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惠,黄爱蓉,杨 伟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十堰44200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高校办公自动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办公自动化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的研究。文献[1]研究高校教教学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采用基于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示层的教学管理系统,指出三层体系架构具有良好的复用性和伸缩性,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2)应用的研究。文献[2]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研究。文献[4]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研究,提出用UML建模设计教务管理系统。文献[5]对学籍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研究。文献[6]对教学文档管理系统建模。3)高校教学信息化理论的研究。文献[7]提出名为大学资源计划(URP)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利用现代化大学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管理大学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大学提供决策、计划、管理、运行、以及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教务的研究,对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研究甚少。而传统的科研信息管理方式存在业务查询不方便、共享性差、应用范围窄、各业务功能重构性差等问题。为了服务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克服现有的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高校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的分析,抽象出业务模型和角色协同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工作流的高校科研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工作流技术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一类能够完全或部分自动执行的业务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8]。工作流技术为科研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手段。
科研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核心就是对高校科研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按其规律及特点将其划分为 “申请”、“立项”、“执行”、“结题”、“成果”等几个阶段,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借助灵活的工作流、任务自定制、项目监控和调度、课题成果跟踪、合同与经费跟踪等工具,实现项目申报管理、审批立项管理、经费管理、项目执行与监控管理、项目计划变更管理、资料文档管理、综合统计分析、论文/成果/专利管理等功能,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业务模型和角色协同模型。
业务模型是对高校科研管理服务系统所提供的业务的抽象,包括业务分类、相关业务部门、业务执行过程、业务信息等;业务分类是指系统应该提供的科研管理业务的种类和功能,主要是指项目申报类型和项目属性;业务对象是指科研管理业务中涉及到的业务的各个提交者和处理者,包括相关业务部门、各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体;业务执行过程是指科研管理业务从提交、处理到反馈的整个过程,涵盖有项目申请、项目批复文档、项目中期汇报、项目结题材料等内容;业务信息是指在科研管理业务的整个执行过程中,在各个业务涉及对象之间需要传递的各种数据、图表、报告等信息。
高校科研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涉及的用户主要有3类:管理员、专家、教师。不同类型的用户具有不同权限,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各类角色的协同工作:教师扮演项目申请、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成果登记申报、论文论著登记的角色,通过系统可提交项目申请,查看项目状态、结题材料上传等功能;专家在本平台中可以查询浏览所有项目、成果、论文,只有查阅权限。管理员分为校级管理员、院系级管理员和业务管理员。其中校级管理员权限最高,其职责在全校范围内对各类用户权限进行管理;业务管理员此处指科研、教研业务管理员,科研、教研管理员能查询科研及教研项目信息、计算统计教科研工作量;院系级管理员的权限在业务管理员之上,但受到校级管理员的管理,具有分配用户权限、管理上传院系级范围内的相关科研信息的权限。
图1 系统总体框架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科研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是针对此过程中项目申报、立项、批复、结题、论文、成果等环节按照一定的过程规则流转,共同完成组织成员间的协同工作。从业务流程的特点可以看出,科研项目的流程是一个典型的工作流过程,它的流程相对固定。该过程有多个环节,对应工作流中的每个过程,由不同的角色来完成。
本管理平台将角色协同模型和业务模型分别通过用户管理中间件和业务流转中间件来实现。
1)用户管理中间件
用于科研管理系统中大量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权限。通过提供统一的管理接口,包括角色和用户的增加、删除、属性更改等接口,以及用户权限的赋予、委托、更改等接口,屏蔽对不同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控制管理,由本中间件提供对数据库系统的具体访问,从而使得应用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不必关注后台的具体管理环境。
校级管理员拥有最高级权限,下设院系级管理员、业务管理员、专家账号,可以实现用户添加、删除、权限的赋予等功能。院系级管理员拥有对教师的管理权限,可以实现用户添加、删除的权限[9]。业务管理员仅限于对特定管理模块进行查询。
2)业务流转中间件
用于实现各种科研管理业务的定制、选择和流转等功能。通过封装和工作流的交互,提供相关的业务定制、选择和流转接口。首先,通过业务定制接口,应用开发人员不仅可以定义基本的科研管理业务单元,并将一系列的服务单元灵活地组织成完整的科研管理业务流程,而且可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方便地定义新的业务单元,变更已有流程或组织新的业务流程。其次,应用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业务选择接口,根据最终用户的选择实时动态地启动科研管理业务流程。最后,通过业务流转接口,可以提供和某个业务流程实例相关的业务处理驱动,从而实现业务数据在各个部门之间的传输。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体现工作流的思路,设计了一个灵活的对用户需求变化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科研实施平台。系统软件平台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的支撑环境,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选用的是: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库平台选用:SQL Server 2000,应用服务器平台是Microsoft IIS 6.0,应用软件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Net 2005。
本管理平台是对科研活动的执行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在管理员部分能够进行批文管理 (图2),可监控任务执行情况,对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不同部门所需要的项目汇总文档、论文汇总文档与成果汇总文档。教师个体可上传项目申报书(图3),项目负责人需要制定任务计划预算,任务分配、制定工作大纲、经费使用、项目研究时段、课题调度调整、项目中期汇报,提交结题报告和结题材料等内容,论文、论著及专利申报、成果申报等信息的登记;论文论著包括作者、合著者、论文属性、期刊性质、论文级别、论文的封面、目录、文章等信息。 成果信息包括成果类型、申报人员、申报时段、成果证书扫描件等信息。
图2 管理员操作界面
图3 教师操作界面
本管理平台实现了科研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在软件实施中能完成功能模块的自由组合,后续增加的模块可实现即插即用。本管理平台的主要特点如下:
1)灵活性 在工作流系统中,过程模型和组织模型是相互分离的,可以随时使用工作流定义工具改变工作流过程定义,从而改变业务的处理流程。同时在一个业务过程实例的处理当中,可以通过过程和监控工具动态改变业务处理流程[10]。
2)兼容性 利用工作流管理技术,可以方便实现与现有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引入工作流一体化管理后,可以通过工作流系统的应用接口方便的与相关业务部门处理系统的集成。
3)良好的可扩展性 本系统开发使用了模块化技术,使得功能的扩展和完善变得很容易,为以后系统升级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文开发的科研综合平台管理系统规范和完善了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编制科研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程序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开放式接口,便于扩展和推广,顺畅的校园网也为该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平台[11]。
[1]刘春明.基于三层架构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EB/OL]. [2010-01-18].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
[2]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3] 张 璇.基于 UML的教务管理系统建模[EB/OL].[2010-01-18].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
[4] 陈 军.基于UML的学籍管理系统建模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58-160.
[5] 姚敦红.基于UML的教学文档管理系统建模[J].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1):46-47.
[6] 蒋东兴,王 旭,陈怀楚.大学资源计划的理论与发展[J].教育信息化,2005(11).
[7] 杜 鹏.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型设计 [J].科协论坛,2008(10):54-55.
[8] 丁光惠.高校二级单位教材申报系统研究与开发[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1):55-57.
[9]黄 钧.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2002(9).
[10]丁光惠.高校二级单位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