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琼 董梦久 聂志玲
湖北中医学院 1 中医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2 附属医院神经内科3 中医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61
急性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院神经内科于2007年5月—2008年11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7年5月—2008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0例,发病时间在1~24 h内,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中医诊断标准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6岁,平均49岁,肌力 0~ Ⅰ级 5例,Ⅱ~Ⅲ级10例,Ⅲ级及以上肌力15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 20例,女 10例,年龄 38~65岁,平均 46岁,肌力0~Ⅰ级6例,Ⅱ~Ⅲ级10例,Ⅲ级及以上肌力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①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8 h 1次,3次/d,连续5 d,后改为12 h 1次,2次/d,连续 3 d;②脑保护剂治疗:胞二磷胆碱0.5 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 d,后以神经营养和功能恢复治疗为主;③对症及支持治疗:包括吸氧、流质饮食、控制血压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醒脑静注射液(河南天地药业有限公司提供)20 ml加入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
依据文献[1]拟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肌力提高2级,伴随症状缓解,头颅CT显示血肿明显吸收;有效:肌力提高1级,伴随症状减轻,头颅CT显示血肿周围水肿可见部分吸收;无效:肌力及伴随症状、头颅CT无变化。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的比较(n=30,例,%)
急性脑出血属于中医“卒中”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卒中主要在于患者素体气血不足或肝肾阴亏,在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房劳过度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作用下,致使肝阳暴涨,阳化风动,气血逆乱,内风时起,内风挟痰煽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因此,风、火、痰是卒中急性期的主要病理改变。西医研究表明:在卒中急性期,由于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大量毒性病理产物(如炎症因子等)的聚积,即形成了中医所谓的“毒”。因此,有人提出了卒中毒损脑络的理论[2]。安宫牛黄丸具有豁痰开窍、清热解毒功效,为脑卒中传统急救名方,是自古治疗急性卒中的重要方剂,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醒脑静注射液是根据安宫牛黄丸的组方化裁而来,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人工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其中麝香芳香开窍、善于走窜;冰片助麝香开窍醒脑;山栀清泻三焦之邪热,有解毒开窍之功;郁金化痰开窍、行气活血,使痰化气顺、血行畅通。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痰通络、凉血活血、醒脑开窍的作用。药理学研究[3]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颅内压,减少神经细胞的损害,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具有促进清醒、减轻脑水肿、降低体温、防治感染、抑制抽搐等作用,急性期辨证运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
结果表明: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为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3]罗侃,刘苏中,徐润,等.临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综合总结[J].中国中医急症,1997,6(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