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研究

2010-12-11 06:07孙大明邵文晞SUNDamingSHAOWenxi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0年4期
关键词:建筑评价公共建筑增量

孙大明 邵文晞/ SUN Daming, SHAO Wenxi

1 引言

1.1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自2006 年6月,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当前国内绿色建筑工作主要依托该国家标准来进行评审和标识认证。

自2008年开始,对于设计完成的建筑,可以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并在通过后授予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相应的星级标识证书。随着绿色建筑在全国范围的普及,2009年6月开始,有一定的发展绿色建筑工作基础,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出台了当地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均可开展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表1中打*的省份和城市可进行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全国共有108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7个项目为运行标识(交付运营1年以上),其他项目为设计标识(图1)。

图2、3为全国各地区已通过一、二、三星级认证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项目,从表1可以看出各省市已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分布情况,上海、江苏和广东地区分别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数量最多的省市。这些不同地区的项目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提供了大量的样本依据和来源。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100%,2010年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290%(图4)。

本文主要以其中40个重点项目作为本次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的样本,其中公共建筑绿色建筑三星级6个、二星级8个、一星级1个,居住绿色建筑三星级9个、二星级8个、一星级8个(图5)。这40个项目成为我们进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和调查的依据。

1.2 增量成本的认识误区和原因

早在2008年上海分院已经对当时15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了增量成本的统计,得出的结果为单位建筑面积每平米造价一星级绿色建筑在103元左右,二星级绿色建筑为207元,三星级绿色建筑为360元。当时绿色建筑为何如此“高”“贵”,总结原因如下:

(1)早期的绿色建筑地产开发项目往往选择一些价格较高的项目来进行试点,并在宣传过程中突出强调高档和“绿色”的关系。这样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2)一般来说,前两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往往会投入较高,绿色建筑项目的投入也存在一个类似学习曲线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入会逐渐降低。

(3)有些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做绿色建筑,还有长远的示范展示作用,业主希望做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大量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措施,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源热泵和中水处理系统等。一般来说,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投入会占很大比例,但可再生能源并不是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的必要条件。

(4)增量成本定义不清,业主把昂贵的装饰费用也算在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中,这部分和绿色建筑关系不大,故导致增量成本较高。

绿色建筑形成以上误区,因此大大阻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随着全国将生态城项目、安置房项目100%推行绿色建筑,并在将来绿色建筑有可能成为强制性标准进行推广,必须消除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解,因此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定义、统计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绿色建筑行业变化,经过了近三年的发展,到了2011年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变化趋势有何动向。鉴于以上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初步认识,我们认为有必要首先明确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即客观合理地界定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范围。

图3 全国一、二、三星级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总数量统计表

图4 2008~2010年我国绿色建筑项目数量

图5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和调查样本数量统计表

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和基准方案的确定

2.1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为:建设项目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设计并以星级绿色建筑为目标,在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额[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10]。

绿色建筑基准方案的确定给出了详细分析,增加的一切费用都应该算在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中。基于以上定义方法,我国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包括绿色建筑咨询成本、认证成本和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其中绿色建筑咨询成本包括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费用、模拟费用、申报材料整理费用等。另外,认证成本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规定收取,目前项目设计标识为5万元,运营标识为15万元,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专家评审。最后一部分是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即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产生的增量成本。本文重点分析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产生的增量成本。

由于各个项目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故导致计算得到的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差别很大。例如,同为所申报的三星级项目,上海某项目的增量成本为380元/m2,深圳某项目的增量成本为600元/m2,而杭州某项目的增量成本为2127元/m2。这些数据有着数倍的差异,这就促使我们去寻求一个更加客观合理的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计算方法。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主要有3方面的内容:一是绿色建筑增加的技术措施,也就是从无到有产生的增量,如可再生能源系统和中水处理系统等;二是强化型技术措施,也就是效率提高产生的增量成本,如强化保温、高效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的机组、高效的风机和水泵以及高效光源等;三是交互影响产生的成本增量,该部分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如围护结构强化保温会减少空调负荷,从而减少空调设备的初投资。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的计算方法为: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 绿色建筑方案成本-基准方案成本±交互成本。

2.2 各地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设计小区中有25%或50%以上的住户采用太阳能热水;公共建筑中太阳能提供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以上条文要求在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厦门市、福州市、石家庄市等都已成为地方设计标准中的强制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4.3.9、5.3.9条中对于选用市政再生水和优选项第4.3.12和5.3.12条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要求,在天津市、大连市、曹妃甸生态城等具有市政中水系统的地区很容易达标,并且开发商投资额较少,因此大幅度减少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各省市推出各自节能65%的标准,此标准由推荐标准逐步变成强制标准,进而代替原有的节能50%标准。节能65%标准的推出对于围护结构保温、空调设备的能效等级,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4.2.10和5.2.16条的标准要求更进一步。

基于各地区节能等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政策法规不同,按照各地区的标准进行汇总,从表1中可以看出由于各地区的标准不同导致各地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基准,在计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时需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统计(图6)。

经济学中的增量成本是指在各种方案的成本比较决策时,当选定某一方案为基本方案,然后将其他方案与之相比较时所增加的成本,即2个方案之间的成本差额,是差别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基准方案的确定对增量成本的计算非常关键。要想得到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则必须明确界定绿色建筑的基准方案,本文定义了如下基准方案。

表1 各地区的标准不同导致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基准差异

图6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变化

基准方案:按照国家和/或地方标准设计的建筑。

如果是前期介入的方案,则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的基准方案定义为按照国家和/或地方标准设计的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即为:以目前国家或地方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的方案、当地的材料和设备市场准入制度规定定价的产品为基准方案成本,项目实际设计因采用先进方案或高效设备而增加的成本。

3 调查样本的统计和选择

根据其中40个绿色建筑星级项目中,统计出公共建筑一星级1个项目、二星级8个项目、三星级6个项目(表2),居住建筑一星级8个、二星级8个、三星级10个(表3)。

4 增量成本的统计情况

4.1 公共建筑不同星级样本分析

首先根据公共建筑的不同星级进行绿色建筑单位面积的增量成本统计。其中公共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的项目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如表4。

公共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7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7个样本的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176元,见图7。

公共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6个,由于三星级项目的目标和目的各不相同,导致个别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差别很大,其中绿色建筑科技馆为特殊案例,增量成本为2127元/m2。排除此项目后,其他5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320元,见图8。

4.2 居住建筑不同星级样本分析

居住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8个,由于一星级项目在设计方面与国家各设计标准基本一致,并且有些项目设计前期在小区布局、房型优化、建筑选材方面考虑周密,得到了良好的室外风环境、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建筑热工性能较好,因此一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主要在于雨水收集处理方面,增量成本大幅降低。8个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63元,见图9。

居住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8个,这些项目大都集中在天津、江苏省的生态城区内,该地区颁布了太阳能热水、市政中水、活动外遮阳等强制性政策,基准方案中已经包括了这些对二星级达标影响较大的技术措施,因此绿色建筑方案的增量成本会大幅下降,在对8个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131元,见图10。

表2 公共建筑统计样本

表3 居住建筑统计样本

表4 公共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的项目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单位:元

图7 公共建筑二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图8 公共建筑三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图9 居住建筑一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图10 居住建筑二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图11 居住建筑三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居住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9个,这些项目也大都集中在天津、江苏省的生态城区内,并且从二星级上升到三星级较为接近,在景观及雨水收集量扩大等方面做些努力就可以达到三星级,因此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的增量成本稍微有所增加,在对9个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219元,见图11。

5 增量成本的构成

项目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设计,基准方案按照标准定义,项目涉及到的绿色建筑方案内容包括通过地方节能标准,由于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没有优选项达标要求,因此与当地可再生能源和中水政策无关,如果本地区年降雨量小于800mm,可以不设计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5.1 公共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1个一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图12。

5.2 公共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8个二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图13。

5.3 公共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6个一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图14。

5.4 居住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8个一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图15。

5.5 居住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8个二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图16。

5.6 居住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9个三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图17。

6 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几大要素

6.1 适用技术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分析

2008~2010年中绿色建筑对于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不断上升,室内环境控制在2010年中超过了可再生能源的增量成本。2008年节材的成本增量难以统计,随着项目的建成,对于室内装修材料和增大高强度钢材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利用也成为成本增量增加重点,2008年与2010年主要技术增量成本比例进行比较,见图18。

(1)节能部分的成本增量的下降是由于各地方推出节能65%标准,对于围护结构的要求提高,此部分增量变为项目强制性的要求。节能体系进一步成熟。

(2)各地推出太阳能热水适用标准,例如对于江苏省、深圳市、武汉市等12层以下住宅需要安装太阳能热水的规定。减少了可再生能源增量成本。

图12 公建一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图13 公建二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图14 公建三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图15 居建一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图16 居建二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3)各地区较高档次的项目对于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增大了活动外遮阳,室内空气监控及室内含氧量、新风量提高的措施。

(4)太阳能产品的价格下降及适用者对于太阳能光电产品的客观认识导致节能方面成本 增量下降。

(5)节水措施从以往的达标适用性转变为因地制宜设置收集量和回用量,提高了非传统水源的使用量。

(6)2008年设计的绿色建筑项目,现已竣工适用,在室内装修材料和3R材料利用量进行统计计算。

6.2 不同政策和标准对于增量成本的影响分析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设计小区中有25%或50%以上的住户采用太阳能热水;公共建筑中太阳能提供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器提供大部分生活热水,以上条文要求在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厦门市、福州市、石家庄市等都已成为地方设计标准中的强制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4.3.9、5.3.9条中对于选用市政再生水和优选项第4.3.12和5.3.12条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要求,在天津市、大连市、曹妃甸生态城等具有市政中水系统的地区很容易达标,并且开发商投资额较少,因此大幅度减少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各省市推出各自节能65%的标准,此标准由推荐标准逐步变成强制标准,进而代替原有的节能50%标准。节能65%标准的推出对于围护结构保温、空调设备的能效等级,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4.2.10和5.2.16条的标准要求更进一步。

7 增量成本的变化趋势预测

7.1 2008年调查情况简述

在2008年之前,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和建造的绿色建筑项目较少,因此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是按照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统一调查和统计的,至2010年两种类型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现已积累到一定量。根据以上样本分析可以得到2008~2010年不同类型不同星级的绿色建筑成本增量的单位面积平均值,见图19。

通过39个项目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综合统计(图20),发现在六大方面中增量增加最多的为节能与能源利用,其次为室内环境的造价增加,最后依次为节水、节材、节地和运营管理。

7.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变化原因

2008年开始,绿色建筑的成本增量是逐渐下降的。各个星级的成本增量占建筑造价的百分比也在逐渐下降。目前一些项目案例当中,2010年一星级的成本增量57元/ m2,甚至一些安置房的项目都考虑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对于三星级的绿色建筑的成本增量,我们通过统计得到的数据是182元/ m2。在具体的绿色建筑的不同的部分,成本增量也在发生着变化。绿色建筑分为六个大的体系,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管理和运营管理。以前,基本上50%左右的成本增量都是集中在节能这个环节,做好节能这个环节,基本上就解决了绿色建筑大部分的技术问题和成本增量的问题。通过2008年与2010年相关数据的对比(图21),节能部分所占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室内环境的环节上升。

图18 2008年与2010年主要技术增量成本比例比较

图19 2008~2010年项目成本统计

图20 绿色建筑六大类增量成本比例分布

7.3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研究结果与发展方向预测

7.3.1 2008~2010年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结论

2008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对绿色建筑样本进行了增量成本统计和分析。经过3年的发展,绿色建筑标准、评价、设计、产品、人员趋于理性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绿色建筑产品由原来的新技术变为成熟技术,由原来不为人知的高科技变成了人人皆知的常用技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也随之降低。加上居住建筑趋向商品化,更多住宅是装修交付,因此对于绿色建筑达到更高星级有了基本方案,增量成本也随之下降。

随着统计样本由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将近40个绿色建筑项目样本,我们可以对项目种类进行细分,对不同功能建筑进行统计分析,例如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绿色厂房等建筑。图22是对于14个公共建筑和25个居住建筑进行了增量成本的统计分析,结果为公共建筑一星级增量成本为45元/m2,公共建筑二星级增量成本为176元/m2,公共建筑三星级增量成本为320元/m2,居住建筑一星级增量成本为63元/m2,居住建筑二星级增量成本为131元/m2,居住建筑三星级增量成本为219元/m2,比2008年平均降幅为50%。

图21 2008年与2010年绿色建筑六大类增量成本比例比较

图22 2008年与2010年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比较

7.3.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地采用适用技术,就可以让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大幅下降,目前并没有涵盖所有层面的绿色建筑通行标准,现行的“国标”具有引导作用,各省也都在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实践,以求解决地域差异问题,山东、厦门、海南、湖南、江苏等地纷纷编制自己的标准。因此就要求开发企业根据自身开发产品的类型及所在区域,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目前万科、中海等企业都在研发各自绿色建筑的企业标准,这一标准要和建筑所在区域以及当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发展速度相结合。

8 结语

通过调查统计,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已在市场承受范围内,其中一星级 建筑可按照不同体系的要求,大范围复制并推广(已经在安置房、经济适用房项目中实现)。项目定位和商业动机对增量成本具有不小的影响。在项目前期开展绿色建筑可行性分析,可大幅度减少增量成本。随着绿色建筑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设计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的增量仍将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1] JGJ T229-2010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S].2010.

[2] 王韧超.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增量成本及其经济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建筑评价公共建筑增量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上海市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
基于均衡增量近邻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