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瑞雪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科研处,黑龙江150080)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法案与孤立主义
乔瑞雪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科研处,黑龙江150080)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并很快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的威胁和挑战,美国国会在30年代先后通过四个中立法案。以中立法案为依据,美国对外推行中立政策,即美国式的绥靖政策。围绕着中立法的制订与修正,国际主义者与孤立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中立法案;孤立主义;罗斯福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并很快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的威胁和挑战,美国国会在30年代先后通过四个中立法案。以中立法案为依据,美国对外推行中立政策,即美国式的绥靖政策。本文主要探讨美国政府通过的中立法案与孤立主义之间的关系。
一
1935年,德国公开违反《凡尔赛和约》关于限制德国武装的军事条款,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积极扩军备战。同时,意大利在非洲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英、法为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对德、意侵略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也实行中立政策。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并由罗斯福签署了第一个中立法案,宣布“凡由美国或美国其他属地之任何地点,将武器、弹药及作战工具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任何中立国港口以便转运至交战国或为交战国所用均属非法”。法案规定有效期限为6个月,即1936年2月29日到期。该法案从法律上把美国基本的欧洲政策固定下来,对当时欧洲的绥靖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罗斯福在签署法案时说,“这虽然表明美国政府及人民避免战争的愿望,但是它可能将使我们卷入战争而不是置身局外”。可见,罗斯福已经认识到中立法案并不能使美国摆脱欧洲的纷争。虽然他以总统的身份签署了这个法案,但也是身不由己,这主要是受到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影响。罗斯福说:“我希望,在我们当中,美国鸵鸟会少些,鸵鸟把头埋在沙里终究对身体不利。”[1]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尽管美国是这场战争的大赢家,但这次战争也给美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所以,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反战运动、和平主义运动席卷全国,人们不希望看到战争再次降临,再也不愿意美国再次卷入其中。美国和平主义团体要求对一战军火交易的情况进行调查。1934年,美国参议院成立以参议员杰拉尔·奈伊为主席的军火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美国是为了少数利益集团而进行战争的,“上次参战,我们的目标半点也没有达到”,“军火商贿赂了政客,共享了专利的好处,瓜分了企业,赚了难以置信的巨额利润,而又偷税漏税——这一切都隐藏在那些肮脏的杀人武器买卖里。更糟的是,军火商为了攫取利润还助长了战争”。[2]调查结果公布后,美国国内一片哗然,上当受骗之感在美国人脑海中油然而生。深受孤立主义传统影响的美国人认为,参战不仅是为欧洲大国火中取栗,而且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此时,欧洲上空已是战云密布,但在国内,孤立主义者则掀起了强大的反战浪潮。面对巨大压力,罗斯福不得不做出让步。1935年10月,罗斯福说:“不管其他大陆发生什么事情,美利坚合众国一定而且必须保持我们国父许久以前所祈求它能保持的——置身事外,不受牵连。”[3]1935年中立法案的通过,还与孤立主义者对战债问题的认识有关。一战后,英、法、美、德四国关于战债、赔款和贷款的纷争日益复杂,美国加大了对德国的扶持力度,对英、法赖债不还日益不满。1934年,《约翰逊战债拖欠法》规定禁止向英、法等债务国贷款,反映了孤立主义者的仇英情绪。
二
1936年,罗斯福虽然以压倒多数的票数赢得了第二任总统选举的胜利,但在对外政策上却受到孤立主义的束缚和制约。1936年2月29日,美国参众两院联合通过决议,对第一个中立法案作了修改。该法案新增两项条款:一是禁止贷款给交战国;二是武器禁运条款不适用于拉丁美洲。有效期限为14个月(即到1937年5月)。这就是美国的第二个中立法案。
该法案要求政府在推行对外政策的时候,应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公开进行武装干涉,以帮助佛朗哥叛军击败共和国军并建立法西斯政权。美国对西班牙内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表面上对内战双方都是公平的。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由于中立法的缘故,不能从美国购买军火,而佛朗哥方面虽然也不能直接从美国购买军火,但它可以通过德、意间接购买美国的军火。这样,中立法就在事实上起到了帮助法西斯的作用。
三
国际局势的发展不允许美国独善其身,法西斯国家在全世界的疯狂扩张,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美国避免战争的唯一办法就是联合西方民主国家共同抵御侵略,于是,罗斯福对中立政策进行了调整。1937年4月29日,在第二个中立法即将到期之际(1937年5月1日到期),美国通过了第三个中立法案,即永久中立法。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对交战国或内战国家实行军火禁运;授权总统判定战争状态之是否存在,美国总统可以对交战国或内战国家的原料供应进行控制;交战国向美国购买非军事物资时,必须“现金购货,运输自理”。该法案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不规定有效期限,具有永久性;第二,扩大了适用范围,由原来的交战国扩大到内战国家;第三,增加了对非军事物资贸易的限制,条件是现金交易,并不得由美国船只运载。
尽管1937年的永久中立法赋予了总统一定的自行处置权,但它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中立法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内战国家,是针对当时正在进行的西班牙战争。该法案并不妨碍佛朗哥叛军从其支持者——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的转运中得到所需的武器和物资,因为德、意与西班牙之间并没有正式宣战,德、意可以以中立身份从美国购买军火,然后提供给佛朗哥叛军。同时,美国的现金交易、自行运载的规定本来是为了防止一战后的债务问题的重演(协约国拒绝偿还美国债务),维护美国商人的利益,保证他们发战争财。但客观上,这一规定对拥有海上运输力量的侵略国是有利的,而对缺乏现款、又没有运载力量的被侵略的弱国是不利的。这一局限说明了孤立主义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还是占据了上风。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孤立主义的大本营芝加哥发表了一次重要的演说:“世界上无法无天的瘟疫正在蔓延,看来这是不幸的事实。每当一场侵害人身健康的瘟疫初起时,社会上都会赞同并实行隔离病人,以资保障居民的健康,防止疾病蔓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防疫演说”,是罗斯福向孤立主义者放出的一个试探气球,暗示美国不能排除卷入战争的可能。他说:“我们决心置身战争之外,可是我们不能保证美国不受战争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免于卷入战争的危险。我们正采取使我们卷入的危险减至最小限度的一些措施,但是在一个信任和安全已经遭到破坏的骚乱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3]“防疫演说”遭到了国会内部的孤立主义者的强烈反对,有些人甚至要弹劾总统。这种情况说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还很强大,实行“防疫”的条件不够成熟,罗斯福还要继续等待时机。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修改中立法带来了转机。面对国际形势的严重恶化,罗斯福认识到,只有废除禁运条款才能改变被侵略国的不利局面。1939年9月21日,在罗斯福的要求下召开了特别国会以废除禁运条款。在特别国会上,罗斯福说:“我这样要求,是因为在我看来,这些条款于美国的中立、美国的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和平具有致命的极大危险。”[3]彻底取消中立法是不可能的,罗斯福的策略就是要取消武器禁运的条款。而国会中的孤立主义者虽意识到中立法的修改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不愿意放弃努力。他们说:“如果对总统不加限制,那么他将把国家推入战争。”[4]由于罗斯福的让步,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主张修改中立法的人越来越多了。10月27日和11月3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皮特曼方案,即美国在30年代的第四个中立法。其主要内容是:废除武器禁运;交战国可以现金购买武器,但是禁止美国船舶(包括飞机)运载乘客或货物到任何交战国去,即现款自运原则;总统无权豁免现款自运。修改中立法斗争的胜利,预示着孤立主义时代即将结束,一个新的国际主义时代即将到来。
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中立法的制订与修正,国际主义者与孤立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武器禁运和总统自行处置权问题。从整体上看,孤立主义在美国的外交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但从中立法的演变上看,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领域中的支配地位逐步下降,这种变化趋势是国际局势日益恶化的必然结果。
[1]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575.
[2]伯恩斯.罗斯福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3.
[3]罗斯福.罗斯福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外交政策1932—1945(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90.
American Neutrality Acts and Isolationism in the 1930s
QIAO Rui-xue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In the 1930s American congress issued four Neutrality Acts.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Neutrality Act to isolationism to U.S.foreign policy.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merican foreign pol icy.
Neutrality Act;Isolationism:Roosevelt
D995.9
B
1001-8794(2010)11-0092-02
2010-05-17
乔瑞雪(1972-),女,黑龙江肇东人,副编审,从事历史学和传播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