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伟,罗 屹
(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效应分析
龚建伟,罗 屹
(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大型体育赛事所产生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城市品牌效应等对举办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如何更好的解决好二者之间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赛事经济;大型体育赛事;关联性;效应分析
在体育产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各国各地区都争相申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其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发展体育事业层面,一是社会整体层面。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被当作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等发展经济、宣称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举办城市的现代化、城市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一方面有着积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效应;另一方面,如果组织不当,运作不合理,势必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更加有力的发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效应,降低其负面影响,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1.1 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效应分析
1.1.1 政治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举国体制”的实施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北京奥运会达到了巅峰时刻,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我们从一个被人嘲笑的“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当我们用一届奥运会获得 51块金牌的辉煌成绩来傲视群雄时,我国的体育战略发展也同样开始了新的征程。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热情友好的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坚贞不屈,坚决走和平发展的路线,这些在北京奥运会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此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政治形象、影响力和地位。
1.1.2 经济效应 一届成功的体育赛事会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经济增长链,其社会影响力是持久的,一般认为奥运会经济可分为奥运会前,奥运会中和奥运会后,时间跨度可以长达 14年之久,奥运会的经济增长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是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进经济增长;四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经济增长[1]。
自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一举改变了奥运会长期亏损的记录,首次盈利 2.36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盈利 4.7亿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盈利 0.4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盈利 1 000万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盈利7.65亿澳元(约4.2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希腊 GDP从 1998-2011年增长 0.8%,每年增加就业 32 000人,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增长来源是国际游客的现金流入,从 1998—2011年共增加 2.3万亿美元,以 1999年的物价为基准平均每年增加 1 610亿美元[2]。2008年北京奥运会直接投资将对北京市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奥运会直接投资将拉动北京市 GDP总增长在 1 249—2 319亿元,财政收入总增长 288—533亿元,就业总增长 99—186万个,人均GDP总增长 9 028—16 768元。奥运会直接投资拉动北京市 GDP的环比增长平均每年 3.5—6.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以每年 4.9—9.3个百分点,就业也以每年 0.61—1.14%的速度增长[3]。
1.1.3 城市品牌效应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现代化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对一个城市的无形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形象的升级,居民自豪感、认同感的上升,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提高等方面[4]。体育比赛借助广告、媒体的巨大作用,宣传效果是无可比拟的,通过体育赛事的吸引力和电视转播对大众的影响力,对于扩大一个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讲无可替代[5]。
从 20世纪 90年代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加快发展,上海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为目标,在国内首先揭开了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序幕。近 10年来,上海已成功举办了 Fl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杯赛、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国际高尔夫冠军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国际桥牌锦标赛等著名国际体育大赛,其中,有些已经成为上海著名的体育品牌赛事,形成了品牌效应[6]。与此同时,这些高规格体育大赛的承办成了上海这座现代化都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体育之都”的雏形已经显现,为上海城市国际化品牌的提升积累了一定的文化底蕴[7]。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北京的城市品牌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与此相伴而来的是对全球人才、技术、资金等流动性资源的吸引力的增强。
1.1.4 生态环境效应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加以保护。现在提倡的“绿色体育”顺应时代发展,通过体育比赛,可以更好的宣传环保意识,“体育环保”理念将不断深入人心,这对提高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建设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北京的气候条件不稳定,干旱、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常困扰着这个历史古都,为了举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北京对生态环境也给予了同样的重视,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为此北京实施了一系列整治环境,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综合治理城市水系,进一步加强永定河、潮白河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治理,使其与温榆河连成一条环绕北京的优美生态环境带;实施南水北调后,恢复京杭大运河,新建 73座橡胶大坝、滞洪水库和二道河水库,改扩建大宁水库等重要工程,从而使北京城郊水系更加安全、完整;完成市区内 500多公里河道的治理,新增 148个城市生态公园、森林公园,在奥运村新建了一个“昆明湖”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北京的自然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1.2 大型体育赛事的负面效应分析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效应是主要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存在的问题是推动体育赛事经济、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
1.2.1 旅游的“峰聚效应”和“低谷效应”凸显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给举办城市带来很多的客源,旅客会在短时间里集聚,给城市的环境、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带来很大的考验,“峰聚效应”的产生使物价飞涨,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会展经济”效应。当比赛结束后,城市的旅客源会出现急剧下滑现象,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恢复不到大赛以前的水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低谷效应”,[8]如果不处理好这种瞬时效应,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的,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没有太大意义。
1.2.2 大赛之后场地闲置 据调查,很多大城市都有奥体中心,中小城市一般也都有大型的体育场馆,这些体育资源富集的地方在举办完大型的体育赛事之后,一般都闲置着,它们需要高额的维护费用来维持运转,租赁、承包涉及的首要问题就是权利归属问题,这些都属于国有资产,开发和利用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其次,如此大型的场馆,其费用也高的惊人,很难找到合适的承租方和合作伙伴;再次,政府及主管部门没有在大赛之后合理开发和利用场馆上广开思路,大部分是固步自封,高高在上,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等、靠、要带来的只能是一直亏损,由此也背上了一个承重的经济包袱。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体育赛事经济的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对于如何更好的发展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效应,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2.1 重视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效益
大型体育赛事,伴随的是经济的大投入,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公共服务、城市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等都有较大影响,带动的相关产业有:商业服务、体育设施业、建筑业、物流业、宾馆饮食业、交通服务业、金融业等都有关联性。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要充分考虑其综合效益,不能出现偏颇现象,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确定举办赛事的规模大小,既结合实际又着眼长远,切忌大跃进,浮夸风现象的出现,实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当前有很多学者研究“后奥运经济”,主要谈到了“旅游、场馆经营、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宏观调控政策,加之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北京奥运会后,很好的避免了陷入“后奥运经济”的漩涡[9]。
2.2 重视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举国体制”让我们赢得了民族的尊严与自信,但在市场经条件下,体育的举国体制也必然顺应时代的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市场化,在此基础上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体育赛事产业,有魅力、有机会、也有风险,要用经济的眼光去办体育赛事,将体育赛事办得经济实惠了才是我们的目标。不同规模的体育赛事有自身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应最大限度的将其开发出来。
2.3 重视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培育与开发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要有较好的前期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当地实际,会同新闻传媒、体育经纪、市场策划等部门展开前期市场调查和策划;政府和体育职能部门联合其它部门对体育赛事进行包装、推广,宣传和舆论导向要着力培养市场,吸引商家和民众的关注度,不断的开发体育赛事市场,为举办一次成功的体育赛事做准备,同时要打造一支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一流的赛事组织团队,确保大赛的成功举办。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对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所以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未来。
2.4 加强政企合作办大型赛事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政企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是场馆建设上,主要形式表现为:(1)政企合作开发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政府出地,企业出资,体育场馆建成后,政府出让一定年限的使用权给企业,由企业来经营管理;(2)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修建体育场馆,体育场馆建成后政府和企业按照出资比例各拥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一种是体育赛事上,主要表现为: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由政府出面引进体育赛事,企业全面出资举办体育赛事,企业拥有赛事经营自主权,这种形式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发展探索期。另一种是比较常见的,就是政府组织,企业冠名出资,冠名的形式也有多种,总冠名、赞助商、合作伙伴等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合作,其效益始终是合作的根本。
2.5 充分合理利用赛后体育设施
大赛之后,留下了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怎样使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也成了一些学者研究的课题,在此笔者主要谈五点建议:(1)落实体育场馆设施产权归属问题,立即投入市场营运;(2)在不影响体育场馆使用功能的情况下,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开发利用;(3)在有关方面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经常性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赛事和大型文艺汇演,提高场馆的有效使用率;(4)把部分体育场馆推向市场,出让使用权和管理权;(5)利用其影响力,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产业。
[1]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张恳.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风险控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4:416-419.
[3]刘淇.北京奥运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4]肖锋,沈建华.析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体育事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1):38.
[5]胡乔,陶玉流.城市竞争力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的效益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4):32-34.
[6]舒舒,当 F1走进上海:7万多家电视台对中国站进行了直播[N].东方体育日报,2004,11(07):5.
[7]钟天朗,王荣朴等.上海国际体育大赛与城市文化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6:19-27.
[8]唐晓彤,丛湖平.大型体育赛事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的理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11-15.
[9]季克异,兰少军.发展旅游产业,应对“后奥运”经济的挑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3:1-4.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HostingMajor SportsMatches
Gong Jian-wei,Luo Yi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Chongqing 400067)
The political,economic and city brand effect brought by major sports matches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ity development.However,the negative effect brought by them should not be ignored.How to better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is always a hot topic for the academic world.
match economy,major sportsmatch,correlation,effect analysis
G80-05
A
1001—9154(2010)05—0018—03
book=18,ebook=141
G80-05
A
1001—9154(2010)05—0018—03
龚建伟 (1970—),男,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