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壤而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一门特殊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摆脱作为书稧的实用功能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经过先辈们艰辛的探索与创造,形成了巨大而丰厚的精神宝库,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书法家,并且为我们总结出许多宝贵的书写经验和形式法则。任何企图绕开传统走捷径搞所谓的“创新”是没有根基的,是投机、欺世的行为,也绝不可能得到认可。所以要想学好书法,首先得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扎扎实实地去钻研经典,将优秀的笔墨传统继承下来。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就形成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书体上有篆、隶、真、行、草的演化,书风上有尚韵、尚意、尚法等变革。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会一成不变,这些变化将取决于时代的需要,更取决于时代的审美趣味。当代人的生活环境、价值观、审美观与古人迥异,审美情趣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摧生艺术变革的主要动力。书法艺术也就是在这样的动力作用下不断地推陈出新、发展变化的。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创新,努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一个创新型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都要具有新气象、新面目、新成果。那么书法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是否也需适应时代需要而创新呢?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书法艺术即是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灿的明珠。一朝朝、一代代给我们树立了一座座丰碑,不断推动中国书法艺术向前发展。先辈们创造的经典令我们有高山仰止之感,我们是拽着前人的衣襟亦步亦趋,还是要忍痛割爱勇于创新呢?这个问题人们都有共识:任何事物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墨守陈规只会导至落后,乃至消亡!创新,意味着将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摆脱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建立创新意识。
纵观中国的历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滋生了不同时代的书法气质。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楷书,以至行、草各书体的完备,无一不体现出时代变革对文化的影响。陈旧的文化形式在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时,人们将会去努力探寻新的表现形式。社会文化的发展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变革中不断被推动的。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文化的面貌也就成了生活时代的显著特征。中国书法艺术要在新世纪取得新的面貌,必须顺应时代,主动变革,与时俱进。这是时代的需要!
上个世纪80年代前,我国一直奉行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艺术形式单一而乏味。整体上对艺术的思变意识不强,这与当时的社会气氛是分不开的。80年代后,改革开放增进了国际间艺术的交流,也使国人打开了眼界。(对中国现代书法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围因素主要有日本的当代书法;西方现代的抽象美术)对书法的变革成了热门话题。一时间各式各样的书法创新层出不穷,有的在作品形式上大做文章,有的突破汉字传统意思上的结构,也有在笔墨上标新立异等等。其中不乏成功创造,当然也有非常肤浅粗俗的“游戏”。学术界中至今还不肯把此类“游戏”看成书法。很多致力于创新的书家感到无比困惑:创新不可避免地要与传统相对抗,这种对抗一旦触及底线,人们又不会认可这样的创新,甚至不认为此是书法。那么我们必须要认清这个底线究竟是什么,这个底线其实就是书法中最为本质的东西。那么书法的本质是什么?书法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汉字为书写内容,以书写的技能和功力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以线条的质感来体现作品的气韵和书家气质的,这是书法作为艺术的基本规定性。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说过:“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书法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汉字和线条,抛开了汉字和线条便失去了书法的根本,这样的创新只能称为“非书法”,也不可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既古老又具时代性的话题。如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并树立起创新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历代书家艺术观点、创作道路、以及他们的创新实践。其实纵观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不难看出,书法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书法创新的历史,历史上不乏创新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乃一代书圣,其书法成就在其当代就享有盛名。其子王献之却“耻为家范”(孙过庭《书谱》),不愿意一味去模仿父亲,最终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一笔书”。汉末大书法家蔡邕,可谓是博学多才,尤精书道。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就,想变法创新,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工匠用笤帚蘸石灰水粉刷墙壁所露出的一丝丝空白中感受到特殊的韵味,受此启迪而创造出苍劲古朴的“飞白书”。唐代书家张旭被世人奉为“草圣”,其草书龙飞凤舞、跌荡多姿,可谓是潇洒磊落、神采飞扬。这种刚柔相济的节奏感便是从公孙大娘舞剑中得到启发而创造的。清代郑板桥,初学馆阁体,自觉呆板乏味、了无新意,常陷于苦恼之中。但是经过多年刻苦探索,终于创造了一种融篆、隶、楷、草四体加入兰竹笔意的“六分半书”,后人称为“乱石铺街体”。历史上以各种形式进行的创新实践事例有很多很多,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道理,光靠说理远远不够,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加以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真正理解前人创新实践的思想基础和创新成果。任何创新实践绝不是空穴来风、任意杜撰,而是艺术思想成熟后思变的必然。