屋顶南坡布置太阳能。
根据农民的生活习惯,有二层的户型部分屋面采用平屋面形成平台;平台上设仿木架,农民在使用中可选择改造成适于农家乐接待的凉亭(图11)。
3.2.2 选用当地材料与建筑节能技术
当地材料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大东沟土层薄,平整场地时采掘出大量石料。这些石料被大量地运用于室外工程和建筑外立面饰面上。
图8 村庄中组团鸟瞰
图9 院落平面和鸟瞰
图10 坡屋顶细部处理
图11 二层平台
图12 当地石材在院墙、院铺地和硬化道路中的应用效果
图13 当地石材作为外装饰材料示意
图14 太阳能集热系统循环原理
院墙是村庄形象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新村建设中少受重视。在大东沟建设中,对院墙做了较细致的设计。墙表面用当地石料贴砌,结合木栅栏以求形式变化。院子铺地、硬化道路、房基台地的护坡和挡土墙大量采用当地石材(图12)。建筑外墙(图13)采用当地石材作为外装饰材料,主要有三类:基座采用较大石材规整对缝砌筑;阳角采用马牙槎;勒脚窗下墙采用不规则砌筑方 式。这样层次丰富、石料质感统一的山村形象就呈现出来。
同时,结合建筑单体设计运用了在农村比较成熟的节能技术,比如太阳能辅助采暖、秸秆炉、外墙外保温等。其中太阳能辅助采暖系统(图14)的运行采用全自动温差循环的方式,辅助加热包括电辅助加热和煤炉补充加热;室内散热采用地面辐热采暖(图15);集热器通过固定在现浇预埋层的支架布置在坡屋面保温层及防水层以上,与屋面一体化设计(图16)。
建设和谐山村的过程中,沟通顺畅是关键。村民参与的原则体现在了本次规划设计中,与村民的互动中反复修改和优化方案是设计的突出特点。例如,在总平面布置中,经与村民沟通,很多住宅朝向改为南偏东一定角度,而不是原先的正南北向,这是为了获得更多日照抢光的需要,体现了山村特有的生态文化(图17)。此外,在村民的观念中入口要方正且量居中,入户后应该有一个比较敞亮的明间。为此调整了方案,将原先偏房门改成向南开,并将客厅和餐厅贯通,形 成开敞明亮的起居空间,尽可能地利用了自然采光(图18)。
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一种权力、支配关系。城市出身的规划师或多或少存在着优越的城市意识,从而在村庄规划建筑过程中先入为主地认为拥有对于村庄更多更系统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傲慢地以为“我们了解它,在某种意义上它正是按照我们所认为的方式存在的”。我们有能力告诉他们“对他们来说什么是好的”(爱德华·萨义德,1999)。这将直接造成了很多被规划师忽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是农民非常在意的。如果意识不到、不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认为城市的精英是在农村推进一种强制性集体消费,向农民倾销简单冷酷的空间产品。因此基本的工作经验是:为农民做实事,与农民沟通需要虚心和耐心,耐心倾听和了解村民的居住习惯、行为方式。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的辛苦工作是否真正实现了和谐与绿色生态的目标,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
任何具体实际的设计工作都有多方面的指导原则,经济、节能、尊重农民居住习惯并实现比较丰富的形式,是指导本次设计的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时常相互制约。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多数工程都面临着绿色节能原则的问题。为了达到节能,外墙需要采用外保温材料,而为了使外立面景观更有特色,外保温之外又做了装饰墙体,包括勒脚窗下墙贴石材、外墙阳角的马牙槎, 窗过梁处的仿砖拱做法,在山墙部位做假的百叶装饰窗等。通过纯装饰手段模仿传统形式并实现细部变化的做法提高了额外的造价(图19)。
为了增加所谓单体建筑的趣味,有的户型二层做了一些出挑,在一层的部分做了突出墙体。这使结构成本增加,建筑外表面积增加,也不利于节能(图20)。村民喜欢住高大宽敞的房子,为了尊重农民的这个居住习惯,单层户型的层高由3m提高到了3.3m,一般檐高增加10cm大约增加1%的造价,同时大房间空调负荷大,不利于节能。
图22 建筑基础处理
为了实现依山就势的山村聚落形态,房基台地之间标高变化较大,处理高差的方式比较简单,就是每栋住宅都是独立住宅(图21),相比联排村宅,多出了大量山墙和外表 面积,造价高了,体形系数也很不利,不利于节能。而山村在山地建设,其地基、基础处理较平原复杂,造价也高(图22);相对于平屋顶,变化丰富的坡屋顶造价高很多。
按照以上思路分析会指向一个我们不愿看到的结论,即新建有形式变化的山村是昂贵的、不节能的。结果和初衷差异很大。
但是,新农村建设有着宽泛的目标。绿色节能是不是第一位的、压倒一切的价值呢?一旦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很多理念就不那么纯粹。怎样权衡多种价值的实现?怎样建立多种价值原则之间的和谐关系,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图23 复制房屋的施工现场
建筑在文化结构中属于物质文化范畴②。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追求形式的重要目的是实现建筑的文化价值。在大东沟的建设是否传承了优秀的山村文化,需要具体分析。
5.2.1 复制的新农村景观
老村子中很多复杂的细部是长期生活行为逐步改造完善的结果,这些细部“不是从任何人的头脑中一下子跳出来的,它是经过一个进化的过程产生的,开始时十分简单,然后这儿增加一点,那儿修改一点,于是整个东西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E.F.舒马赫,1985)。”这种复杂性是“有形的东西得以存在并且运行的无形的东西”(E.F.舒马赫,1985),是时间雕磨成的 “灵晕” (汉娜编,瓦尔特·本雅明,2008)。
当前新农村建设运动对农村地区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的冲击是巨大的。这种建设运动的特点是用复制的方式批量生产出模式化的房屋,并在短时间内取代了经长期自然生长形成的有机村落。
在时间压力下,同样的设计人员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由于设计变化而增加的工作量,会采用“复制技术”,比如:运用计算机中的“复制”、“粘贴”命令,以尽量少的设计语言来统摄尽量大规模的房子,大量引用标准图集……
在功能上,户型选择没有多样性,没有照顾到个体差异,只能简单分类照顾到大的差异,采用的是“批处理”的方式,所以没有能够为每个农户设计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住宅。
这样难以做出“灵晕”,相似的复制技术使新村建设也会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图23)。山村变 化多,情况要好些,但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它的实践方式仍然属于农村中的大拆大建。所以“复制技术使复制品脱离了传统的领域。通过制造出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它以一种摹本的众多性代替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汉娜编,瓦尔特·本雅明,2008)。”
5.2.2 村庄失忆
快速的复制使村庄景观骤变,最终影响到村民的心理。老村子装载着不只一代人的乡土记忆,“人与其生活和经历的地点之间可以建立起心理和情感联系(王恩涌、赵荣等,2000)”。村民对老村子有归属感与情感牵涉,大拆大建将导致村庄记忆断裂的问题。可以想象新村建成后,回迁村民只能对着照片为后代口述村庄的历史。而让老村民在全新的环境中重新形成地理物象③是残酷的。
相对于“历史文化名村”,普通传统村庄的文化价值在于为城市提供了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松散背景,为乡土文化提供了适当的容器,并为研究提供了“文化史层”(Sequent Occupance,王恩涌、赵荣等,2000)资料,城市发展与新村建设不应以消除乡土文化为代价。目前缺少对传统村庄文化景观价值的确认。
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的全过程中,村民积极参与,设计人员耐心与村民沟通,不断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村民需求、生活方式与实际产业情况,适时提出了庭院经济的理念,在建筑单体设计中提出了每户都有院子、农户居家过日子和农家乐接待相结合的方案,并充分运用了当地材料和较成熟的节能技术,在原村址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这是建设和谐村庄的基本体现。
新村建设有着宽泛的目标,绿色节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村大拆大建是不节能的建设方式,同时破坏了传统村庄文化景观,应审 慎处置构成传统村庄风貌的建筑物。
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新农村建设应转向采取对既有村庄整治的方式,适当改造更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绿色节能原则引导农户逐步翻建自家住宅或对已有住宅进行节能改造,同时保持传统村落的形 态。
注释
① 本文引用图片均来自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② 文化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参见王恩涌等编写的《人文地理学》:23。
③ 地理物象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参见王恩涌等编写的《人文地理学》:272。
[1] 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张旭东译//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 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项目信息
建设单位:北京平谷区黄松峪乡大东沟村委会
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建设地点:北京平谷区黄松峪乡大东沟村
一期用地面积:3.7万m2
一期住宅建筑面积:10 063m2
总户数:139户
总人口:333人
建筑层数:1~2层
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设计时间: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