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霞,_张宛夏,_潘永珍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是国内小儿死亡的第一位病因[1]。近年来,为了缩短小儿肺炎病程,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短波方法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06- 01/2008- 12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儿科收治的无肺炎合并症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02例,均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2],其中男182例,女120例;年龄6个月至 12岁,平均2.5岁;病程3~6 d,平均4 d。302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202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202例中,男 122例,女80例;6个月至 1岁57例,~3岁77例,~6岁45例,~12岁23例;病程平均4.01 d。对照组100例中,男60例,女40例;6个月至1岁28例,~3岁38例,~6岁 23例,~12岁11例;病程平均4.02 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常规给予抗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体温稳定后加用SW 101脉冲短波治疗仪(日本伊藤超短波株式会社)治疗5次,最大输出功率为220 W,频率为(27.12±1.72)MHz,波长为7.37 nm,2块10 cm×15 cm的电容电极,一块电极置于右腋下,另一块置于腋前方,以避开心脏投影部位,间隙2~4 cm,加热至微热,每日1次,每次5~10 min,5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每日记录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咳嗽程度、呼吸、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7 d后采用自拟标准进行疗效评定。(1)痊愈:无咳嗽或偶咳嗽,无喘息,肺部听诊无啰音,胸部X线示阴影完全吸收或基本吸收;(2)显效:咳嗽或喘息减轻,肺部听诊无啰音或偶有啰音,胸部X线示阴影大部分吸收;(3)好转:有咳嗽喘息,肺部听诊有啰音,胸部X线示阴影有所吸收;(4)无效:咳嗽或喘息无好转,肺部听诊无啰音,胸部X线示阴影未吸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疗效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s,d)
表1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
?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示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比较[n(%)]
从表2可见,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出现全身副反应,仅有1例患儿突然出现痉挛性咳嗽。
短波佐治支气管肺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1)促使局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营养物质对组织的供应,增加白细胞和抗体的供应,促进渗出液的吸收;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使微血管持续扩张,血管通透性改善,增加肺组织的气体交换,有利于炎症产物、细菌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清除排泄,使炎症组织中Ca2+浓度增高,K+浓度降低,炎性分泌物的pH值增高,加速渗出物的吸收[2];(2)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吞噬细胞数量增加,吞噬能力增强,补体、抗体、凝集素、调理素增多,周围组织中白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活力增强,干扰素效价升高,这些情况都对炎症的消散有力[3];(3)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4]。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加快,短波治疗能起到抗炎、止咳、化痰、平喘及提高患儿免疫力的作用,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本组仅有1例患儿突然出现痉挛性咳嗽,可能与治疗剂量偏大,机体敏感状态有关,经止咳治疗后停止。
总之,辅以短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疗效。同时具有无损伤和痛苦、操作方便、投入少、安全有效的特点。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2.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 1185.
[3]姜丽萍,杨洪达.实用理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00- 202.
[4]乔志恒,范维铭.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79-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