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祖
(贵州省江口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江口554400)
耕牛青杠树叶中毒发生于春末夏初,发病原因是由这一时节青杠树(当地又名麻栎树)枝叶已近充分萌发,而牧草却尚未充分萌发,耕牛饥不择食,大量采食青杠树幼嫩枝叶及花穗,或是有的村民因无知而采集青杠树叶喂牛,从而引起耕牛发生中毒性疾病。
本县的官和乡曾是耕牛青杠树叶中毒的高发区。自1992年以来,本人对该病积极探索,摸准了其发生规律,基本掌握了该病的防治方法,并通过宣传使广大村民逐渐对本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本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减少了经济损失,介绍如下。
1992年4月初,该乡的香新、祝新、官寨、桅杆、保田、革新等村的耕牛陆续发病,主要症状为厌食青草,喜食干草;先便秘后腹泻,粪便恶臭,呈黑褐色,常混有黏液及血液或脱落的肠黏膜;皮下发生从会阴部开始由后向前的无热无痛的水肿;少尿或无尿。据村民们反映,以往每年这个季节都有为数不少的耕牛发生此种疾病,且病死率极高(几乎达100%),村民们都以为这是一种季节性的传染病。
1.1 发病与病死情况 官和乡1992年以来耕牛青杠树叶中毒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耕牛青杠树叶中毒发生情况
表1可看出,1992年,官和乡共发生耕牛青杠树叶中毒125例,死亡76例 ,病死率达60.8%;其中1992年~1994年期间共发生99例,死亡74例,病死率达74.7%,这一期间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占总发病数和总死亡数的79.2%、97.4%。综合观之,在1994年以前,青杠树叶中毒在官和乡的发病数和死亡数是相当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防治知识的普及,发病数和病死数逐渐下降,从1996年起,再未出现因本病死亡耕牛的情况,到2000年仅发病1例,从2001年以来便再没有发生本病。
1.2 主要发病区域及原因分析 耕牛青杠树叶中毒,在官和乡主要发生于香新、祝新、官寨、桅杆、保田、革新等村,其他村虽偶有发生,但发病极少,官和乡境内普遍分布有青杠树林,但各村具体情况不同。江渓、白果、泗度等村虽有大面积分布,但绝大多数是“亮角山”,树冠较高,耕牛不易采食到,且该地区天然草场较好,更是减少了耕牛采食青杠树叶的机会,因而很少发生本病。香新、祝新、官寨、桅杆、保田、革新等村则不然,不但大量分布青杠树林,且绝大多数青杠树林因村民长期刈割秧青而导致树冠低矮,加上村民们有自由放牧的习惯,耕牛极易采食到青杠树幼嫩枝叶及花穗,因而大大增加了本病的发生率。
2.1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本病发生于每年的春末夏初,青杠树叶充分萌发而牧草尚未充分萌发的季节。
本病多发于大量分布树冠低矮的青杠树林的区域,虽有青杠树林分布但树冠较高的区域极少发生,没有青杠树林分布的区域不发生本病。
2.2 临床症状 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反常(厌食青草、喜食干草),采食、反刍减少,粪干而带有多量黏液,或算盘珠样小粪球连成串,尿频而量少,伴有回头顾腹,后肢踢腹的腹痛症状;鼻镜无汗,喜卧。继而出现便秘,饮欲渐低以至消失,尿闭,鼻镜龟裂,反刍停止,在后躯臀部、肛周、会阴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无热无痛的水肿,按压留痕。随着病情的发展,水肿逐渐由腹下向胸前以至颌下发展;排黑褐色有恶臭的稀粪,量少且带有血和黏液,呼吸逐渐困难,少卧多立,鼻孔内有少量黏脓性鼻液,当身体过分衰弱时,便卧地不起,常伸颈磨牙,最后衰竭而死。
2.3 剖检变化 主要特征为消化道出血,瓣胃内容物干燥或硬结;皮下水肿,积有淡黄色、胶冻样液体;胸腹腔内积液、肾水肿、膀胱多空虚;当胸腔大量积水时,可致肺萎陷。
2.4 治疗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本病的治疗,首先要禁食青杠树叶,阻止继续摄入有毒物质,阻断毒源;其次是要进行清肠通便,排除毒物;第三是要进行解毒;第四是要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通过支持疗法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尽快消除疾病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泻下性药物进行清肠通便排毒时,应充分注意病畜体腔积液的程度,对胸、腹腔积液严重者,应禁用容积性泻药,以免使胃肠过度充满而进一步压迫心脏和肺脏,加剧呼吸困难。
在临床实践中,本人应用下面的方法治疗青杠树叶中毒病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初期病情较轻者,取蜂蜜250~500 g、菜籽油500~1 000 mL,将二者混合加温维持在40℃左右融化蜂蜜,在取鸡蛋清10~20个,混匀后1次灌服,1次/d,连用2~3 d。中后期病例,除采用上述方法外,另行瓣胃注射3%盐水1 000~2 000 mL;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0~1 000mL,安钠咖2~5 g,维生素C 2~4 g;按每公斤体重 0.5~1 mg,肌肉注射速尿;肌肉注射维生素B1 0.1~0.5 g;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0.05~0.15 g(呼吸困难者慎用),使用次数可视病情而定;腹腔积液严重时,可行腹腔穿刺排液;为抑制肠道细菌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当病情好转后,可用温水灌服牛胃药100~150 g、大黄苏打片200~300片,干酵母片 200~300片,1次/d,连用2~3 d;恢复饮欲后,可喂给淡糖盐水。
青杠树萌发季节不在青杠树林区放牧,不割青杠树叶及花穗喂牛和垫圈。在发病季节用1%石灰水喂牛,每天每头服500mL左右;也可在此期间给牛喂服大黄苏打片,每次每头300~500片,隔日1次。
4.1 官和乡耕牛青杠树叶中毒主要发生于该乡大量分布树冠低矮的青杠树林的香新、祝新、官寨、保田、革新等村,发病季节为农历的清明时节至谷雨时节期间。
4.2 从症状上看,青杠树叶中毒的某些症状与瓣胃阻塞(百叶干)相似,容易混淆,诊断时应全面综合分析判断。临床上,若抓住其初期厌食青草,食干草;中后期因体腔积液,虽多日未食却腹围增大,发生从后躯臀部、肛周、会阴等部开始,经腹下向胸前发展的无热无痛的水肿;流行于青杠树叶大量萌发而青草尚未充分萌发的春末夏初季节;发病区域局限于青杠树林大量分布且树冠低矮(尤其是次发林)的地区等固有特征性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就可确诊。
5.3 青杠树叶中毒难以治愈,尤其是中后期病例,治疗意义更是不大,故应以防为主,在青杠树叶大量萌发季节,尽可能不在青杠树林区放牧,更不要采割青杠树叶喂牛或垫圈,以避开毒源,并提前预防性地口服一些具有预防作用的药物,同时注意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