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韧 应元厅
摘 要:四川南部筠连、珙县和接壤的云南彝良盐津等县,有一种深受苗、汉同胞喜爱的独特民族乐器,其音色浑厚、粗犷、动听,形制颇为特殊,吹奏技巧也不同一般。如何使他焕发新的生命力,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使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现状;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2-0032-02
一、苗族大唢呐的现状
苗族大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深受广大苗族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近年来在筠连一带大唢呐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筠连县200多名大唢呐手中60%以上是20来岁的青年,最小的才14岁。笔者接触过的苗族大唢呐手文化程度都不高,最高才初中毕业,普遍只读过几年小学,老年乐手几乎是文盲。文化程度的深浅,在乐感和接受音乐知识方面,自然都表露出明显的差别。大唢呐行从来没有乐谱,流传于乐手们之间的是“啷当调”,师傅在传授乐曲时,以啷当二字代替唱名,不直接唱1234567,将两个字有规律地安在旋律中,就像用啷当作为歌词谱写的啷当歌。啷当调虽然落后,却口传心授了很多年,培养了不少乐手。徒弟们用啷当调,靠脑子灵活死记硬背许多乐曲,然后在大唢呐上反复吹奏,师傅手把手地指导纠正。通常新徒弟半年内跟随师父学习各种基本功,半年后,学得好的可在演奏中当替补,边学边实践,直到師傅认为你可以独撑门面为止,才能出师。这段时间不限,短的一年,二年,长的几年。有的十几年还出不了师,必须跟随师傅,只不过每次吹奏之后,可以分到一点工钱而已。多年来,苗族同胞们无论婚事、丧事或其他喜庆节日,都习惯性地邀请这种以大唢呐吹奏为主的演奏班子,用以起到庆贺、吊唁、热闹的作用。即使在电影、录像充满城乡文化市场的今天,苗族弟兄们依然故我,保持着这一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古朴习俗。乐手们吹奏的乐曲,无论婚丧喜事还是做生办酒都是一样,只是在众多的乐曲中挑选大家喜爱的吹奏即可。苗族大唢呐吹奏班子人少精悍,便于集中。眼下演奏一晚上,一般收费每人5至10元。如连吹几天,价钱可达二至三倍。乐手们空闲时外出吹奏,平时在家务农。有人相邀即召集附近几人前往。受人欢迎的一流乐手,自有相应的收入。在流传的大唢呐乐曲中,一些曲目有名称,如“单管子”、“节节三”、“大青龙”、“过路调”、“双拐子”、“三个半”、“将军调”等等。而很多乐曲至今还没有曲名。据苗族老乐手王世元介绍:很多调门我只晓得怎样吹,没有曲目,连我学的时候老一辈也说不出曲名。他回忆,有曲名的和没曲名的曲目大约有80多支,各占一半左右。王世元现年78岁,筠连县蒿坝镇合力村人,20岁学吹大唢呐,先跟父亲学,后拜师落木柔乡刘万才,至今已有58年吹奏历史。自22岁起他就独撑门面,带起班子帮人吹奏。很多年前,他便被苗族同胞们公认为吹得最好的乐手。他德高望重,精通吹打,方方面面都是行家里手。几十年来,他培养出了不少徒弟,从筠连巡司、龙镇,到云南牛街、珙县王场乡方圆百里,分布着他的40多个徒弟以及更多的徒孙。他是周围一带大唢呐行中年龄最大,资格最老,技术最好,也最受人尊敬的乐手。他的徒弟中有亲朋好友弟子,也有慕名远道而来投师的学徒,除绝大多数是苗族同胞外,也有一些汉族农民。对徒弟拜师学艺他是来者不拒。目前大唢呐在筠连分布很广,全县每个乡镇都有大唢呐手。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大唢呐手200多名,大唢呐200多支;吹奏班子40多帮。特别是蒿坝镇的合力村、中由村,团林乡的香樟村、大埂村,乐义乡的陶坪村,筠连镇的骑龙村、金花村。这些地方乐手众多,好手云集,这批乐手年轻人居多脑子灵接受能力强,并勇于探索。笔者听说已有高中生和更多的初中生在学习吹奏,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使大唢呐的吹奏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苗族大唢呐的传承与保护
大唢呐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查。民间传说却有几种,一说在唐朝,七仙女下凡在海边听得一阵低沉浑厚的乐器声,回天宫后与铁拐李一道仿效做好却不会吹,后由师旷吹响,故师旷便成了大唢呐行敬奉的菩萨。一说是一苗家有7女1儿共做一支大唢呐,声音压堂又脆性,并且热闹屋基,还能驱妖避邪。又一说在唐朝一苗家7儿1女同做一支大唢呐传下去云云。这些虽然是民间传说,甚至是神话,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大都提到唐朝,二是为苗家所造。据查,吹奏大唢呐者历来是苗族同胞,故人们称苗族大唢呐。后来才逐步传入少数山区汉族中。大唢呐的发源地至今也无法考证,有的说由筠连等地传入云南,有的说由云南传入筠连等地,各说不一,一些年老乐手也不知详情,成为难解之谜。大唢呐形制独特,构造却并不复杂,由哨子(又称叫口)、巅子、堵气盘、碗口(喇叭口)5部分组成,哨子是将未扬花的油麦杆掐下约1公分长的嫩麦杆筒,经开水煮后晒干制成,吹奏时套在巅子上。麦杆筒要软,厚薄要均匀适当。吹奏时容易损坏,乐手须常备储存,以便随时更换。堵气盘是一块金属皮做成直径约4至5公分的圆盘,中间有一小孔,哨子从中间穿过,安放在哨子和巅子的连接处。吹奏时起到堵气,保持气息,帮助换气的作用。这个不同一般的堵气盘,是保证大唢呐吹奏效果十分重要的部件。巅子是一根用铜皮做成4寸长从小到大的管子,上接哨子下连琴杆,将两端衔接起来。琴杆是一根长约50至70公分左右的打木或泡桐木管,实际上是一根琴管。琴管上小下大,连接巅子一端直径约1.5公分,另一端逐渐扩大到3公分,刚好被下面的碗口套住。琴杆正面和背面共有8个音孔,每个音孔很小,前面7个音孔相距1至1.2寸,双手指头按音的分工,与吹奏其他唢呐大致相同。这8个音孔可以吹奏旋律,还可变调。琴杆是大唢呐所具特色的关键部分,其罕见的长度是它有别于小、中唢呐的主要标志,又是其音色浑厚,粗犷的原因之一。为了保证音准,在制作时要边凿空里面边试吹。琴杆壁的厚度和音孔的距离都是制作中要严格掌握的技术。代表大唢呐特征的还有它硕大的碗口。碗口是用泡桐木完整地雕戳而成,高约20公分,碗口上面从小到大地张开,上面大小刚好套在琴杆上,下面口径一般是9寸,大的可到1尺。碗口壁较厚,在0.5公分上下。琴杆与碗口是可以分开的,随时可接上取下,吹奏时接上去,休息时往地上一杵,两部分便截然分离。不过碗口接到琴杆却颇有讲究,拧紧拧松直接关系到大唢呐的定调。如果几把唢呐齐奏,就可利用拧紧拧松碗口和琴杆的接头进行定调。这些大唢呐产于民间,全是手工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刀凿痕迹清晰可见。苗族同胞还要用土漆、金属皮、红布巾把它装饰起来,使之更加引人注目。
大唢呐在全国民族民间乐器中还不多见。笔者经多年考察后亦认为,像筠连一县之内大唢呐吹奏覆盖面之广,乐手和吹奏班子之多,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在民族民间乐器大家庭中,至今还没有它的席位,这种充满乡土气息,具有一定表现力的民族乐器,还没有引起音乐界的足够重视。当地县文化馆非常重视这朵民族乐器的奇葩。早在50年代就组织乐手刘万才、伍友全参加各级文艺调演。他们吹到宜宾,吹到成都,并一举吹到北京,为首都人民带去一股新的山乡古朴乐风。1979年组织乐手刘光本、王泽文等4人参加地区建国30周年调演之后,地区又挑选他俩与珙县熊得聪、黄绍银一起,组织赴省参加调演,获得奖励。面对这一民族艺术的瑰宝,面对200多名酷爱吹奏大唢呐的乐手以及大批喜欢大唢呐的听众,我们该如何爱护它,继承它,发展它,运用它呢?笔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有如下设想和建议:
1、各级领导应重视苗族大唢呐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对乐手及他们的演奏应给予支持和帮助。
2、民委和文化部门应组织加强搜集、发掘、整理、研究工作。尤其是对年老乐手要及时录音或录像,注意搜集整理记录那批无名乐曲和高难乐曲,以免造成失传绝后。
3、文化业务机构分期分批对大唢呐手进行音乐培训,使他们能识简谱,掌握一般节奏,增强乐感,提高水平,方有利于大唢呐吹奏的继承和发展。
4、各乡文化站、文化室应将他们组织起来,一是便于学习训练,二是便于他们自身活动,对文化站、室组织的文化活动也大有益处。
5、应建立苗族大唢呐全面的艺术档案,对人员分布、乐手情况、班子组合、流动状况、活动情况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有利管理。
6、引导他们经常活动,让乐手们有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在比赛中交流,总结、提高,对优秀者奖励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7、建议在当地适当的时候举办苗族大唢呐节,全面展示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8、条件成熟时,建议地、省给苗族大唢呐乐手多、演奏班子多、活动开展多的几个乡命为“大唢呐乡”。筠连县力争成为“大唢呐之县”。
以上想法是否成为现实,还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仁和乐手们的合作和努力。不过,有大批默默奋斗的乐手,又有广大热爱它保护它的民众,有各级音协的支持,相信这些设想能够逐步实现的。
最后应当提出的是,苗族大唢呐这朵乐器的奇葩,有着比较宽广深厚的土壤。但是,要使它焕发新的生命力,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各有关方面都应关心它,扶持它,使之更加完善,使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