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将在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的指导下,要以英国作家Austen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其中最基本的语言特色反讽的运用,从而试图证明作者及小说人物的各种形式的反讽运用之独到, 进而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赏析的可行性,使读者更充分的认识到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具体文本分析的有效性。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文学批评 《傲慢与偏见》 反讽
一.前言
1.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J.L.Austin在他的《论言有所为》(1962)中首次提出语言除具有“陈述”、“描写”或“说明”的功能,还通常被用来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随后美国语言学家Searle 继续发展这一理论,至此人们已成功地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哲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中。
与此同时,国外许多学者对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Marry Louise Pratt对“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相似性进行了深入论证, 由此可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当然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
2.分类:宏观言语行为与微观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言语行为(Macro-speech acts)对整个语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微观言语行为(Micro-speech acts)则由语篇中的单个句子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易于理解的角度可解释为如下:实际上,宏观言语行为是指作者本人通过他的文学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的言语行为,即本部著作的文学主旨为何;而微观言语行为则与此有着很大的差异,是指作品中所存在的人物之间的交流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通常来说,在实际的文本分析中,戏剧的研究与分析主要会应用文学语用学,也有的为数不多的学者运用过言语行为对诗歌进行过研究,但截至目前还未曾有人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G或研究某一部具体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既然人们提倡文学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不是和语言的其他运用对立的,由此可以推断出人们也就可以像分析其他言语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一样分析小说中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根据Austin的观点,要使“言”有所“为”,即通过语言成功地实施某一行为,有三个条件必须满足, 即三个“恰当条件”:
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如:并非每一个人对着一艘船说出“I name this ship Elizabeth.”,这船便由此命名了;
2.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如在对某人说出了“I give and bequeath my w atch to……”后便不能不给,言行要保持一致;
3.《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言语行为研究
依据上述主要分析,本文将从小说的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傲慢与偏见》中最具特色的反讽进行言语行为研究。
(1)《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英国著名女作家Jane Austen 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之所以能跻身于世界巨著之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贯穿全书的反讽写作手法的运用。作者以一种嘲讽的口吻主要向读者们讲叙一些年轻姑娘们找丈夫的故事, 主要目的是抨击当时社会中怪诞的价值观念。这就是作者通过反讽所执行的主要的言语行为。故事的开始及结局中的对话及人物内心活动都是反讽手法的展示。
A.叙述性反讽
当读者看到这句开篇语时,他对后面的交流情景的了解很可能还仅限于这部小说的名称和作者。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小说”却能够在读者面前的摆出连惯性的,叙述性的语篇,读者可以看出,这一开篇句紧随小说的标题而现, 由此读者可以“推断这句话一定是作为整篇故事简单总结,或者是对即将叙述的事件的评价”。句中所执行的主要言语行为阐述一个举世公认的真理(asserting a truth),但要读者轻易认定这一“真理”是“举世公认的”(universally acknowledged)是不可能的, 因此,读者就会假定作者是在暗示故事的叙述者在讥讽作品中某些人物。
B.情节中反讽
作者宏观上的反讽在故事的展开、发展和结尾上均有体现。传统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但不想作者却设置了不少的障碍来阻止他俩的发展。在本书上半部分中, 男主人公Darcy 是令人生厌的一个形象,因此女主人公E1izabeth 对他毫无好感而言, 还不时批评指责他的傲慢。初次在舞会上,Darcy见到E1izabeth及她周围的人时, 曾声称:“your (Bindley's)sisters are engaged, and there is not another woman in the room , whom it would not be a punishment to meto stand up with”然而又恰恰是这一群人:“in whom there was little beauty and no fashion , for whom he had felt the smallest interest , and from none received either attention or pleasure”初次见到E1izbbeth 时, Darcy冷冷地给她否定的评价;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随着情节的发展,就是这位女士让他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 不顾社会地位与家庭背景的巨大差距向她求婚.与此同时,E1izabeth,也曾认定就算世上只剩Darcy一名男子也不嫁他, 甚至在他第一次求婚时不但断然拒绝并且对他不留情面地进行批评指责。
(2)微观上的反讽
前文的叙述中已提到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是指小说中人物所执行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人物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语言的反讽。endprint
A.阐述性反讽
阐述类言外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诺”。说话人的意图是使听话人接受话语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而运用反讽的说话人是通过赞扬而进行批评或通过批评予以赞扬来作出某种评价的。反讽性阐述的交际目的在于使听话者接受所暗含的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反讽以阐述性反讽为多,这部作品中主要也是反讽性的阐述。前面所讨论的反讽性的叙述和评议实际上也就是作者宏观上的阐述性反讽。
Bennet先生说这话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方式准则(Maxims of Manner)第三条:说话要简洁(Be brief)。根据Searle所列举的“询问”的基本条件中的诚意条件—“说话人想要得到相关信息” ,Bennet先生应该对他太太的发问作出简洁热情的回答。但正是他的上述答复充分揭示了Bennet太太的询问行为中根本没有诚意,因为她早已迫不急待地想告诉Bennet先生这一好消息并鼓动他尽早去结识她的“猎物”即“一位有钱的单身汉” 。
B.指令性反讽
指令类言外行为的言外之力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它与阐述性反讽的区别在于适从性(direction of fit)不同,前者是要使客观世界去适从话语而后者正好相反。在《傲慢与偏见》前两卷中女主人公E1izabeth一直对傲慢、不讨人喜欢的男主人公Darcy怀有很深的偏见,所以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 E1izabeth总是话里有话、话中带刺, 挖苦、攻击Darcy。如,他俩在一次舞会上跳舞时:After apause of some minutes she [Elizabeth]addressed him[Darcy] asecond time with “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 now, 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 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 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 .”E1izabeth的最后那句话就是典型的指令性反讽。Elizabeth 于是采用了这一指令性反讽言语行为来指责对方不合时宜的缄默(也正是这种不礼貌的缄默使Darcy给人留下了极为不利的印象)出于礼节,跳舞时双方应有所交谈。之前,Elizabeth 本打算在沉默中与他跳完这一曲, 但转念一想“it would be great punishment to her partner to oblige him to talk”,于是才有了上述讥讽性的建议。你作些乏味而无意义的谈话来捉弄你、惩罚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尝试性地分析并探讨《傲慢与偏见》中最基本的写作特点——反讽,力图向读者证明作者及小说人物的各种形式的反讽均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到诠释,也进一步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和欣赏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
参考文献
[1]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Pratt, M .L.Toward a Speech Act Theory of LiteraryDiscourse[M]. Indianna University Press, 2011.
[3]Haverkate, H. A Speech Act Analysis of Irony[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2.
[4]Dijk, A.T. Pragmatics of Languageand Literature[M]. American Elsevier,North-HollandPublishing Company, 1999.
[5]Austen, J. Prideand Prejudic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6]Searle,J. R. Speech Act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汉笔译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12542173.
(作者介绍:常丽坤,黑河学院英语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