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室内空间设计背后的美学演变

2010-11-24 22:22胡国梁
文艺论坛 2010年4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现代主义空间设计

■ 胡国梁 刘 超

室内空间设计指在一定的建筑空间内,通过装饰使空间富于张力和意味的设计活动,主要包括展示空间设计和建筑空间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具有实用性,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空间使用的需要。所以,有人认为空间设计是科学,旨在有效调整空间使用效率,而非艺术。这种思维走到极端表现为严格的功能主义和反美学。但是,空间设计的历史以及人们对设计的审美要求均同时显示出空间设计的内在艺术性。根本不存在纯粹功能性的室内空间设计,当空间作为实体被表现和结构出来之时,作为特别的创造活动,艺术性与审美性就已经内在的蕴含其中。古罗马伟大建筑师维特鲁威对建筑提出的实用、坚固、美观三大要求,至今仍然回荡人们耳边。

美学是具体艺术思想和观念的总结和凝练,是具有纲领性和系统性的艺术哲学。室内空间设计具有艺术性则意味着其必然受美学演变的影响。研究美学演变对设计的影响意义非常重大。当前的室内空间设计,充满着躁动和喧哗,流派迭起,潮流众多。但是,真正成功的设计作品,也就是完美的平衡功能性和审美性的设计作品却是凤毛麟角。分析美学演变对设计的影响,特别是主体性美学转向主体间性美学对设计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具体解释室内空间设计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室内空间设计前进的方向,为设计提供创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指引。

一、前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和主体间性美学

西方美学经历了前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和主体间性美学三个发展阶段。前主体性美学起源于古希腊,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这段时期,人们认为世界的中心是哲学家所谓的存在或者信仰中的上帝。无论是存在,还是上帝,其本质都是客体性的,也就是说人要隶属于某种非人的权威和规则。在前主体性美学的理论框架中,美或者作为一个实体从属于存在,或者作为一种属性依附于上帝,没有独立地位,是与个人无关的他者。好的作品要尽量弃绝人的感觉和意见,只有反映和再现出真实和真理的作品才是美的。

自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主体成为了世界的中心,理性和人的尊严被无限高举,主体性美学由此产生。主体性美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等等。在康德看来,美是道德的象征,在黑格尔看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仍然属于从属地位。但是不同于前主体性美学,美在这个时期不再是与人无关的客体,而是作为主体的外展而存在。在美的事物的后面,是一个主体性的实体,例如道德和精神。艺术从再现时代进入表现时代,艺术品被要求表现某种属人的质素。

主体性哲学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即主客体二分的问题。人和自然对立了起来,进而人与人,人与自身也发生了对立。二十世纪的哲学极力调整主客对立的矛盾,主体间性哲学和美学由此产生。当代社会,个体和个性得到了尊重,多数人的暴政被人们普遍唾弃,少数服从多数不再具有合理性。人们倡导交流和沟通,提倡理解和对话,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对立得到了舒缓。主体间性美学的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苏珊·朗格、杜夫海纳、伽达默尔、巴赫金等等。就艺术作品来说,其突出的特征就是抛弃了作品背后的东西。作品就是作品,它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主体,作品没有必要去再现或者表现另外一个事物。作品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它的意义和价值全部都内在于自身之中。

二、主体性美学与现代主义的兴起

室内空间设计的历史演变与美学的演变是一致的。美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向,室内空间设计同样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变,即由古典主义转为现代主义和走出现代主义。以往,人们习惯从社会学、经济学、风俗学和艺术史的角度分析室内空间设计范式转变发生的原因。但是,在更深的层次,这种转变有着内在的哲学和美学原因。

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甚至后来的折中主义等等室内空间设计思潮均属于古典主义。尽管在时间上,有些潮流兴盛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例如折中主义,但是其形式外壳之下的内在艺术规范和准则其实仍然是古典的。哥特式教堂的空间设计典型的反映出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绚烂的彩色玻璃和华丽的装饰使整个空间充满迷离和梦幻,人们进入其中仿佛置身另外一个世界;飞扶壁把高高的拱顶支撑起来,形成了特别的视线收缩效果,人们向上张望仿佛张望天堂,心灵不自觉开始升华;古典主义设计首先使人与日常生活隔离,而后服务于信仰和真理的目标,使空间成为了连接人间和天国的媒介与通路。这种运用空间设计把人引向某种超越性实体的方式在古代建筑中一直占据主流,与前主体性的美学原则是一致的。

进入十九世纪,往日对众神和上帝的景仰之情已经一去不再,实用、有效、理性等现代精神深入人心。但是,仿古典建筑和折中主义建筑却在这时被大量建造,一些建筑甚至牺牲功能性和实用性来保持外在的古典样式,例如1834至1841年修建的纽约原海关大厦,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古典主义具备超历史性的结构合理性吗?不是。与其说人们在形式上倾向于古典建筑,不如说人们仍然执着于古典建筑背后体现的超越性意义和力量,这些才是超历史的。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最后取代了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成为空间设计第一次的大转折。这个转折并非实用性和功能性取代了艺术性和超越性,而是主体精神取代上帝和真理成为了新的信仰,成为了空间设计背后新的力量和支撑。前主体性的美学原则这时让位于主体性的美学原则。

三、理性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尴尬

二十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室内空间设计日益被人们所诟病,走出现代主义成为了设计界的共识。大量的反现代主义流派产生,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野性主义等等思潮粉墨登场。再加上一些边缘的传统复兴提倡者,晚期现代主义支持者和独特风格的设计师,整个设计界充斥在一片喧嚣之中。但是,现代主义室内空间设计的弊病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如何走出现代主义?人们愈发茫然。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千篇一律的确令人难以接受,但是问题的根结却比表面的现象复杂得多。包豪斯学院的校长格罗皮乌斯认为,“我们时代的主导精神,虽然还未具有明确的形式,但是已经能辨认出来了。把自我同宇宙对立起来的旧的二元论世界观正在迅速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万物统一的观念,它认为所有对立的力量都处于绝对平衡状态之中。从事物及其表现中看出本质的统一性,这一清新的认识给创作活动以基本的内在涵义。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①对二元对立的批判自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开始,进入二十世纪它已经成为思想界的主流问题。格罗皮乌斯找到了时代的关键问题,但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他看来,二元的对立应该让位于多元的平衡。具体到设计领域,“我们把每一种形式看作是一种观念的化身,把每一件作品看作内心深处的自我表现。”②这种思想仍然属于主体性美学,作品背后仍然存在一个外在的观念,空间形式仍然指向某一主体情感。

隐藏在现代主义室内空间设计背后的主体情感具有多样性和流动性,非常难以把握。于是,现代主义设计师慢慢把目标定位在理性,理性成为了最重要的、至高无上的主体情感。理性主义使空间设计作品具有内在的有序性,同时也使其与技术、商业联合在了一起。效用和功能成为了室内空间设计的核心价值。除非业主有要求,或者基于特别的需要,否则审美因素是天然的被排斥在理性主义思维范式之外的。设计作品尽管被冠以机器美学和未来主义的名义,其审美要素的合法性和持久力却是令人怀疑的。理性主义内部很难形成一种富于活力的审美机制,其活力往往源于对传统的反抗和对自然的征服。换句话说,理性主义的力量源于其外在的对立物,如果主客调和了,如果对立和谐了,理性主义必然陷入僵化、枯燥和单调。事实上,现代主义的衰落正是根源于理性主义取得统治地位后自身生命力的流失。

四、主体间性美学与未来之路

室内空间设计走出现代主义,也就是在美学上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在主体间性美学看来,室内空间设计不是赋予空间某种形式,表现某种情感。空间应该成为一个生命,成为一个活的形式,“感情意义属于形式本身而不属于任何它所再现或暗示的东西”。③设计应该致力于空间的有机性、多义性、流动性和矛盾性,这些属性构成了空间的生命特征。

有机性指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建筑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美国建筑师赖特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他认为“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有机的就意味着是内在的哲学意义上的整体性,在这里,总体之于个体和个体之于总体是一致的”④。有机建筑的代表作是赖特1937年设计的流水别墅,别墅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美轮美奂。多义性指空间表现出复杂难明的情感。柯布西耶在二战后设计的朗香教堂,是建筑多义性的代表作。从不同的方向观看,教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其独特的样式可以令人产生各种的联想,整体呈现出一种模糊混沌的美感。流动性指空间在它可能的各个方向上延续或流动。建筑史上有两座著名的古根翰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一座位于美国纽约,由赖特设计,一座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由盖里设计,它们是空间流动性的代表作。两栋建筑都表现出了雕塑主义的倾向,建筑空间在情感上向四周蔓延,展示出流动的生命特质。矛盾性指空间内部或者外部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张力结构。美国建筑师盖里设计的自家住宅是其中的代表。这栋建筑呈现出典型的解构主义风格,充满拼凑感和割裂感,建筑的线条和几何形状相互穿插对抗,形成了一种怪异但是富有活力的美学风格。

其实,除了有机性、多义性、流动性和矛盾性,生命的特征还可以罗列很多。不过,任何空间设计作品都不可能完美的把所有生命特征表现出来。表现出有限的生命性,就已经是成功的空间设计作品了。在这些作品中,主体性美学的主客对立消失了。作为一个生命,空间作品需要我们与他交流,在交流中参与其中,分享彼此的生命,激发彼此的活力。

追求生命性的空间设计,二十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发端,但是受建筑成本、功能需要和受众审美习惯影响,一直没有产生重大反响。但是,在流水别墅、朗香教堂等建筑的内部却蕴含了变革的力量。当技术允许,美学风格发生变化之时,这潜藏的力量勃然喷发,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设计新思潮,影响持续至今。室内空间设计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当前,面对个性化的受众,空间设计再也不应成为非人化的存在,成为与人的情感和性情无关的功能背景,拒斥主体的交流和参与。基于主体间性美学,空间应该成为主体,成为活的生命,成为情感表达的源泉,牵引和感动进入空间的人。虽然当前设计领域声音喧闹、流派纷杂,但是当我们抓住主体间性美学的原则之后,就能在躁动中站稳,重新找到设计的方向和动力,找回在现代主义那里失去的勃勃生机。

对于中国室内空间设计来说,主体间性美学是一个契机,在天人合一的中华哲学传统中就蕴含着主体间性美学思想,“主体间性是中华美学的根本性质”⑤。基于一种后发优势,中国设计师在吸收中国古典美学资源的基础上融化中西,未必不能成为世界设计领域的领跑者。

注 释

①②格罗皮乌斯:《魏玛国立建筑学校的理论与组织》,汪坦、陈志华主编:《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第126页。

③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7页。

④莱特:《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记者谈话》,汪坦、陈志华主编:《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页。

⑤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49页。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现代主义空间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基于VR 技术的室内空间布局三维模拟成像系统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室内空间设计之住宅设计
王佳、骆太均空间设计作品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家具在室内空间布局中的品质特征探讨
诗评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