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德宏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部长沙校区,湖南 长沙 410205)
文化对竞技篮球运动的影响
——竞技主体发展的文化学思考
辜德宏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部长沙校区,湖南 长沙 410205)
竞技篮球的发展要从文化角度寻找突破,文化对竞技篮球的影响方式无疑是需要厘清的基础性问题。篮球运动员是竞技篮球的主体和发展的核心,研究文化影响竞技篮球的方式,核心在于探索出文化对运动员的影响方式。研究认为:(1)文化对竞技篮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影响运动员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自身的关系。具体为对于对抗关系和协作关系的处理、对于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及其关系的处理。(2)文化通过影响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精神取向以及团队精神、协作风格来影响篮球运动员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文化通过影响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价值观来影响篮球运动员处理自身的关系。
竞技篮球;文化;中西文化;影响方式;竞技主体
文化是人类处理人和世界关系过程中的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同时,某种特定文化在形成之后,反过来也必将影响该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具体到篮球运动员身上,文化的影响可以归结为:文化对于他们体现出来的自然属性的影响、文化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文化对于他们自身的关系的影响三个方面。而运动员的自然属性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文化对其的影响极度弱相关。因此,文化对竞技篮球的影响集中在后两者上,具体表现如下:
竞技篮球是 10名运动员在同一个场地内争夺比赛胜利的竞技过程,竞技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对手或同伴的关系,对手之间形成的是对抗关系,队友之间形成的是协作关系。从“社会学上来看,人的行为相似性有时取决于特定文化背景的结果。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的人可能遵守相同的行为准则,故有相同的行为。”[1]文化给人的行为框定了一个活动和发展的空间,人的行为在该空间内形成自己的发展特点,并与其它文化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人的行为区别开来。因此,不同文化环境下运动员处理对抗和协作的方式也必然具有明显差异。世界竞技篮球流派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也说明了这一事实。比如:美国文化下发展的是以个人能力为主导的强对抗打法;欧洲文化下发展的是整体协作下的强对抗的打法;亚洲文化下发展的则是整体协作下体现快速、灵巧的打法。
1.1 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其对于对抗关系的处理
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注重“和与中”[2]15,强调和谐与适中的关系,形成了运动员排斥对抗的潜意识,其关于对抗的心理准备处于一种被动和消极的态势。同时,梁漱溟指出“坚忍”是中国人的特点之一,[3]25中国人忍耐力至高,遇事总喜谦让隐忍。并且中国人注重伦理关系,处理争论总是碍于面子而宁肯自己吃亏。因此,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带有自我压抑的特点。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运动员对抗的心理承受具有较强的自我束缚性。比如:中国球员习惯采用拉开一定距离的跟随性防守,以其阻碍、破坏对手进攻等。
西方文化则注重“公平与竞争”[2]61,强调在公平的条件下与他人进行竞争获得胜利,所以运动员对抗意识强烈,其关于对抗的心理准备潜在地处于一种主动和积极的态势。同时西方文化注重“自由”,西方人喜欢随心所欲,与众不同,遇事总喜各执己见,尤其不喜别人干涉自由。因此,西方人的自我意识强,相应运动员对抗的心理承受反抗性意识强烈。比如:西方球员习惯采用贴身的攻击性防守,以期抢断、压迫、造成对手失误等。
1.2 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运动员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其对于对抗关系的处理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人的思维方式重整体和直觉,而忽视观察和分析。”[2]181-183重整体就是强调用统一的观点观察事物。受此思维方式的影响,运动员注重攻守意识的统一,强调进攻中有防守,防守中有进攻。应该说这种对立统一的攻守观是比较科学的,然而因为缺乏保证攻守得以实现的现实支撑——即缺乏身体素质的基础,运动员的对抗能力落后于西方国家。同时,也因为讲究“和与中”而使运动员缺乏对抗的主动性。
重直觉强调用直接感知的方式去认识万物,忽视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受此思维方式影响,中国运动员对攻守关系的认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攻守意识难免有形而上的表现,导致缺乏观察、分析与判断攻守时机、攻守的转换等相关因素的意识与能力。比如:中国球员在相持阶段或关键阶段,总显得缺乏分析局势的能力,对攻守时机的把握等较为欠缺。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运动员重观察和分析,而忽视整体和统一。重观察和分析使得西方运动员具有科学观察、判断和分析攻守对抗相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然而,由于忽视整体和统一却导致运动员过于注重矛盾双方的对立,往往专注进攻或专注防守技术。在NBA中就多见进攻型和防守型风格明显的选手和球队。比如:罗德曼和穆托姆博的突出防守能力、小牛队和勇士队的进攻型风格、范甘迪时代火箭队过于偏重防守的风格。
1.3 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运动员的精神取向,形成处理对抗关系的不同方式
张岱年认为[2]15-16:“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包括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的思想体系。”“《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2]16-1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载物精神为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它文化之精神打下了文化学的基础,自强不息的精神铸就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面貌。“和与中”的精神导致运动员的攻守对抗有一定的保守性和被动性。厚德精神使得运动员具有良好的道德自律,也使攻守对抗的度有一内在标准,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攻守对抗的攻击性,导致攻守对抗时注重向内提高自身能力,忽视向外干扰对手,而竞技篮球需要运动员抑制对方的优势。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智斗,注重通过智算谋略等来获得攻守对抗的优势,比如:中国球员倾向于表现出一定技巧、谋略的攻守对抗方式。
唐君毅认为[4]:“西方文化之特殊精神,括为四目。一为向上而向外之超越精神。二为充量客观化吾人之求知的理性活动之精神。第三为尊重个体自由意志之精神。第四为学术文化上之分途的多端发展之精神。”即外在超越、科学、自由、民主的精神。西方文化的这种精神重视人和人之间的对抗关系,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他人抗争,以获取自身的不断超越。受此文化精神的影响,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攻守对抗极具攻击性和主动性。比如:西方球员倾向于表现出自身的强力、强势的攻守对抗方式。但由于其忽视道德的向度,攻守对抗有明显的外在侵略性,体现为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容易产生过度行为。
1.4 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运动员的团队精神,进而影响其对协作关系的处理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普遍联系和统一的观点与方式看问题,正好与“整体篮球”所要求的整体协作的精神理念一致。受此思想影响,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团队意识强,讲求相互协作,追求整体配合。但这种强调整体的文化较轻视个性的发展,带有否定人的独立性的倾向,所以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战术意识均表现出类似的风格,缺乏个人特点。比如:单调的篮下高举高打的中锋技术;千篇一律的区域联防战术。正如某一学者所说[5]1-3:“中国篮球在技战术的培养上无不注重整体配合,但也由此缺乏有技术专长的球员,培养不出明星球员,同时也缺少个性球星。”运动员容易养成对团队的依赖心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缺失,赛场上经常看到队员犹如染上传染病一样的集体哑火、失误。
西方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分别与对抗[2]74,受此文化影响,西方运动员个体意识强于整体意识,赛场中往往以个人的单打独斗为主。正如姚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美国篮球比赛只要求个人发挥最佳水平,而至于球队整体表现是否完美则不成为关键。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运动必然要走向整体作战的方向,这种以单兵作战为主的美国式篮球已经暴露出了其明显的不足。第 15届世锦赛半决赛中希腊与美国的比赛无疑是一场“整体篮球”打败“个人英雄主义篮球”的典型战例。然而此种重分别、重个性的文化也有其优势,即能促使运动员有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比赛中更善于体现个性,并发挥出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1.5 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运动员形成不同的协作风格
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以家庭本位,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力。[2]55中国人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强调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与,为人处事以伦理关系和礼俗为准。因此,运动员具有与生俱来的对协作的认可与趋同心理,队员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容易形成统一的作战风格。同时,讲究伦理道德的文化传统使得球队习惯利用伦理、礼俗来辅助其运转,而伦理关系强调按自己的等级名分尽其义务,也就是凡事当循规蹈矩,这又让协作风格带有一定程度的盲从性。正如学者所说[5]1-3:“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我们的篮球讲究“纪律性”,所以无论场上场下,队员对规则就绝对服从,场下很少开小差,场上队员即使有较好的进攻机会也会放弃,绝对按照教练意图严格执行。”概括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球员的心理认同度高、内在的协调感好,但其协作风格具有一定的模式性与机械性。
西方的个人本位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力、个人的独立性,而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2]61因此,西方文化渗透下,队员之间较难有内在凝聚力,也不易形成一致的作风。由于西方文化注重民主和法制,倾向于用规范、制度等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球队习惯以客观标准并辅以一定的制度来保证其运转,从而体现出外部形式规范的作战风格。但运动员由于长期的文化特点习惯彰显自我,虽然被外在的制度等约束成一个整体,仍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影响下,协作关系的形成是依靠外在标准或制度的约束来促成的,协作风格缺乏弹性与内在融洽性。比如:中国球员很少有脱离于战术之外的个人行为。而西方球员不仅有较多脱离于战术之外的个人发挥,而且教练员对此行为保持一定的弹性。
总之,文化既影响了篮球运动员如何去看待对抗与协作关系,也影响着其在篮球赛事中对于对抗与协作关系的处理。因此,通过创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去发展篮球运动员的对抗和协作能力,无疑应该同引进先进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一起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文化学意义上人自身的关系指的是灵与肉、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2]4引申到篮球运动中,指的是运动员为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对自身的竞技状态与竞技能力的关系进行调整,使二者处于最佳状态,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
2.1 从竞技状态这一要素来看,文化通过影响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等,从而影响其竞技状态,并进一步作用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
有学者认为[6]:“不仅心理特质与心理状态的改变会导致运动表现的改变,而且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与学习的因素。”运动员长期处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在与文化趋同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了特定的个性、思维方式等,并形成一定的行为处事的模式,影响到运动员临场的身、心状态。因此,文化差异会导致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相应变化。
首先,竞技篮球竞赛中,攻、守的成败反复转换,这要求队员有坚定的自信心,自信是形成良好竞技状态必不可缺的要素。西方的文化土壤较之中国的文化土壤更能培育自信。有研究表明个人文化中的个体有自我提升的倾向,而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有自我批评倾向。[7]西方文化表现为个人文化,个性的张扬往往促成外露、自信的心态。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推崇他人和自我贬抑,“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自我贬抑使得人的自我认同、自我提升的本能受到过分压抑,不但难以建立起自信,而且缺乏正常的表达和必要的渲泄更会导致病态心理。”[8]109-111此外,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天府之国”自居的姿态,加上小农经济的自足与封闭也导致人们的自我膨胀心理,盲目自信,遇到困难或挫折往往接受不了或导致心理失调,难于培养真正的自信。比如:中国球员连续投篮不中,或者其它失误时,往往缺乏了继续的勇气和信心。而西方球员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信心。
其次,对成功的期望感也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等级专制统治衍生出人们强烈的追求特权的冲动,对名、利方面获得成功的渴望提供给人以强大的‘向上爬’动力,同时也对人的心理产生着巨大的压力,造成‘成功焦虑’。”[8]109-111渴望成功容易使运动员患得患失,影响水平的发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集体荣誉高于一切,运动员集体荣誉感强烈,赛场上需要顾及的因素太多,容易束手束脚,不利于个人的发挥。西方文化多强调个人本位,相对于球队的胜负而言,运动员更看重潜能的突破与运动的快乐感,成功的焦虑较小,能有较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赛事。
最后,从文化本身的性质对竞技状态的影响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崇德利用”,注重自身德行的内敛升华,其实质就是引导运动员向里用力,由于忽略向外用力,导致身体的外在行为具有相当的保守性。篮球竞赛中,体现一定竞技性的精神更能诱发积极的竞技状态,而儒家这种向里用力的取向使得运动员竞技精神内敛,外在行为与内在精神处于一种背向运动的状态,精神和行为产生分化并最终落脚于精神的提高,从而导致运动员缺乏积极的行为驱动力,不能有效激发运动员积极的竞技状态。西方文化是外显的文化,强调“外在超越”,且好勇争斗、崇尚武力。实质就是注重超越自身能力并征服对手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这一特点表现在行为上,即运动员强烈的攻击性防守与攻击性进攻趋向。比如:中国球员骨子里的泛道德主义思想;西方球员的英雄主义思想。不难看出,西方文化更能激发运动员积极的竞技状态,能够更好地完成比赛目标。
因此,不同的文化使得竞技篮球运动员具有不同个性心理与思维方式,并转化为特定的参赛情绪、参赛意志等,从而最终影响竞技篮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并直接导致竞技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差异。
2.2 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这一要素来看,文化通过影响运动员的价值观等,从而影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进一步影响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有学者认为[9]:“价值观构成文化结构的核心内容,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穿透力,不仅影响人们做什么,而且影响人们如何做,并通过行为而影响行为的结果和效果。”因此,价值观会影响运动员对于竞技能力各构成因素的认识的不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2.2.1 文化影响运动员对竞技能力各构成因素的认同度,进而影响竞技能力的发展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理人自身关系讲究的是“崇德利用”,[2]15主张通过自身道德的修养提高自身能力。与之相对应,篮球运动员强调精神层次的提高,在竞技能力的五个构成因素中,注重发展包含有德的因素的智能,以及无激烈身体接触的快与巧的技、战术。正如学者所说[5]1-3:“‘以小打大’‘准、快、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这些不同阶段的战术指导思想无不沾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而体能的发展则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造成了运动员技、战术素养相对高于体能素养,缺乏对抗能力,不能最有效地发挥技、战术。正基于此,有学者提出[10]:“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应该把握以力量为主导的体能素质的时代特征。”西方篮球运动员则正好相反,由于西方文化讲究“外在超越”,追求完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与之相对应,在竞技能力的五个构成因素中,运动员注重发展专项体能,以及展现体能的技、战术能力。“当代竞技篮球比赛,如果没有彪悍而灵活的身体就不可能为技术、战术的正常发挥提供保障。身体形态彪悍而移动灵活,对抗中主动应用身体优势是当前世界竞技篮球的又一个明显特征。”[11]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运动员关于竞技能力的发展取向不符合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导致竞技水平的明显弱势。比如:中国球员原地投篮技术较好但对抗中投篮命中率低,而西方球员对抗中投篮命中率高。
2.2.2 文化能使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与自身文化一致的特征
中国温和的自然环境以及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需要肌肉群灵巧性、持续性强的工作,活动形式较为平缓。主要发展的是善于长时间工作的慢肌纤维的能力,肢体围度的变化不明显、体重及皮脂厚度等难以有明显的增加。同时历史上重文轻武的倾向,使得人们忽视肌肉力量的锻炼,导致体型的瘦弱。西方国家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需要肌肉群强力、应变快速的工作,活动形式剧烈。主要发展的是能够快速反应和工作的快肌纤维的能力,粗壮的肢体围度、敦实的体重以及足够的皮脂厚度。
中国传统文化重德轻力,形成了注重内在修养和内在调理的体育文化环境。传统的体育项目也以轻外力而重内力为主,人体的大功率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机能开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机能开发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西方文化走向外征服和探索的道路,由此形成了注重外在超越和征服的体育文化环境。传统的体育项目也以大肌肉群参与、外向对抗为主,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机能的发展具有一定优越性。正如学者所说[12]:“白人与黑人擅长以大肌肉的力量与爆发力、内脏的巨大承受能力、强有力的能量与物质代谢的支持系统为极限的,表现为力量素质、力量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的对抗的核心项目;而亚洲黄种人擅长以灵敏、协调素质,以及智力和表演能力的对抗的边缘项目。”
自然文化环境塑造而成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影响着运动员各项竞技能力的发展。从技术能力来看,中国运动员以灵巧性、协调性、准确性见长,西方运动员以力量性、速度性、对抗性见长。在战术能力的发展上,中国运动员讲究整体配合而忽视个人能力,西方运动员注重个体能力而忽视整体配合,或在注重整体配合的基础上突出个体能力。心理能力的发展上,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的精神使运动员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但心理表现内敛,有一定的被动应对的倾向。西方文化注重外在超越的精神使运动员具有征服和对抗的精神,心理表现外向,表现出一定的主动获取的倾向。智能的发展上,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和整体的思维方式使得运动员缺乏发展智能的科学方法。西方文化注重观察和分析的思维方式能为智能的开发提供科学的方法。
总之,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但是文化能够引导其发展的趋向,使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如何综合不同的文化要素使运动员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的发展趋向更符合现代篮球运动的要求和发展是很值得研究者重视的。
[1]王海龙.人种与文化的关系考论 [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119-122.
[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2-3.
[5]李颖川,李海滨.浅析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背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6]姒刚彦.追求“最佳”还是强调“应对”:对理想竞技表现的新定义及心理训练范式变革[J].体育科学,2006(10):44-45.
[7]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 [J].中国心理卫生,2005 (2):140.
[8]林晓妹.中国传统文化对大众心理消极影响因子分析[J].理论导刊,2007(7).
[9]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4.
[10]李颖川,孙民治,于振峰.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28.
[11]孙民治等.论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当代对抗特征——兼析我国男篮对抗差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70-75.
[12]卢元镇.中国文化对篮球运动的选择、认同与变异[J].体育文化导刊,2008(4):22.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mpetitive BasketballM ovement——Culturological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Main Body
Gu De-h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University,Changsha 410205)
Breakthroughs should be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basketball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o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mpetitive basketball needs to be clarified.Basketball players are the main body and core for development in competitive basketball. The essence for research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mpetitive sports lies in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players.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mpetitive sports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yers and influence on self-treatment;the for mer aspect is embodied i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the way of thinking,the spiritual pursuit and the team-working spirit and the cooperation style,while the latter is manifested through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and value outlook.
competitive sports,culture,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influence,competitive main body
G841
A
1001—9154(2010)06—0031—05
book=31,ebook=37
G841
A
1001—9154(2010)06—0031—05
辜德宏 (1975—),男,汉族,湖南桃源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