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
舞蹈毯技课作为特殊的人体动作课,在舞蹈专业课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专业课一样共同承担着培养优秀舞蹈演员和掌握舞蹈基本技术的任务,是专业院校培养专业舞蹈学生的必修课。舞蹈毯技课的训练和应用价值,已经引起许多舞蹈教师及演员的重视。该科目不仅能有效解决人体柔软、灵敏、力量、速度、爆发力等外,更重要的是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难度翻越技巧的同时,又对于提高舞蹈表演的技巧和技能、丰富舞蹈语汇、扩大舞蹈艺术表现力,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熟悉、了解和把握教学的规律、知识以及特点,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
毯技课作为舞蹈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毯技课中的软度训练、技巧训练能使学生全身关节舒展,增强腰腿和两臂的柔韧度,并能发展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进内脏器官对各种翻滚动作的适应,以此来达到四肢灵活运用、姿态矫健舒展,其一举一动具有壮健、匀称、和谐的造型美。并通过与其它舞蹈动作的巧妙组合和舞蹈表现手段的合理搭配来塑造人物个性、烘托舞台氛围,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大丰富了其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所以说,毯技课与舞蹈中的基训课、民间舞课是相辅相成的,其作用当然也是勿容置疑的。
运动解剖学上为我们明确指出,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肌肉、骨骼、关节等部分组成,而人体发生的运动是视觉、听觉、触觉、位觉、运动觉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形成反射弧而实现,即感受器接受刺激→经感觉神经元传入→中枢神经分析处理→由运动神经元传出指令→到效应器产生运动。当一个舞蹈学生在完成一个技巧动作时,她会通过大脑皮层对动作的分析和判断,然后支配运动系统来完成该动作。在女生毯技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生理学和力学的基本知识,剖析技巧动作中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肯定正确的训练方法,纠正不符合生理特点的手法,有助于女生毯技教学的提高。如:生长发育规律、遗传因素、人体运动的极限及潜能等,使我们能在课堂中针对女性特点科学训练、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尤为重要的是通过了解学生个体的生理状况,可以积极有效的避免技巧训练中身体损伤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合理营养,科学地调理和增减体重。另一方面,人体在运动时它还需要有力量的支配来产生相互动作的运动。一种是人体内各器官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力;另一种是身体作用于客观环境而产生的外力。从力学的原理来看,毯技课中技巧翻越的作用点就是它需要快速的爆发力,才能瞬间把人体抛向空间。如:女生的趋步侧空翻。首先在进行此动作之前,人的大脑皮层要对此动作进行分析和判断,再指挥全身的肌肉、骨骼来适应该动作的需要,支配运动系统产生相应的运动。同时还要借助内力与外力的作用,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相结合来连贯性地完成这个项目。因此,根据这两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详细、准确的把要求、要领讲解清楚,通过抄把练习逐步达到独立完成的境界。
在女生毯技训练的过程中,要强调基础训练和组合性训练的有机结合。基础训练就是软开度训练。软开度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肩、膀和胸腰。肩、膀、胸的打开会给人以挺拔、优美、流畅的感觉;第二部分是腰。腰是身体的轴心,在舞姿中能起到协调性的作用,许多女生技巧动作都是靠腰来支配的;第三部分是胯关节和腿部韧带。在教学中,软开度训练是作为学生刚入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在女生中专门组织训练的,由于每个教师对软开度训练的要求、范围、理解不尽相同,所以训练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差异。但就其训练的内容来看,其目的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改善人体对自身各肢体支配的自由度,以便为舞蹈形体语言的掌握奠定生理基础。正因如此,软开度训练是毯技训练中的基础,解放身体各部位的软开度是舞蹈艺术形式美的一项重要举措。阶段性的软开度训练后,在开设单一技巧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单独的训练项目我们还可以把不同类型的项目有目的的串连起来,通过舞姿性的技巧动作相应的组合训练。如:前软翻(也称前桥)。首先要有扎实的软开度,通过抄把训练成功后可以演变成趋步前桥、倒腿连翻前桥、前后桥连翻、前桥接劈叉接圆形绞柱等,难度的加强和形式的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和综合控制能力,为以后能完成大量的组合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毯技训练的兴趣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根本,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初期的训练虽说学生对本课程较有新鲜感,但也不乏对某个动作的反复训练产生厌烦情趣,这就要在训练的结构和形式上产生变化。如:“下腰”动作。这是软开度训练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项目,初学时可以在把杆上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练习进行体验。通过阶段的训练后,可以转变为中间部训练,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改变些训练手段。如:安排些小竞赛或观看些视频教材来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这样让学生领略到一个单一的项目可以运用各种形式进行练习,以求达到教学目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技巧训练是重点,单一的技巧训练只是一种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将毯技课中学到的各项技巧动作与舞蹈形体编排组合,配上音乐相互交流,使毯技课更加充满艺术的活力。同时,在教学的手法上还可运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毯技课中传统的授课法是“口传身授”,从文字上看它包括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动作的要求领悟性不够、概念模糊,显然不能完美地体现每个动作,也必然会给教学质量带来不良的后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教材也应运而生,正确地使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不光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还可以加快教学的进程和提高教学的质量。如:对于一个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年长的教师,不能亲自为学生做示范,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电视机、CD机等现代教学工具,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此动作的全过程,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反复演示,一步步地、有针对性的分解给学生,从直观中掌握此动作的全部要求,也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可见,学生兴趣与情趣的调动和启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是不可分割的,这也使学生能在充满激情的氛围中学到更多新的知识。
总之,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施教方法,按照个人、班级的体质来开设具有各自特长的技巧,使毯技课不至于过分枯燥乏味,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又能达到专业训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尽管舞蹈毯技课只是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一种手段,但又是专业训练必不可少的基础,要提高舞蹈专业技术水平,就必须持之以恒,对于素质、技巧训练不要间断,可以课上课下结合,逐渐加大难度与密度,提高运动机能,这样才能贯穿于舞蹈专业训练的全过程,使舞蹈武功教学得以尽快发展,更大提高,让舞蹈演员永葆艺术青春。浅薄的想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