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曹操与杨修》学尚长荣精神

2010-11-16 07:26:23刘小荣
剧影月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尚长荣锡剧花脸

■刘小荣

学《曹操与杨修》学尚长荣精神

■刘小荣

作为京剧花脸演员,有“第一花脸”美誉的尚长荣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目标,他的代表作《曹操与杨修》更是青年演员仰慕钦敬的佳作。尚老师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是我们青年演员的榜样。通过学习《曹操与杨修》,我深有感触。

一.剧本与角色

纵观尚老师的三部曲,剧本都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人物定位准确,几乎就是量身打造的。尤其《曹操与杨修》中的曹操既非传统京剧舞台上的奸雄,也不是郭沫若话剧《蔡文姬》中的理想化人物,而是一个独特的、性格复杂的、活生生的人。这样一个性格复杂的曹操形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说为了正确解读剧本,理解角色,挣脱传统戏中白脸曹操的束缚,尚老师认真阅读了《三国志》、《三国演义》,得出曹操既是雄才大略的英雄,又有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肯认错的统治者的性格缺陷的准确定位。

二.唱腔与念白

懂京剧表演艺术的都知道,花脸分铜锤和架子;铜锤以唱为主,架子以肢体动作为主。就其唱念而言,铜锤多用顺音,架子则多用横音,因人物不同其音乐形象也不同。

尚老师艺术视野开阔,博众家之长,融铜锤、架子于一体,唱腔悦耳动听。剧中曹操的唱段极富抒情性和多变性,反二黄三眼“寂寞人去三更后”,二黄快原板接跺板“汉祚衰群凶起狼烟滚滚”反差之大,极具艺术感染力。

念白在剧中也很重要,曹操一出场就在英年早逝的谋士郭嘉墓前慷慨赋诗:明月之夜兮,短松之岗;

悲歌慷慨兮,悼我郭郎;

天丧奉孝兮,摧我栋梁;

养女鹿鸣接念:从此天下兮,难觅贤良;

曹操复念:哀哉奉孝兮,伏惟尚飨。

京剧舞台上很少有这样的念白,这段诗,不是传统戏中的定场诗,也不是人物出场时的自报家门,而是文化品位的体现。这样念,气势宏大,突出曹操诗人、政治家的气魄。

而戏的尾声,曹操与杨修在斩台上敞开心扉,促膝谈心,依然针锋相对的话语,令人惊心动魄,从而从更深层面揭示曹操与杨修的悲剧性。

三.表演

尚老师把这出戏的表演技巧轻重点定为做、念、唱、舞轻重次序,做是最重要的,念、唱次之。他把架子花脸的表演和铜锤的唱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出一种新的花脸的表演方法。强调以京剧固有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注重心理体验,力求把握情感的细微之处,并通过严格的规范化的技法表现出来。

为了演好曹操,尚老师不仅运用了自己的花脸功底,还加入小生的潇洒,老生的持重。如第三场,得知错杀孔闻岱后,他用了一个踉跄步,以表现曹操心力交瘁的心态;又如第四场曹操守灵,乍听倩娘说是杨修请她来送袍时,他全身一颤,肩头一耸,突出曹操此时内心的震惊,然后让曹操捧锦袍,两手乱抖,在台前踱步,先从左方踱到中间,再从中间踱到右面,最后颓然坐下。这段戏,没有念白,没有音乐,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以笑的表演而言,曹操与杨修初遇,有一个二人同笑的动作,曹操用了“喷笑”。这种“喷笑”,前辈艺术家侯喜瑞用过,尚老师把它在这里借鉴用活了。尚老师在这出戏中起码不下于七种笑,有开怀大笑,有略带幽默的逗笑,有隐含杀机的讥笑,有不设城府的爽朗笑,有胜利后满足的笑,有开心时舒心的笑,还有森严的笑,如曹操对杨修说“你也知道怕死”时一阵“嗬嗬嗬嗬”的笑,使人毛骨悚然。可以想象,在这出戏成功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倾注了多少年的艺术积累!

可以说,尚老师对剧本的选择,对理解和把握角色所下的功夫是我们每一个青年演员应该学习的。作为青年演员,要想有一部戏获得成功,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表演特点的剧本;第二,对剧本的解读,人物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要深入所塑造的角色中;第三,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加强磨练,使唱念做等表演技巧不断趋向成熟。

学《曹操与杨修》,学尚长荣精神,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追求,这是我从尚老师身上所学到的品质。

熹的这两句诗,形象地说明社会生活与艺术魅力的关系。但多年来,在戏剧创作领域,由于片面的强调休闲娱乐功能,使得许多作品在选材立意方面,故意远离现实生活,回避社会矛盾,改编经典、戏说历史、演绎传说、猎奇志怪,成了戏剧创作追逐名利的“终南捷径”,而真正干预生活,关注民生的现实题材却寥若星晨。由衷地希望锡剧界各院团能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共同提高,创作出一台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剧目。像一束报春的鲜花,为当下的锡剧舞台点染出一派崭新的气象;像一股灵动的清泉,为观众日趋疲劳的审美心理注入令人振奋,催人警醒的活力。真诚地希望锡剧越来越好,殷切地期望锡剧的风景无限美好!

猜你喜欢
尚长荣锡剧花脸
花脸
百花(2023年11期)2023-02-06 18:29:45
花灯和花脸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剧影月报(2020年6期)2020-11-14 14:26:01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8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辅导员(2018年22期)2018-11-16 05:33:06
“尚长荣三部曲”的美学价值和历史贡献
戏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7:46
从时代中的“尚长荣”到“尚长荣时代”——改革开放40年“评尚”历史脉络及启示
戏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7:42
从“君父”形象破裂到德化人格重建——“尚长荣三部曲”再思考
戏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7:40
“尚长荣三部曲”带来无尽思考——且说个人化艺术创造的价值
戏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7:36
花脸一朵朵
民族音乐(2017年4期)2017-09-22 03: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