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源头 心灵的归宿——长篇小说《回家》读后

2010-11-24 22:22魏委
文艺论坛 2010年4期
关键词:思乡老兵绳子

■魏委

一辈子的魂牵梦绕,一辈子的深切期盼,回家,回家,回到生命诞生的那片故土,寻找人生心灵的归宿……著名军旅女作家周慧敏的新作《回家》,为我们呈现了一段让人感慨不已的历史和这段历史中感人至深的台湾老兵的故事。

穿越时光隧道,拨开历史烟云,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考、博大的情怀、细腻的笔触,带着读者走进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情境之中。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全面转入战略反攻,腐败透顶、民心丧尽的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溃退台湾。我们曾在众多的文艺作品中读到过关于这场战争的宏大叙事和解放军将领的运筹帷幄、人民军队的流血牺牲,而国民党军队溃退台湾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此后在海峡那边又有怎样的人生历程和情感伤痛?大陆文学作品还很少将之作为叙事主体去描述。这样的描述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主人公高秉涵有着国民党员身份的父亲离奇惨死,惊恐万分、爱子心切的母亲强忍悲痛将不满13岁的儿子送上名为求学、实则逃难的求生之路,临行前,母亲反复叮嘱儿子牢记一件事:“一定要跟着国军走,国军不回来就不要回来”,这个懵懂少年此刻还说不上有什么价值判断,但他是个听话的孩子,于是,少年“学兵”高秉涵跟着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军队,历尽磨难,几度生死,逃至台湾。小小少年,在台湾艰难求生,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从火车站的小贩到求学、工作,最终成为著名律师,娶妻生子,几十年间,他一刻也没忘记的是老家山东菏泽的亲人,心心念念的是回到母亲身边。然而,当他等了几十年,将一封浸透着思乡之情的家书辗转寄达家乡之时,母亲刚刚含着对儿子的万分思念不舍离去,直到台湾长达38年的戒严令解除,高秉涵终于踏上回家之路。作者敢于正视民族苦难,不回避描写战争创伤,真实而撼人心魄地再现了大时代中小人物——高秉涵们的人生命运,形象地折射出海峡两岸六十年的沧桑历史,揭示出呼唤国家统一、民族和睦这一极富意蕴的时代主题。这部小说有着真实的创作原型,高秉涵确有其人,小说中甚至就用了他真实的姓名,所写真人真事,所抒真情实感,历史在此呈现,便具有了强烈的真实感,为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知那段历史,感悟战争离乱、海峡之隔、家乡之思的伤痛,了解两岸从分离对峙到接触交流的曲折,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我想,这也许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价值所在。

少小离家老大回,漫漫回家路,悠悠思乡情。从离家的那天起,高秉涵就不曾停止过对家乡的思念。家乡有打小疼爱他的奶奶、姥姥,有最亲最亲的母亲,有他最爱吃的菏泽烧饼和耿饼,回家的愿望成为他悲喜人生鲜明的主题,无论如何要回家,回到人亲土亲的家乡,这是高秉涵和众多台湾老兵一生的寄托和守望:老兵郑风生为回家尽孝,触犯军规,付出了生命代价;老兵徐达辉没等上回家的那一天,去世后坟墓朝着家乡的方向,而他所在地老兵们的坟墓全都面向北方——祖国大陆的方向;众多老兵日日思家归不得而长眠于台湾岛,高秉涵一次次地将他们的骨灰带回大陆安葬,让飘泊一生的老兵魂归故里,叶落归根。思归的何止是老兵们啊,王将军因思乡、因不能为老母送终而在部属面前潸然泪下;蒋氏父子最后的栖息地选择了“大溪慈湖”,皆因此处风景酷似家乡奉化,而“慈湖”一名亦因感念母亲慈爱而命。离家、想家、回家,刻骨铭心的情感伴随着台湾老兵的日日夜夜,正如书中王将军所言:“人同种,书同文,车同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规矩,我怎么能不想家呢?”在这里,“家”既是每个老兵生于斯长于斯、亲情难以割舍的故乡那个小家,也是同种同根同源同文的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家乡的亲人苦盼,飘泊的老兵苦思,贯穿小说始终的是血浓于水的真情,作者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倾注了她对台湾老兵们的深情。更可贵的是,作者在将苦难和伤痛、将思乡之情写到极至的同时,还注入了鲜明的善与爱的情感基调。高秉涵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总有人在他命悬一线之时伸出援手,他才得以九死一生,逢凶化吉;在台湾求生奋斗的岁月,又是诸位好心人给了他真诚的关爱和帮助,使他成为一名颇有声望的律师,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而高秉涵又将他的善与爱付诸帮助老乡回家的行动之中。如果说,战争离乱的残酷让人不忍回首,那么,这善与爱便是一抹温暖人心的亮色,它浸润着中华民族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的文化特质,小说也由此而有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悲情温情、亲情乡情、家国之情,情之所至,让人心酸流泪,也让人震撼感慨。我以为,这便是这部小说的情感魅力所在。

小说跨越六十年时空,叙事结构清晰,情节铺陈流畅,故事的演绎,人物的命运,无不随着历史脉络的延伸而推进,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一部承载着六十年风云的宏大叙事之作。然而,作者粗线条写史,细线条写人,将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作为一个背景,重在写这个背景中发生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尤其是细节的运用,很好地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和意蕴。品味一下这几个细节吧:一个漂流瓶——国军士兵郑风生偷渡大陆被判投敌罪,临刑前,他将13年前在镇上为病中母亲买的西洋药片用塑料袋装好,写上家里的地址和母亲的姓名,交给法官高秉涵,请他将之置于瓶中,放入大海,期盼着这个寄托着对母亲苦苦思念的漂流瓶能漂到对岸,漂到他在厦门海边渔村的家。一本地图册——流落到缅泰边境的老兵徐达辉,至死未能回家,家中中国地图册辽宁那一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而且已经翻得非常陈旧。一勺土——同乡回大陆探亲带回了家乡的泥土,高秉涵为同乡们一人一汤勺地分发,一位80岁的老先生因出门时一阵风将他还没来得及包裹好的泥土刮跑而跪地失声痛哭,直至又得到老乡们匀出来的一勺泥土才被劝住;高秉涵将自己的一勺土分成两份,半勺放进地下室保险柜,半勺用水冲了慢慢喝下。一根绳子——少年高秉涵离家时,母亲给了他那根绑过父亲的绳子,这根带血的绳子伴随他颠沛流离、异乡生活几十年,在两岸实现大三通、回乡为父母合葬时,他将绳子扔进了火里!那是一根他曾经为之痛过、恨过的绳子,绳子化为灰烬时,高秉涵想起的是父亲最后一次看他的眼神和留下的一句话:“孩子,小心点,不要忘记回家!”那一刻,心结解开,青丝变白发的高秉涵已然从历史的伤痛中走了出来,情融入了故土,心回到了家园。这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既将台湾老兵们至死不渝的思乡情结展示得淋漓尽致,又将高秉涵们“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释怀和化干戈为玉帛、同胞相亲、骨肉相连的期盼,巧妙地融入其中,而且,小说以高秉涵焚绳结尾,意味深长地营构了一个情感升华和想象的空间。我觉得,这就是这部小说艺术张力所在。

如果不过多拘泥于真人真事而进入更有艺术意蕴的创作空间,如果对人物心灵空间的挖掘和刻画更深入和立体,如果叙事语言更符合特定年代和地域的情境,那么,小说的艺术价值也许将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我仍以为,这是一部独特、厚重、极具情感震撼力的小说。

猜你喜欢
思乡老兵绳子
昭君思乡
老兵
老兵
思乡
寻宝藏
思乡与蛋白酶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本期主题:思乡
一个老兵的信仰
取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