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在高作镇的实践与体会

2010-12-04 06:41张宏忠王以珍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谷类大麦大户

荀 东 李 成 张宏忠 王以珍 何 高 吴 玲

(1.建湖县高作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建湖224752; 2.江苏省建湖县农林局,江苏建湖224700)

高作镇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北部,是一个以稻麦两熟为主的粮食生产大镇,水稻是该镇主要的秋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29万hm2,占全镇秋熟作物种植面积的95%。近几年来,全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突出新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普及,大力度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实现了既简约省工节本,又高产稳产的目标,为促进全镇水稻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1 目前现状

2009年全镇现有插秧机230台,种植水稻0.29万hm2,其中:机插秧0.21万hm2,占72.2%,比2008年0.17万hm2,增加400hm2,增加21.9%,西站、大墩、高群、大尖、光明等村机插秧在90%以上,其他村在60%左右,全镇形成机插秧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示范片3个,各村组均有百亩以上机插秧丰产方;秧盘人工中苗直插226.7hm2,占水稻面积的7.9%;直播稻573.3hm2,占水稻面积19.9%,(其中:机条播30hm2,占直播稻面积5.2%)。

2 发展过程

2.1 探索阶段(2003至2005年)

小范围摸索,有成功也有失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机与农艺配合不默契,育秧过程存在很大缺陷,插秧质量不高,育苗和机械操作技术均不过关。

2.2 大面积示范阶段(2006年度)

高作镇农业和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个人主动购买东洋手扶式插秧机,成立机械化插秧合作社,在西站、大墩、高群栽插200hm2以上,当年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较好的收成,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2.3 大面积推广阶段(2007年至2009年)

新成立了由镇农业中心专业人员牵头,农机种田大户代表参加的2个机械化插秧合作组织,带领和鼓励大户开展机插秧工作,使全镇机插秧快速推广。2007年达0.1万hm2,2008年达0.17万hm2,2009年达0.21万hm2。

机插秧的实践证明,不仅当季水稻零风险,产量高(比直播稻增80~100kg/667m2),受益大,而且不存在季节和茬口矛盾,对后茬旋耕种麦带来较多便利,确保下茬麦子实现高产、稳产,麦子一般产量可达450kg/667m2以上,比稻田套播麦增产50kg/667m2左右。

3 主要体会

3.1 强化组织领导建设

高作镇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为副组长的机插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各村布局规划、阶段工作督查考核,具体分育秧、栽插、后期产量测算三个时期进行现场考核。其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工资报酬、评先评优挂钩。机插秧实绩突出的,年终予以重奖。

3.2 实现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

农机和农技两个技术推广服务部门既分工负责,又共同协作,共同研讨配套方案,共同搞好技术培训和现场推动,共同培植与宣传推介典型,全过程搞好机插秧服务工作。农机部门在育秧前开展对农机操作手培训和机械保养,保证插秧机到时能拉得出,打得响,保证栽插质量;农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培训机插秧大户和机插育秧基地能手,保证秧苗稳健生长。全镇大户育秧12hm2,全镇机插用秧八成以上由机插秧合作组织和大户供应。

3.3 大力度转移劳动力

全镇共有3.0万人,1.6万劳力,其中:在外打工、进厂办工业近1万人,从事养殖等副业生产0.3万人,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仅0.3万人,且多是老人妇女。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二三产业及副业,但种植农田又舍不得放弃,在外地务工人员和厂矿企业工作的人员都支持搞机插秧,因为肥床旱育秧受一代稻飞虱影响危害大,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届时手插秧花工花本多,直播稻风险大,而机插秧无风险,省工又节本,群众纷纷与相关机插育秧点订购秧苗。据不完全统计,此类订秧面积达667hm2。

3.4 坚持 “三田”优先

高作镇地势较洼,夏季极易受洪水台风危害,而且受害较重的主要是远离村庄的边远田,土地复垦治理的低洼田和种植大户的承包田,这“三田”承受不了直播稻的风险和中苗栽插的病虫为害,因此以选择机插秧居多。据统计,全镇种植3.4hm2以上农户达157户,其中:13.4hm2以上43户,累计承包面积1000hm2以上,80%以上的大户采用了机插秧。

3.5 积极发展合作组织

围绕机械化插秧,全镇共成立了永益农机合作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育秧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7个,这些合作组织自己拥有各类插秧机具172台,他们与种植大户和农户签订机插秧合同,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3.6 努力搞好政策引导

2009年镇政府出台了推广机插秧控制直播稻意见,对机插秧新发展区域,对缺钱的特困户、缺技术的种植大户给予支持。新发展一公顷机插秧,镇村补贴300元,特殊田块困难户补贴秧盘和种子,减半收取插秧工资。使部份农户惜本思想得到缓解,促进了机插秧的发展。

欢迎来稿欢迎订阅

2010年《大麦与谷类科学》季刊

《大麦与谷类科学》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期刊质量一级。

《大麦与谷类科学》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是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的技术性期刊,内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系统性、导向性,主要报道大麦、小麦、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设栏目有:专家视点、栽培与育种、生理与生态、土肥与植保、贮藏与加工、品种介绍、农业产业化、综述、简讯与信息、人物介绍等。主要读者是: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2-1769/S,国际刊号ISSN 1673-6486。国内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4期共40元,季末自办发行。本刊开展广告业务,四封及插页刊登广告,彩色印刷。欢迎赐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定付稿酬。可随时直接与本部联系。电话:0515-88330625,电子信箱:damkx@163.com或dmkx@periodicals.net.cn

邮局汇款:《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9号。邮编:224002

银行汇款: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开户行:江苏银行盐城市工农路支行

帐 号:7080220101014320 用 途:订阅费或版面费

《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辑部

猜你喜欢
谷类大麦大户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世界和中国的哪些地方产大麦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撮粮之术(下)
多吃全谷类食物可防结直肠癌
船祸
船 祸
大麦若叶青汁
全谷食物的18种健康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