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如渠, 卢荣洲,贺佳伟,才永娟,杨峰松,钟日聪
(1.广东省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22;2.湛江广垦沃而多原种猪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348)
湛江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属于亚热带区域,年均温度23.2 ℃,绝对最高气温39 ℃,最低2.4 ℃,每年有半年以上白天温度在28℃以上,属典型的长夏短冬地区。2008 年3 月,湛江农垦畜牧公司与美国著名Waldo 种猪场合资建设的广垦沃而多原种猪场建成投入使用,从美国Waldo 农场引进300 头新美系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种猪,种猪在广州国家定点检疫隔离场隔离一个月后运回猪场,经注射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病毒等疫苗后,当年5月初开始配种,至2010 年6 月,共繁育出原种一代种猪6 000 多头,一代种猪初生均重达1.7 kg,28 日龄断奶均重9.3 kg,77 日龄转群均重35.5 kg,分别比原来提高分别提高21.4%(0.3 kg)、24%(1.8 kg)、31.5%(8.5 kg),校正至100 kg 日龄平均为146 d,比原来缩短10 多天。从本场繁育出来第1 代新美系种猪最好指标为:28 日龄断奶重最大的个体达16 kg(图1)、77 日龄达50 kg,至100 kg 日龄为131 d。2009 年6 月,经农业部种猪测定中心(广州)测定,杜洛克公猪生长性能指数达126.81、30~100 kg饲料报酬为2.08 ∶1,充分显现了新美系种猪的优秀遗传性能。2010 年6月,在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广东养猪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健康养猪技术大赛中,广垦沃而多猪群健康指数达到179.2,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充分印证广垦沃而多种猪不但具有优秀生长性能,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健康度。现将本场引进新美系种猪饲养、繁育试验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图1 广垦沃而多美系杜洛克超级猪:28 日龄断奶重达16kg
1.1.1 规范公猪采精和饲养管理制度
饲养40 头公猪每周至少采精40 次,以满足本场需要和对外销售是一项必须高效率才能完成的工作。与后备小公猪建立相互信赖的人畜关系,是高效率完成大量采精工作的前提,在6~7 月龄应通过饲喂、清粪的时机来与小公猪交流。7.5 月龄开始调教后备公猪采精工作,采精员这时应发出固定的命令口令让其渐渐熟悉口令,调教具体方法:可先从性欲好的开始调教,让其他公猪在隔壁观察,在晴朗早晨进行调教,每次调教15 min 左右,时间过长公猪会失去兴趣。在此期间采精员需要耐心,禁止打骂公猪,另外采精时要保证环境尽量安静,对于性欲差的可将发情母猪尿液、其他公猪副性腺分泌物放在假母猪台上。采精前用抹布(放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晾干)擦拭公猪包皮内尿液。后备公猪7.5 月龄前每日保证2.5 kg 采食量,采精公猪日采食量保证3 kg。此外,美国资深育种专家Socha博士建议在保持良好体况下美系杜洛克公猪可比大白、长白公猪每日少喂0.25 kg。
1.1.2 适时配种
后备母猪6 月龄之前不要限饲,120 kg 之后按2.5 kg/d 饲喂,以保持每天0.5 kg 的增重,并加强运动,7.5~8 月龄体重达130~150 kg 配种,这样做是为保证后备母猪有一个发育较完善的消化系统和宽大骨盆。另外查情时多接触并按压其背部有利于母猪发情。
1.1.3 提供与美系杜洛克相匹配的妊娠采食量
与传统的妊娠母猪采食量提供方法不同(表1),美系杜洛克怀孕3~30 d需要相对较大的采食量2.7~3.6 kg/d,而攻胎期相对较短,一般7~9 d。
表1 妊娠和泌乳母猪饲喂方式比较
在保证日粮的消化能和蛋白质含量能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平衡。美系杜洛克由于生长速度较快,日粮中的钙、磷含量要比其他品种猪高一些,才能更好发挥美系杜洛克的优秀遗传性能。以下是广垦沃而多育种总监Socha 博士提供的美系杜洛克母猪哺乳和妊娠期日粮配方(表2)和生长育成期配方(表3)。
表2 哺乳和妊娠期日粮配方
1.3.1 加强猪舍降温,为猪群提供舒适环境
由于美系猪对热应激非常敏感,在炎热的夏天,如果猪舍没有很好的降温设施,对种公猪、母猪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猪精液质量下降、母猪发情推迟甚至不发情,母猪采食量下降,产程长、奶水质量差等等。由于本场配备有湿帘降温系统和负压通风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舍温,并保证舍内空气清新,为猪群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表3 生长育肥阶段日粮配方
1.3.2 加强运动
由于美系杜洛克体型较大,应适当加强运动,建议配种至怀孕前40 d 定位栏饲养,41 d 到预产期之前的7 d 和断奶母猪至断奶发情放都在大栏饲养,每栏4~5 头,每头1.5~1.8 m2,要注意的是分栏时要按体况、大小并栏,并留意每头猪的秉性。
1.3.3 增加采食量,促进泌乳
产前产后母猪日粮中加柠檬酸、小苏打,帮助母猪尽快恢复采食(产后1周要保证5.5 kg 以上的采食量),为仔猪提供充足的奶水。
1.3.4 抓好接产工作
产前对产床清洗、消毒,并对母猪乳房、后躯及腿内侧的粪便清洗后用0.1%高锰酸钾消毒,助产时应减少产道、外阴损伤。产后用中药冲洗液清洗产道,消除炎症使母猪尽快恢复。
1.3.5 新生仔猪剪牙
给新生仔猪剪牙时,断面要剪平整(但不伤牙龈),目的是防止其互相争斗奶头时咬伤哺乳母猪奶头,从而减少外伤性乳房炎。
1.3.6 合理确定母猪带仔数
根据母猪的泌乳能力来决定带仔头数,通过合理的寄养来保证优秀的断奶重。
1.3.7 提供一个安静、卫生、舒适的小环境
分娩舍最佳温度是22~23 ℃,湿度则在65%~75%之间较为适宜。为此,分娩后必须在仔猪活动区域保温箱内挂上保温灯,最好在保温区垫上麻袋,以吸引小猪离开母猪身边,还有值得注意的发现仔猪大部分在保温区外休息时要把保温灯关掉,避免仔猪被母猪压死。要注意日夜温差,天气凉时,下班前挂上保温灯,舍温超过28 ℃时实施降温措施(实施滴水降温的,水的流速不得超过3 L/h;滴水频率一般情况下每30 分钟给母猪滴水1~2 分钟,如通风条件好或干燥天气,每15 分钟滴水1~2 分钟;水珠滴在母猪的颈部或肩膀上(要绝对确保没有水花溅到仔猪身上)。正确处理好母猪和哺乳仔猪对温度要求不同的问题,以免影响仔猪和母猪的健康。
1.3.8 减少噪音应激
对于引进美系种猪的猪场通过生产实践避免噪音应激是提供优质断奶仔猪重要的管理环节,一个安静的分娩环境、哺乳环境和生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工作人员在舍内进行生产劳动时,减少突然声响及噪音,并减少不必要的入舍,生人禁止进入舍内,其次哺乳仔猪注射疫苗时应“一人保定,一人注射”尽量避免对仔猪的惊吓。
1.4.1 抓好断奶仔猪第1 周的管理
断奶第1 周的仔猪容易产生诸多应激,管理不当将会造成仔猪健康水平下降、甚至出现体重负增长,对断奶仔猪的精心管理、细心照顾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减少断奶应激,断奶当天仔猪不转群在原产床停留3 d,并在料槽内提供电解多维水,其次减少食物由母乳过渡到饲料带来的应激,断奶后1~2 d 内让仔猪吃半饱,断奶后4~5 d 内可将哺乳仔猪料加水拌成湿料给其采食;在垫板上撒少量哺乳仔猪料,让仔猪抢食促进其食欲(4~5 次/d);饮水中添加柠檬酸1 kg/t 保健。
1.4.2 做好保暖工作
做好保温工作选用优质光滑、洁净、干燥的木质垫板,冬季应当使用红外线保温灯、电热板、暖气等保温措施,保证舍内温度在27 ℃以上、栏内30 ℃以上,并杜绝贼风、降低湿度(60%~75%),减少冲洗栏舍次数,舍内应无湿冷感觉。
1.4.3 及早分栏饲养
及时根据性别、体况对断奶仔猪进行分栏,要注意减少并窝次数、降低打架次数。
1.4.4 创造一个干燥、洁净、适温的保育仔猪的生长环境
4 周龄仔猪的生长环境适宜温度为28 ℃,以每周降低1~2 ℃,直到21 ℃为止,注意保持舍内地面清洁、干燥。夏季加强通风,及时撤掉垫板。
1.4.5 降低舍内氨气浓度
降低饲养密度(每栏15 头),加大通风,对粪便每天清理2 次。采用优质断奶仔猪料(消化率高、标准营养水平)。
1.4.6 加强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4.6.1 减少环境应激
6 月龄前采取自由采食每日添加饲料4~6 次,避免抢食应激。南方春秋两季日夜温差较大,注意天气变化通风与保温的关系要处理得当,夏季要防暑降温中午安排喷雾降温。另外坚持公、母分栏饲养,方便管理。
1.4.6.2 解决爬跨问题
随着育成猪体重日渐增加,互相爬跨致残导致猪群种用率下降,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发现爬跨现象要及时阻止。
经过采取以上各项管理措施,本场生长性能优秀的美系种猪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已经达到:21 日龄断奶重≥7.5kg,60 日龄重≥27 kg,100 日龄重≥59 kg,150 日龄重≥105 kg,本场2009 年第1 批测定5 月龄体重,最好成绩(个体)公猪154 日龄体重120 kg(校正为达到100 kg 体重为131 日龄),已选定为第1 批自留后备公猪。
本场种猪测定评估全部与美国现行测定标准与方法一致,必测性状有6 个:1)达100kg 体重日龄,2)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3)眼肌厚度,4)产活仔数,5)总产仔数,6)断奶窝重;备选测定性状11 个:1)21 日龄窝重,2)产仔间隔,3)初产日龄,4)平均日增重,5)饲料转化率,6),达50kg 体重日龄,7)后腿比例,8)肌肉PH 值,9)肌肉颜色,10)肌肉滴水损失,11)肌间脂肪大理石纹分布等。
2.2.1 测定
1)5~105kg 体重猪的终末测定
在85~105kg 时 进 行 空 腹 称重,由育种软件校正为100kg 时日龄。50 kg测定方法参照80~105kg的测定。
2)背膘和眼肌厚度测定
受测猪体重为80~100kg 时,使用B 超扫描测定倒数第3—4 肋骨间距背中线5cm 处的背膘厚和眼肌厚度或眼肌面积=(眼肌厚度(cm)×眼肌宽度(cm)×0.7)。为保证瘦肉率指标的真实性,背膘厚和眼肌厚测定缺一不可。
3)胴体品质测定(选测)
受测猪体重为100kg 时,停食24 h后称重屠宰,测定其屠宰率、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等胴体性能。
4)肌肉品质(选测)
参照全国遗传评估性状测定规程进行测定,重视劣质肉(PSE 和DED)及应激敏感基因的出现。
a. 肌肉pH 值: 在屠宰后45~60 min 内测定,采用pH 计。将探头插入倒数第3—4 肋间处的眼肌内,待读数稳定5 秒以上,记录pH 值。
b. 肌肉颜色: 在屠宰后45~60min 内测定,以倒数第3—4肋间处眼肌横切面用5 分制目测对比法评定。
c.滴水损失:在屠宰后45~60 min内取样,切取倒数第3—4 肋间处眼肌,将肉样切成2cm 厚的肉片,修长5cm、宽3cm 的长条,称重后用细铁丝钩住肉条的一端,使肌纤维垂直向下,悬挂于塑料袋中(肉样不得与塑料袋壁接触),扎紧袋口后吊挂于冰箱内,在4 ℃条件下保持24 h,取出肉条称重,按下式计算结果:
滴水损失(100%)=(吊挂前肉条重-吊挂后肉条重)/吊挂前肉条重×100%
d.大理石纹:以倒数第3—4 肋间处眼肌为代表,用5 分制目测。对比法对一块肌肉范围内可见脂肪的分布情况进行评定。
为保证种猪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提高基础数据的可靠性,项目的组织单位将逐步为参加单位统一配置测定仪器,统一培训,并组织有关专家对场内测定数据和录入进行初步评价,剔除无效数据。
图2 美国著名育种专家Socha 博士在广垦沃而多指导种猪测定选育
2.2.2 测定记录与数据录入
为遗传评估提供原始数据信息,关系到估计育种值的真实性。要确保场名、品种等基本情况记录齐全,系谱、耳号、日期、性状性能、疫病处理等现场记录及时、全面、字迹清晰工整、准确无误。减少或避免数据录入误差。有效数字的字段长度:以头数、次数(如胎次等)为计量单位的取整数;以千克为计量单位的末尾保留2 位小数;以克为计量单位的末尾取整数;以厘米为计量单位的末尾保留2 位小数;以毫米为计量单位的(如背膘厚度)末尾取整数。在测定与记录过程中,如发生技术问题,要及时纠偏,保证数据质量。
本场运用美国先进的Herdsman育种软件对现场测定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终端父系育种值和母系指数,为种猪下一代选育和加快遗传进展提供依据。
现在我国在种猪选育上还处于个体选择的初级阶段,但目前的个体选择不仅对于小群体育种有相当的重要意义,而且可以将有关测定参数纳入将来的联合育种的GBS 或Herdsman 软件,这样就要求育种技术员准确测定和判定待定后备公、母猪遗传素质,选种需要我们关注以下内容。
2.4.1 测定初生重
旧美系进口杜洛克初生重为1.7 kg(初产)和1.8 kg(经产),新美系的杜洛克初生重2.0~2.5 kg 也不稀罕。初生重大是向体大快长方向育种的必然结果。优秀种公猪后代的初生重往往落在1.8~2.5 kg 之间。
2.4.2 28 日龄初选
28 日龄断奶重在8.0~11.0 kg,身高体长无单睾、隐睾,毛色符合本品种特点:金黄、大红、棕红、棕、深棕(接近黑色,此毛色在初生时带条状斑纹)都属正常。
2.4.3 77 日龄选种
选择77 日龄体重在37 kg 以上的个体,骨架高大,身材修长伸展而无厚重之感。将有疝气、包皮过大、耳血肿、蹄匣过长、两蹄叶大小不一、母猪阴户异常的个体淘汰。
2.4.4 5 月龄测定成绩
生长猪5 月龄时测定其背膘、眼肌深度、体重,通过Herdsman 软件得到其终端指数成绩并参考其背膘(9~11 mm)、眼肌深度(50~60 mm)、28 日龄个体重、77 日龄个体重、达到100 kg 的日龄结合外观评定,此时的后备公猪应具有的外部特点是:身高体长、背阔肉厚、深胸圆肋、四肢宛如立柱四蹄蹋地有力,眼大额阔、鼻直口宽、一对下垂小耳、精神充沛泡沫满口,气宇轩昂、稳重矫健无与伦比。后备母猪眼大有神、口鼻清秀、脸腮圆润而不臃肿、颈清秀而不单薄、腰身修长有力而不下塌、腹线紧收排列7对奶头整齐,臀宽而丰满阴户大而下垂、四肢有力步态轻盈。
长期坚持选种工作是育种成功、后备猪拥有优秀的遗传性能的基本保障,另外建议从核心群繁殖的第1 胎仔猪中开始进行性能测定留种。
我们通过2 年来饲养和繁育美系种猪,新美系种猪的优秀遗传性能得到很好印证,并使美系种猪优秀基因得到延续和提升。广垦沃而多通过与美国WALDO 农场合资,将美国先进的饲养技术、种猪育种理念和选育技术引进国内,实行全群测定,在育种上保持与美国同步,种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等各项性能都达到美国水平。为促进我国种猪育种水平的提高,公司通过不断选育,加快种猪各项性能的遗传进展,避免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