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志文
近几年来,一直在说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常常看到各级报刊杂志都有类似“现在,学校和社会还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的话语。拜读了《“失业”体育老师的困惑》的文章 [1],亲历外出参与全区的体育活动,只在并不猛烈的阳光下站了不够半小时,旁边一著名小学就晕倒了十几个学生,有的甚至要老师抱着去看医生。而本校的三、四、五年级的二百三十多学生安然无恙。感慨良多,总结本校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工作,学生的体育成绩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不断上升,相比之下,欣喜之余,执笔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课堂改革当初,本人也上过当时倍受赞赏的课改体育课,所设计的教案,上的录像课也曾得到过本省的荣誉。仿佛在一夜之间我们突然醒悟了:哦,课开始时可以不整队了,学生从课间的自由活动直接进入体育课堂的练习;不必整队、集合了,学生可以随时听老师的信号进行“靠拢”;新授内容可以不必老师示范了,可以让学生做,老师讲;也可以让学生做,然后发动学生讨论、总结动作要领……。一时间,仿佛谁打破了课堂常规就是创新的亮点,大家都在“创新”、“改革”,体育课堂因而得以“百花齐放”。之后思考,总觉着这些课不合常规,结构模糊,活动量虽然够大,学生欢声笑语,但总觉着有些东西不能丢。
其实,体育课堂的改革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课堂常规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保证,是管理好体育课堂必不可少的师生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行为。严格、有序、规范的课堂常规,既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趣,又能引领学生向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去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毛泽东主席的名句,实践证明是真理。体育教学形式多样,空间广阔,如果没有纪律性,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一节体育课要想完成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前提。在课堂教学上无的放矢,自由发展学生所谓的自主学习(借其名),这样的教学只能培养学生的自由散漫,老师给学生的自由度越大,他们就会变得越散漫,老师就越难掌控课堂,越难驾驭课堂。
再者,纪律又是安全的保证。体育活动是有风险的,如何保证体育课堂上不出责任伤害事故,这是体育老师,特别是小学体育老师的重大责任。例如,小学生的30米、50米快速跑,如果不讲纪律,让学生爱怎么跑就怎么跑,要的是热热闹闹,求的是欢声笑语,试想想五、六十人一个班,会出现怎样的场面。所以我们规定,如在跑道上跑,学生只跑2、3、4、5道,冲过终点后2、3道的学生从第一道返回排到队伍的后面;4、5道的学生则从第六道返回排到队伍的后面。这样的要求从学生入学进行教育,一直到小学毕业都不变,形成一种常规、一种规范。
所以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进行纪律教育,悉心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良好习惯。故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执行常规老师的心要“硬”。
新课标对体育课的领域、目标都有了新的规定,但在让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道德、情感、交往等等这些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技能的训练,体质、体能的提高,是我们体育课堂的主要部分。体育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要达到身体健康的目标。
课改刚开始时,人们片面理解“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传授”,课堂上刻意追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把体育课上成游玩课。表面上热闹,实则空洞无效。前几年,学生常问我一句话:老师,这堂课玩什么?我的回答也很干脆:体育课不是用来玩的,是用来学习的。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练习必须要认真指导,有效地监督,不能放松。所以,在运动技能练习中体育老师心要“硬”。
学习运动技术、进行身体训练,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健康水平的提高,这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学生的练习不能单单靠喜好。其实,人的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所谓直接兴趣是人对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的结果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在提高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目的感兴趣,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当然,体育老师还要把学生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这就更为理想了。特别是对后进生,对那些体型过胖的男生女生,不但要进行技术指导,还要做好心理方面的教育工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经过艰苦的练习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所以,对学生的思想要求老师的心要“硬”。
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老师,今天我参加学校运动会的800米比赛,得了第32名。那个声音完完全全透露出一个孩子的激动与高兴。我哦了一声,正在纳闷,这是谁啊?32名也能这么高兴?接着学生又说了一句:总共36名运动员。这时我猜出来了:你是小焜吧,恭喜你啊!原来,在我接手小焜六年级的体育课时,他可是一个不愿动的胖子。在50M×8项目的练习中,我每次上课都是在后面赶着他跑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50M×8项目考核及格了。当时小焜不敢相信,得到证实以后,在课堂上就哭了,说六年了这是第一次考体育及格。这件事把我也感染了,把全班同学都感动了。
近五年来,体育教师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内容。老师对学生加强管理、严格要求,使学生在技术及心理等方面都能得到锻炼,使学生体质、体能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从五年前的全校优秀率不到20%到现在的38%,从合格率不到90%到现在的99.96%,我相信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的研究是有显著成效的。
[1]杨波.“失业”体育教师的困惑.中国学校体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