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做中学”模式应用

2010-11-18 21:26丁怀兵
江西教育C 2015年3期
关键词:做中学科学课

丁怀兵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出了《‘做中学科学项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其目的就是寻找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以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做中学”模式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推广,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科学课  做中学  应用例

小学科学教学,大部分内容都需要学生亲手操作、实验、验证,才能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以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优化“做中学”教学策略,以提升科学教学实效。

一、课堂目标设计合理,让学生达成“做中学”

有两位教师在设计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第一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除了让学生了解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外,还要让学生研究月球表面土壤的结构、月球的形成等,并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整理有关的信息,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而第二位教师对本课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是绕着地球运动的。并从科学史角度,阐述了从古到今,人类就在不断对月球进行探索,了解有关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

月球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是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学生也许只能从神话传说中略知一二,而对于人类探月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月球的认识不断丰富却了解不多。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了解多少有关月球的信息,而是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第一位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点难,很难激发学生“做中学”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来了解月球体积的大小、引力的大小、表面特征等,但是月球的土壤结构,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拔高了,不利于学生开展“做中学”。而第二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仅仅围绕教材的编写意图,让学生了解人类探月的历程,并了解月球一些最基本的情况,这样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去搜集和领悟有关月球的知识。

所以,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做中学”的教学策略,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要适度,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做”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而且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情绪是高昂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动力支配他们“做中学”。如果目标过于浅显,那么也激不起学生“做中学”的欲望;如果教师所制定的目标过高、过难,超过了学生的探究水平,那么学生对这样的“做中学”活动不感兴趣,即使有的学生通过努力也是得不到结果的。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做中学”的效果,甚至会让“做中学”这一科学教学策略慢慢异化并消失。

二、课堂预设贴近学生,让学生尝试“做中学”

教学片断:

师: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许多有关月球的资料与信息。下面,你们能不能给你们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呢?

生:可以。

师:那好,你们可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小组同学搜集的所有资料集中在一起,然后进行分类。(生进行分类后交流。)

生:我们可以按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球的地形、人类探月工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师:很好,既然你们已经把月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分类,那么就请你们阅读教材中“月球卡”的制作,并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来制作“月球卡”。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你们所制作的“月球卡”,然后全班汇报。(生活动)

课堂预设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科学课,如果预设不充分的话,那么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要想让学生能够走进教师的预设,在预设的引领下进行“做中学”,那么教师的预设就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就好比案例中所述那样,教师的预设并没有刚性地让学生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给学生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也没有强调学生在制作“月球卡”时应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只是给学生一个宽泛的预设,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月球的理解来进行分类,来制作“月球卡”,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做中学”。只有预设融入学生的观点与想法,才能是有效的,才能够带动学生进行探索。如果教师给一定的分类标准,制作“月球卡”也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做,那么就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与积极性。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开展“做中学”活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落实“做中学”这一教学策略,首要条件就是预设要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要让学生想“做中学”,能“做中学”。

三、课堂互动真实有效,让学生感悟“做中学”

教学片断:

师:大家已经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月球卡”制作好了,现在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制作的“月球卡”吧。

生(边演示边讲解):我是根据月球的运动轨迹来制作“月球卡”的。大家看月球是围绕着地球做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它围绕地球一圈需要27.32166天,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

生:我制作的“月球卡”主要是介绍月球的基本数据的,所以只能介绍,不能演示了。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体积大约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师:你的介绍非常详细。

生:通过他的“月球卡”内容,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前面老师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时像跳舞,那是因为月球引力小的原因。

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在一起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做中学”的教学策略也不例外,只有让学生经过在一起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才能让学生的科学知识更加完备。就好比上面的教学片断一样,如果学生没有展示出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这一科学概念,那么学生就会对前面视频中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姿势产生疑惑,而当他通过与别人互动,终于对这一问题得到了释疑。

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做中学”的教学策略,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当然,互动的内容必需要真实有效,要符合学生的学识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形成互动氛围,点燃学生互动的火苗,让学生在互动中感悟“做中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做中学”的学习策略对自己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

四、课堂环境平等和谐,让学生乐于“做中学”

学生只有在一个宽松的、平等的氛围中,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在开展“做中学”的学习策略时,教师还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乐于“做中学”,无论是实验还是互动,都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发言,敢于批判。尊重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现象与结论,即使学生得出的科学结论有误,也要先肯定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质疑、实验、讨论、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纠正他们的结论,从而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并可以把这种态度带到学习的每一个角落。

总之,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把“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得以落实,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我们的预设,让学生在一起互动。

参考文献:

[1]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9).

[2]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

[3]郝京华.科学课程标准解读(3—6年级)[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7).◆(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做中学科学课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技校“项目教学法”的讨论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谈小学科学课的创新精神及尝试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做中学”和“做中教”中的“学”“思”研究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